恐怖蜡像馆 短评

热门

6 火娃 看过 2024-04-18 23:58:25 福建

6/10。早期的彩色立体电影经常明目张胆地营造立体效果,例如一个男人拿带绳的球拍向银幕挥打乒乓球。幽暗的蜡屋在诱人的全景镜头中展现,犹如一个装满道具和华丽服装的玩具盒,其中包括大量的蜡人和雕塑:枪击林肯的刺客、火刑台上手持十字架的贞德和上断头台的贵族。当杰罗德邀请访客参加那些恐怖的展览,他会像说咒语一般,对活体制成的蜡人低语,或者向女模特展示她的假头颅,他的每件艺术品都是对一种美学冲动的回应,序幕中火焰毁灭的房屋不仅带给杰罗德无法挽回的创伤,更把这个人物推向了异常病态和血腥的复仇,背叛他的商业伙伴被吊死在电梯井,蜡屋的密室则陈设着各种中世纪酷刑工具:骷髅,盔甲,绑架女人的棺材,加热药剂的玻璃仪器和大锅炉。当女主角打破雕塑家的脸,碎裂的面具后呈现出他毁容的样子,它暗示了蜡像这种物品表面潜藏的恐怖。

8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09-02-25 23:17:40

查尔斯布朗逊真像一尊蜡像

9 欢乐分裂 看过 2013-06-29 15:34:58

故事逻辑上有点说不通,不过氛围不错,最后一分钟营救看得有点窝火,打个架太费劲了。

22 stknight 看过 2011-06-22 09:28:30

原版《恐怖蜡像馆》,当年还是以3D的形式上映的,真的很想看看老立体电影是个什么效果。在剧情方面两个版本也大不相同,新版里是一群人来到一个没有人的小镇,发现蜡像馆里的全是真人制作;而原版则是把故事直接放在这个小镇,告诉了观众这个恐怖蜡像馆是如何而来,真人蜡像如何制作等等。

32 张天师 看过 2011-09-18 16:14:59

这真的是一部3D电影耶!真的!(1500人看过,貌似全走错了门)

1 Lumity 看过 2024-10-31 00:56:24 山东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创性的凶杀电影,具有完整立体的凶手背景和极具特色的杀手形象与作案场地,兼具着复古与病态艺术之美,也有效的利用了蜡像模型的恐惧。虽然真正有头有尾的谋杀只有一场,但贯穿始终的蜡像带来的死亡气息弥补了这点,黑衣怪客的形象加上蜡像面具破碎的经典时刻,让这位蜡像杀人魔的形象不输几乎等同于该片火灾、怪客、缪斯灵感源泉的《歌剧魅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部分剪辑转场颇为生硬,但该片依旧是开山式的恐怖作品,同时它也是最早的立体恐怖电影。另外,翻拍版变成了二十一世纪风味的美式乡巴佬砍杀片,和原版已经毫无关系了。我倒是觉得原版的聋哑伊戈,这个神秘角色还有些发掘空间。

4 小重山 看过 2016-05-17 00:24:27

还不错,提供了真人作蜡像的创意,虽与此后同类片剧情不一。打斗场面和犯罪思维如同戏曲或儿戏,其他尚可。里面的人只能说是笨死的,那个雕塑师被点火的场面真是蠢如舞蹈,本应同情他的只能说活该了。社会背景应是1900年代,彼时纽约的发达怎不让李中堂怵目惊心啊,幸能自持已是大有涵养了,唉。

1 Evilly ☣ 看过 2015-12-31 20:06:28

20210728重看,看的3D版。3D效果还是不错的,在那个黄金时代算数一数二的3D质量,但是总体没有Toto那部效果来得惊艳,而且后面高潮感觉还没有开头的火戏好看。

1 舌在足矣 看过 2023-10-14 08:09:16 美国

底本应该是《歌剧魅影》但本片显然与巴赞经典论文《摄影影像本体论》互为注解,更是其“木乃伊情结”的绝佳案例

5 格林先生 看过 2011-06-20 12:44:04

手法没什么亮点,华丽精美的蜡像和一些歌舞片段反而削弱了恐怖气氛,某种程度上看确实不如新版…

0 zal 看过 2013-08-05 18:28:35

這才是無法被超越的,我最愛的壹部片!

1 玫瑰水母 看过 2017-11-04 19:31:05

据说05版翻拍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79年的吓破胆,不过后者或许也是受到了53版的启发然后再套上德州电锯杀人狂所开创的套路?说回53版,恐怖气氛现在看已经很弱了,不过还是很有哥特式美感,Vincent Price也很帅,栩栩如生的蜡像加分

2 哗啦啦 看过 2011-08-31 00:12:04

音像资料馆录像带时期的经典场次,记忆犹新。

0 OreoEmpanada 看过 2015-01-19 16:27:59

#论3D的正确打开方式#精致艳丽,景深和特写搭配有致,一心营造奇观体验且毫无废戏。蜡像之于剧中人的真假难辨和电影之于观众的以假乱真恰成对照。Igor从屏幕下方站起的那一幕把我看楞了好几秒…

0 莫歌 看过 2020-03-12 14:15:03

特别喜欢这个版本,比2005年的翻拍恐怖多了!当年jump scare和音效这样的捷径尚未普及,电影人都是踏踏实实通过剧情细节渲染氛围,现代恐怖片身上找不到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劲儿了。雾夜追逐戏令人屏息,比之现代好莱坞电影不遑多让。弹簧乒乓球试图打破第四堵墙与观众对话的尝试相当超前。Gerald毁容后的妆造配合紧张管弦乐将惊悚最大化,他的脸就像他心爱的蜡像一样在那场大火里融化了。最富震撼力的一幕是Sue在挣扎中敲碎了Gerald的假面,懂得过犹不及的编剧非常聪明地在这段让Sue放弃了尖叫而是直接晕厥。VP真的是演技高超的剧抛型演员,完全看不出之前作品角色的痕迹。唯一略微掉价的地方就是导演和疯掉的Gerald一样过分追求sensation了,那段舞蹈表演的多次部位特写属实没啥必要。

6 安大帅 看过 2020-03-20 13:56:28

当年这部电影竟然还是以3D形式上映,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甚至影片中还有打破次元壁与观众交流的镜头。这种老式恐怖片不卖弄血腥,全靠氛围、惊吓取胜,不过节奏紧凑、服装美丽、该有的惊恐吓人镜头也有,很耐看。tips:雕刻师的聋哑人助手是查尔斯·布朗森饰演。

3 ★冰凌宫★ 看过 2017-04-04 22:36:53

53年的片子,其实挺好的,整体而言很精简,没什么多余的旁枝末节,而且里面的一些小小冷幽默也挺可爱,居然还有中场休息,看来那时候看电影还真是挺隆重的,跟看个戏剧、歌剧似的,哪像现在啊,一部爆米花快餐电影,而且成本还是那时的好几倍,本片不悬疑不恐怖,文森特王子依旧大叔韵味帅气着!

3 左胸上的吸盘 看过 2022-11-04 17:29:58 北京

看睡着了。本片撑起了3D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男主新开蜡像馆请来的那个玩回弹球揽客的艺人是明显专为3D设计的,他对着银幕抛球,还跟观众互动,不知当年在影院看是什么效果。蜡像做的比较精致,但蜡像馆这个环境基本没营造出什么惊悚感,男主被毁容后靠蜡像乔装的设定也很扯,后面女主把他的蜡壳打碎了,你说你脸上是个蜡壳就怎么能自然的一直跟别人对话呢?剧情很简单,痴迷做蜡像的男主被合作伙伴为骗保烧了作品后就黑化了,开场时艺术评论家夸完他的作品就展示蜡像在火海里融化,这场面还挺震的(但之前他做的那些林肯遇刺、马拉之死的蜡像景观也没啥可看的),黑化后重做的蜡像还是没创意,他想杀了女主做蜡像的动机可以提前预告下,不然显得他反复惊吓女主的戏份很莫名其妙

2 ‐「Lesley﹠ 看过 2011-06-19 19:21:15

老版也不错啊

1 qw0aszx 看过 2018-10-01 23:13:53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那段秀3D效果甚至打破第四面墙的段落,3D效果的确很棒,有一个镜头真的让你以为面前突然有个人站了起来 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