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一直给我一种很割裂的感觉,就如同电影的名称——another country,和电影内容——同窗之爱,不能说非常切题只能说毫无关系了。
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明明搞基并不是投共的充分必要条件,搞基是个人生活,投共是事业,隐私和事业并不一定要有关联,但是电影却要强行表达出:搞基不成功才会去投共这样扭曲的因果关系。
初看完时我不理解创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推导,想了一会我明白了。创作者本身是不能相信人能相信共产主义的,甚至不理解那些投共的人。因为不能理解那种: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想法,才会给投共这种行为套了一层浅薄庸俗的外套:不是社会边缘人士,不是过得惨,谁会去投共。
这样一想,电影的逻辑就通顺了。创作者的傲慢也将这种思维套在剑桥五杰身上,并在电影里用长篇幅讲述主角在吃爱情的苦,而不是为理想奋斗的勇。至于创作者对共产主义的想象,大约就是男二(科林叔)的刻板模样了。
在创作者的想象中,男主去another country就像现在很多人在围城内过得不舒坦想要润,并不是剑桥五杰在追求的理想。我本以为中译名字是否缺乏格局,现在想来中译名字才是精准的指出了创作者的格局之小。这波译者真的尽力了。
这波伯吉斯实属是被黑惨了
非常赞同
看得时候就觉得男主非常幼稚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