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之光 短评

热门 最新

7 shininglove 看过 2015-04-18 22:22:26

惊艳!灵锐!能在电影院见证扎努西的代表作,实在有幸。它将戈达尔式拼贴与跳跃流畅的日常断章予以融合,不和谐的背景噪音烘托着知识分子的焦虑情绪,提供纯粹和理性的质地。鲜少有人能表达精密哲思的同时,融入规整的画意。原来仪表与飞鸟,天空和人脑竟可以任性排列,遣句成诗。

24 石墙 看过 2015-04-25 23:35:37

这种挣扎着的理科生至少要比洪常秀拍的那些无所事事的文艺屌丝强。是的,对于金基德和洪常秀我现在是一有机会就要黑一下的。

2 峰峰峰峰 看过 2015-03-04 19:36:49

物质人间第一性,精神后续有真谛,对立统一又相依,精神物质转轮回。雨果说:“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精神的高度,远不是物质能达到的。

3 秦诺诺 看过 2015-09-02 13:19:18

剪辑的方式很特别,生活无忧快乐的时候每个镜头也剪的比较短,呈现出愉悦的剪报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变得郁闷痛苦的时候镜头也都拉长了越来越长,这样的节奏给人一种很形象的体验,幸福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而不幸的日子总感觉度日如年。导演的半自传电影,扎努西看上去更像个学者而不是艺术家。

21 Yii 看过 2011-06-09 21:16:12

导演赞努西(Zanussi)先读物理后读哲学,大概一路困惑一路挣扎,科学、宗教、肉身、情感、本能、理智,哪里都寻不到意义。这样的人,进一步可以成为圣人、退一步可以变成疯子,赞努西不进不退,给了我们这部片子。

4 我不在这 看过 2015-04-19 01:05:05

挤干了时间的近景,光线再和煦也是窒息,而且这也是影片的主题。灵性拗不过血肉之躯,极少的情绪也不是健康。健康是一种意识形态,代表了战后时代,启发灵性的其他知识被视为过时的精神错乱,生物学告诉世人,你看,真的有瘤子。可悲的知识分子,寻常生活,悄然死去,无关于权力。意识流赞。

3 小A 看过 2010-10-01 12:08:05

9.25 除了故事最后由于过于内省过于开放式而有些模糊之外,其它的都很亮眼。既然要大幅度地在主人公的生平中跳跃,那么扎努西索性就用很提神的辨识度很强的不和谐音和故意突出的蒙太奇来完成过渡,很有气场。又一个克日什托夫。

2 半个桃李林檎 看过 2015-04-20 23:15:19

一个理科生在生老病死中领悟到的人生意义 草地上读书和登山的部分还挺舒服。后来越来越说教,我不负众望地睡着了 Android

3 月球漫舞者 看过 2014-02-17 21:27:36

NY 93. 扎努西的电影语法实在太带感,并且总是用理性来拆解主人公遇到的所有困惑与感性层面的东西。各种数据、证书等客观的存在突然却又不乏有趣地插在生活片段中,男主角整个面对的困境从学业到生活压力到寻求宗教精神救赎到最后的返学,虽然物质富足但精神早已创伤重重,总是能在我们身上看到类似。

1 丁一 看过 2018-02-26 21:07:13

一个半小时,人生剪辑版, 大量固定长镜头, 少量抒情蒙太奇, 几次NG无替身, 没有一分钱特效, 活成类型片模式, 期待超现实结尾, 鸣谢字幕被掐断, 打出雪白耀眼的“完”字

5 欢乐分裂 看过 2016-06-07 15:14:05

以理性思维拍出如此诗意美丽的作品,通篇冷冰冰的科学数据和方正严实的图表证书,类似实验室成果却焕发出别样精致;在一组组对比分析中,可以清晰感受到生存的焦虑,精神和肉体博弈的困苦,追求高洁理想与深陷平庸现实泥淖的无力;然而,即使如此,灵性之光依然闪耀。

0 巅峰Futurama迷 看过 2021-10-06 15:44:44

知识分子气氛浓,底子实际上和伍迪艾伦一样,但呈现出的碎片化,纪录片化的灵活叙事图景还是很波兰的。

0 水泥脑袋 看过 2020-08-12 19:59:51

哲学物理数学生物,各种专业术语,各种心理思辨,翻译不到信达雅,那都没有什么,可是,胡扯乱翻就过分了!愿意翻译小众电影的应该是有爱的吧,但是,这种态度,又是为了什么呢?遭遇不严谨还抽风的字幕,看电影成了煎熬!印象里,我遇到的几乎所有的中文翻译很烂的小语种电影,英文字幕都很靠谱。是因为各个国家的电影在发行的时候都自带了英文字幕吗?这些字幕在英语系国家会受到什么等级的审查?一般情况下只是会小部分矫正一下吧,还是说会重新再次翻译?也会有特别爱好者或者字幕组一类的追求信达雅的非官方翻译吧?

2 雁城 看过 2018-03-16 10:13:32

很不错的片子,新浪潮的拼贴法加背景的不和谐音,影像突然的断裂,像是知识分子经历的百无一用举步维艰的生平。即使结局是“逃离会让步于回归”也不让人感到讨厌,因为,我们都知道,生活毕竟是太难了。

0 有心打扰 看过 2021-10-10 02:49:09

物理与诗意,两个在我看来完全不搭的词汇在本片里相映成辉。但这真的是我难以真心喜欢的作品。

1 沛芝东欧控 看过 2015-04-13 03:58:13

the future might exist in the present as the past does in our minds. what illuminates the darkness of future?

3 看过 2014-02-16 06:50:05

什么是灵性之光?聪明才华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纯粹。我很喜欢Zanussi的调调,虽然这部在电影语言上还很稚嫩,但是所表达的困惑却是那么真挚,于是拼贴感反倒大大刺激了观众的思考。我跟着导演提供的线索,大脑飞速运转,也很难跟上男主的步伐。Zanussi绝对是淘气的学霸类型的人哈哈哈~

0 Белка 看过 2011-09-26 00:19:12

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波兰电影节。看的是苏联时期的俄语配音,赞努西是个很有趣的老头子~

4 墓岛GRAVELAND 看过 2021-05-05 20:57:30

扎努西尝试以一种纯粹的理性逻辑完成一部高度私人化的影像表达,《灵性之光》是一部论文性质的“档案电影”;宗教虔敬和日常情感总是在临近各自的高潮之中被数据与画外音割裂,被还原为行为主义的电波。人或动物与实验仪器相连接。而无论是曝光过度的天主教葬礼还是低饱和度的实验室背后都指向了一个心灵哲学之思:什么是灵魂?正如影片开场所暗示:这一始源不仅来自笛卡尔的身心问题,更来自奥古斯丁的假设:是否存在救赎的可能?不同于伍迪·艾伦带有布尔乔亚性质的纽约人文知识分子情结却不得不处理复杂的人际与爱欲的折磨,扎努西的这个理工科知识分子只有知识上的焦虑,却不得不下降到形而下的恋爱与家庭之中。但《灵》并没有像克尔凯郭尔的宗教一将命运托付给面对信仰的”一跃“,而是回归一种影片开场的”幼年“般的赤裸,在它之中的灵性可能。

0 看过 2018-11-09 01:29:44

参军,体检,在雪地倒下,登山,和母亲分别,用动物表达困境,不擅长社交固执己见的理工科男主……看完《山巅的呼唤》来的,扎努西真的很喜欢重复自己……而且比较起来这部剪辑更跳,还有鬼片配音……看不太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