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就在这出轻松的爱情喜剧发生的当口,就在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依然可以打高分的电影上映之际---- 咱们这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东北小鬼子横行, 国军在剿匪, 共军在逃窜, 人民...... 所以说,差距啊~
你要不要倒到我们盛唐时期,看看我们有什么,再看看大老美那块土地,都还是印第安人了吧
请某些人回去自行查找30年代的中国上海电影 然后再自行找片源看 都看完了以后,出来说话
觉得那时的上海电影好看??我看过《渔光曲》那对话的模糊程度,那所谓的动听的《渔光曲》听来好凄厉啊。而且很多多镜头的技术bug啊。我看过《家》,里面的人掉了块手帕和死了老太爷哭的表演时一样的,(一:手遮住脸二:找个柱子/人/树三:悲号三到四下四:擦眼睛抬头)还有很恐怖很恐怖的话剧腔(当然喜欢现在偶像剧的人可能可以忍受)。觉得《神女》和《马路天使》现在看来怪应该是24格拍摄和现在36格放映的差别导致的。也看过《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要说好,是比最早的火车到站和水管喷人好,要说好过《寻子遇仙》就不能了。但是这可是1948-49的电影,和同时代的美国片子不能比的。
说实在,老上海那些经典片现在看一样棒。
建国后一切都变了
五十年的差距要靠我们的不懈的努力去缩小
呵呵 差距很大呀!
呵呵
要是沒有被禁止 也許中國今天不止這樣了。。。 哎 加油
2009-08-15 17:00:23: 左胸上的吸盘 (豆瓣左翼第七号人物) 请某些人回去自行查找30年代的中国上海电影 然后再自行找片源看 都看完了以后,出来说话 ----------------------------------------- 某些人总以为“历史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是同一回事。 不谈其余,仅为喜剧,请读《马路天使》:1937年出品;导演兼编剧,袁牧之;主演,周璇、 赵丹。
我每次看到六十年代拍的或者拍六十年代的外国片会比较感慨 - -
嗯还是有心明眼亮的 还以为都是胡说八道的呢 爱国主义源于无知 当年艺术成就最高要算《万家灯火》了 真是比意大利新电影要好看的多 TG威武
嗯 TG威武
1937年费穆就拍出了惊人的实验电影,其鬼才程度绝对不次于小津安二郎。只是由于历史而被湮没,并不代表他们拍不出。 《神女》《小城之春》《马路天使》 这些都多棒啊!
小城之春 貌似也是别人故事翻拍成中国片
早一點也有, 阮玲玉小姐的戀愛與義務....
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电影的中心
动荡的年代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都市风光和太太万岁也很不错的
废话
电影是艺术但底层是工业,比30年的电影不如比慈禧在位时的京城和同期的纽约,接近人类和外星文明的差距对比了。
这样比就没意思了,老美本来就都是欧洲移民
我们这差不多默片时代的结束,已经也有有声电影了,《大路》等后期配音的类似。其实更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好莱坞电影几乎同步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上映,大家可以不滞后的看到大洋彼岸,想象一下1935年的国人和我们现在看着同一部现在看来也好看的电影。同年妇女节我们的默片皇后去世。
> 去一夜风流的论坛
这片子看的我一脸懵逼!你们给那么高分都疯了吗?(火木散人)
韩剧梦幻情侣也是抄的这个(行为艺术家)
不喜欢她的题目翻译(lael)
想起罗马假日(woodd)
这女的变心真快(Jnfrt)
最赞回应
你要不要倒到我们盛唐时期,看看我们有什么,再看看大老美那块土地,都还是印第安人了吧
请某些人回去自行查找30年代的中国上海电影
然后再自行找片源看
都看完了以后,出来说话
觉得那时的上海电影好看??我看过《渔光曲》那对话的模糊程度,那所谓的动听的《渔光曲》听来好凄厉啊。而且很多多镜头的技术bug啊。我看过《家》,里面的人掉了块手帕和死了老太爷哭的表演时一样的,(一:手遮住脸二:找个柱子/人/树三:悲号三到四下四:擦眼睛抬头)还有很恐怖很恐怖的话剧腔(当然喜欢现在偶像剧的人可能可以忍受)。觉得《神女》和《马路天使》现在看来怪应该是24格拍摄和现在36格放映的差别导致的。也看过《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要说好,是比最早的火车到站和水管喷人好,要说好过《寻子遇仙》就不能了。但是这可是1948-49的电影,和同时代的美国片子不能比的。
说实在,老上海那些经典片现在看一样棒。
建国后一切都变了
五十年的差距要靠我们的不懈的努力去缩小
呵呵 差距很大呀!
你要不要倒到我们盛唐时期,看看我们有什么,再看看大老美那块土地,都还是印第安人了吧
呵呵
要是沒有被禁止 也許中國今天不止這樣了。。。 哎 加油
说实在,老上海那些经典片现在看一样棒。
请某些人回去自行查找30年代的中国上海电影
然后再自行找片源看
都看完了以后,出来说话
2009-08-15 17:00:23: 左胸上的吸盘 (豆瓣左翼第七号人物) 请某些人回去自行查找30年代的中国上海电影
然后再自行找片源看
都看完了以后,出来说话
-----------------------------------------
某些人总以为“历史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是同一回事。
不谈其余,仅为喜剧,请读《马路天使》:1937年出品;导演兼编剧,袁牧之;主演,周璇、 赵丹。
我每次看到六十年代拍的或者拍六十年代的外国片会比较感慨 - -
建国后一切都变了
嗯还是有心明眼亮的
还以为都是胡说八道的呢
爱国主义源于无知
当年艺术成就最高要算《万家灯火》了
真是比意大利新电影要好看的多
TG威武
嗯 TG威武
1937年费穆就拍出了惊人的实验电影,其鬼才程度绝对不次于小津安二郎。只是由于历史而被湮没,并不代表他们拍不出。
《神女》《小城之春》《马路天使》
这些都多棒啊!
觉得那时的上海电影好看??我看过《渔光曲》那对话的模糊程度,那所谓的动听的《渔光曲》听来好凄厉啊。而且很多多镜头的技术bug啊。我看过《家》,里面的人掉了块手帕和死了老太爷哭的表演时一样的,(一:手遮住脸二:找个柱子/人/树三:悲号三到四下四:擦眼睛抬头)还有很恐怖很恐怖的话剧腔(当然喜欢现在偶像剧的人可能可以忍受)。觉得《神女》和《马路天使》现在看来怪应该是24格拍摄和现在36格放映的差别导致的。也看过《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要说好,是比最早的火车到站和水管喷人好,要说好过《寻子遇仙》就不能了。但是这可是1948-49的电影,和同时代的美国片子不能比的。
小城之春 貌似也是别人故事翻拍成中国片
早一點也有, 阮玲玉小姐的戀愛與義務....
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电影的中心
动荡的年代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都市风光和太太万岁也很不错的
废话
电影是艺术但底层是工业,比30年的电影不如比慈禧在位时的京城和同期的纽约,接近人类和外星文明的差距对比了。
这样比就没意思了,老美本来就都是欧洲移民
我们这差不多默片时代的结束,已经也有有声电影了,《大路》等后期配音的类似。其实更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好莱坞电影几乎同步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上映,大家可以不滞后的看到大洋彼岸,想象一下1935年的国人和我们现在看着同一部现在看来也好看的电影。同年妇女节我们的默片皇后去世。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