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烙印 Blizna (1976)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罗穆亚尔德·卡拉斯
主演: 弗朗齐歇克·皮耶奇卡 / 马里乌什·德莫霍夫斯基 / 耶日·斯图尔 / 扬·斯科特尼茨基 / 斯坦尼斯瓦夫·伊加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1976-12-06
片长: 112 分钟
又名: 疤 / 伤痕 / The Scar
IMDb: tt0074220
5星
7.5%
4星
37.0%
3星
49.6%
2星
5.0%
1星
0.8%

生命的烙印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00 条 )

热门 /   / 

8 神仙鱼 看过 2021-11-18 22:06:55

虽然基耶自评首部剧情长片是失败之作,虽然确实算不上杰作,不过还是挺好看的(即使被极糟糕的字幕操作影响了观影体验)。声音设计(几处怪异的嗒嗒声如同人内心对前景不安的预警)和摄影出色(修复效果极佳),好几个特别漂亮的镜头;还有屋内开关灯在窗户玻璃上显影与工地小镇叠影的超神一幕,电影魔力尽显,映照出略显恐怖的面孔重影也点题了这个理想现实分裂的故事。只是可惜没有深入这个喜欢摄影的角色和暗房、成像之间的关系... 虽然基耶自评首部剧情长片是失败之作,虽然确实算不上杰作,不过还是挺好看的(即使被极糟糕的字幕操作影响了观影体验)。声音设计(几处怪异的嗒嗒声如同人内心对前景不安的预警)和摄影出色(修复效果极佳),好几个特别漂亮的镜头;还有屋内开关灯在窗户玻璃上显影与工地小镇叠影的超神一幕,电影魔力尽显,映照出略显恐怖的面孔重影也点题了这个理想现实分裂的故事。只是可惜没有深入这个喜欢摄影的角色和暗房、成像之间的关系;但记者拍纪录片还是一定程度填补了影像/宣传与真实之间裂缝(鸿沟)的分部呈现。参天树木倒下、鹿吃香烟、狗下车狂奔、结尾回归家庭执手婴儿学步,颇多隐喻象征意味。历史一次次验证,「同志」从来都不是正面意义的志同道合者。7/10 (展开)

9 巴伐利亞酒神 看过 2020-06-27 22:14:35

你把片头片尾掐掉,让我看这个片子,然后猜猜导演是谁,我可能猜100次也不一定猜得到是基耶斯洛夫斯基。

7 谋杀游戏机 看过 2011-06-14 19:56:27

基耶首部剧情长片,镜语与立场跃跃欲试,初露锋芒。最基耶的镜头是男主在屋里将灯开开关关,自己身影与窗外小镇便隐隐现现。结尾他回到家中,一个门外固定长镜头,婴儿正学步蹒跚。

6 tankry 看过 2021-09-21 17:13:48

基老师首部剧情长片,扎扎实实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在集体致密的确定性中找到理想主义的周转空间。答案当然是消极的,无休止的会议口号与无产者之间从来没有搭起可供沟通的通路,而当厂长自发出任这一角色时,由此而生的异质性直接挑战制度的封闭与稳定。值得一说的是,导演在电影中热衷于呈现波共自上而下的运作逻辑,但对于工人内部的形象与矛盾塑造却是相当缺乏的。BJIFF@资料馆

2 十一伏特 看过 2021-11-11 13:30:18

基耶的第一部院线剧情长片,第一次驾驭超过90分钟的电影。取材自基耶在纪录片时期一直关注的工厂、会议话题,结合1970年12月格但斯克罢工事件为历史背景。 拍得很平实,戏剧冲突较弱,营造出一种有心无力的孤独疏离感。

> 更多短评 50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生命的烙印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snowark 2021-11-06 12:38:49

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型之作

生命的烙印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首部剧情长片,此前七年作为纪录片导演,他完成了十来部短片作品,这些作品聚焦波兰gong产主义制度下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1976这一年是基耶斯洛夫斯从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折点。 导演从纪录片转向剧情片的的驱动力,第一是审cha制度带来的种种限制...  (展开)
小光明 2008-05-31 00:56:37

那时的波兰

和中国的现状惊人的相似。我不喜欢谈论政治,可是看完the scar我忍不住想,这种惊人的相似应该是社会制度使然吧。当然,除了制度,还有很多原因是共通的人性,比如那些表达着善变的“民意”的居民。 我把这个片子推荐给那些心性沉静头脑冷静,不会因为一部电影不傻不天真不黄不...  (展开)
江声走 2006-08-21 23:52:28

Blizna

70年代的Kieslowski对于政治的热情还未深沉起来,他没有像后期的影像一样把政治理想藏在深深的隐喻里,而是在镜头里直接放进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与政治人物。 主人公Bednarz 陷入了一个政治事件。他被任命为一项工业计划的总负责人。这项计划是波兰领导人为了应付国内严重的经济乏...  (展开)
我可棒呆了 2016-05-11 15:31:49

Blizna,老老调重重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影片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处女作,其实我认为再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已经是在老调重弹,而这部片远没有《十诫》有名气,究其被冷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仅仅因为它讲工厂的事,就已经认为影片肯定好不到哪去。 我看电影最舒服的感觉是在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看一部电...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Crow 2005-11-21 16:12:45

伤痕

这是Kieslowski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作品,也是传说中的“道德焦虑电影”,影片拍摄于1976年,尽管相隔了近三十年,但是对当今中国的很多现状有现实意义!影片是关于新建的大型化工厂对其所在小镇居民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官僚主义、政治分歧、民意舆论等现实问题,其实类...  (展开)

> 更多影评 6篇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生命的烙印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