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交响乐 短评
2 有用 sirius_flower 看过 2020-01-30 14:18:02
换个名字可以叫《这狗日的看脸的世界!》脸/眼/手是三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导演花了大功夫拖延了脸与(既是观众的也是角色的)眼的交流 女主一直到快进的日记段落结束长大成人才第一次露脸(呼应的段落是成年儿子在教堂与成年女主的相遇)揭露强调的不光是女主的脸是故事矛盾的核心更是让人理解脸的不可缺席(与脸盲的危害?)第二次重要的拖延是治好眼睛那段 我们看到了儿子但女主看到的呢?通过延长两人的沉默精妙地处理了女主对(男主)人和(儿子)脸的混淆。最末刚从水里救上来的(已死?)女主睁着眼睛和男主的手-眼形成有趣的映照/儿子弹管风琴一段镜头蛮妙:弹琴的手、身边女人的眼、接鼓传花式的右摇连续的注目直到左摇回到男主的脸、手、脚 堪比盲人手摸的视角。另外田园在电影改编的视觉呈现上采取了雪原 白色成为重要意象。日记书写镜
2 有用 云雾敛 看过 2022-06-17 22:23:07
战后文学改编电影精彩代表,意图突破好莱坞商业围堵的策略尝试,以“优质”电影应对“批量”电影。原著印记过深导致改编并不轻松,但导演依旧在纪德有关情欲和反教权的道德议题中延展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其来源正是被特吕弗称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与“爸爸电影”代指的“古板陈旧”的电影技法,是标准制片厂制下,规整适宜的技术形式与情节走向,但这些“老套”的技术在本部有关家庭内部、父子二人对养女的情欲设定下,却反差出一种惊悚的恐怖感,这是人物舞台腔调一本正经下的人性不可想,是看似彬彬有礼,借由宗教遮掩,实则满满占据内心想法的衣冠禽兽表达,是突破家庭防线与伦理道德的侵犯,所以,越是规范整齐的表象下,越有不可直接释放的压迫情绪。十年后,新浪潮一代登临影坛,一扫这种端庄写法,给足了释放情绪处,但压迫的展现却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