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作为侵华日军的小津安二郎(转帖)

白露@思勉 2007-08-16 20:41:09

作为侵华日军的小津安二郎
  
  小津到过中国,时间为1937年9月到1939年7月,身份是日本华中派遣军直属军部野战瓦斯部队第二中队步兵少士(1938年6月后升为中士)。
  
  据佐藤忠男《小津安二郎的艺术》(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原版:小津安二郎の艺术,朝日新闻社1979年1月20日1刷)附录小津年谱,略历如下:
  
  昭和12(1937)年,34岁。7月,中日战争开始。9月10日,作为陆军步兵少士应征入伍,隶属华中派遣军直属军部野战瓦斯部队第二中队。9月24日,乘船从大阪浪花港起航,27日于上海虬江码头登陆。12月,参加老张营的战斗。
  昭和13(1938)年,35岁。在华。2月,参加高坛铺、三十里铺战斗。6月,晋级中士。
  昭和14(1939)年,36岁。7月16日,小津从中国返回日本,退役。
  
  年谱对小津在华情形(尤其是有关战争的情况),记载非常简略。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部电影导演年谱,它所关心的,自然主要是电影方面的人、事。有关小津在侵华战争中的表现及心理,佐藤书“战争经历”章“开赴中国战场”节,揭之甚详,其中还大量引用了小津本人自述,颇有资料价值。现辑录如下。
  
  关于收到召集令的前后,小津在纪念1938年9月战死于中国战场的知友山中贞雄的一篇文字中有所描述:
  
    山中接到召集令是在暑天里。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37年8月25日。我骤然感到战争迫在眉睫。次日下午,山中和泷泽英辅、岸松雄一起来到位于高轮的我家。我和池田忠雄、柳井隆雄正在商讨电影剧本,就把桌上的稿件推在一边,打开啤酒为他干杯。
    谈了一阵上海战况之后,大家商量目前上战场应带些什么日用品,山中将它们一一细细记下。笔记本、小刀、万应膏、刮脸刀等等。
    “伙计,花种得不错啊!”经山中一说,我才发现他正在瞧着庭院。院子里秋日将临的阳光下,雁来红盛开。周围恬静安谧,看着这一情景真难想象此时此刻上海正在激战。短短一语寄托着山中的今昔感慨。
    不久山中就回去了。因为当天东宝制片厂给他举行壮行会。自那以后第十五天我也接到了召集令。(小津安二郎“雁来红记——至道院一周忌之际”,载《电影旬报》1939年9月11日号)
  
  需要指出的是,到1937年9月接到战争召集令时,小津已是颇有成就的年轻导演,从1932到1934年,他的作品《生来才遇到》、《恶念》、《江湖戏班》连续三年被选为《电影旬报》十部佳片的第一位,一时名声显赫,就在1937年,他的作品《无限的前进》又被选为《电影旬报》十部佳片的第一位。正像他在文章里所写的那样,雁来红盛开,喝着啤酒,与同事商讨着电影剧本,过着他平静的导演生活,而与远在中国的战争毫不相干。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接到战争召集令,对小津而言,多少是有些突然甚至茫然吧。小津参战时的心态究竟如何,从他9月24日从大阪港起航时寄给朋友的明信片大略可以窥见,明信片上只写了这么一句:“去参加一次战争即回。”这近似满不在乎的口气,反映出,在小津眼里,战争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也许他把自己的参战仅仅理解为国民应当为国尽责的一种行为吧。
  
  小津所属部队为华中派遣军直属部队野战瓦斯第二中队,是使用毒瓦斯作战的特种部队。毒瓦斯是国际法所禁止使用的武器,因此,这一部队是秘密的。中队配备了许多圆桶装的糜烂性毒瓦斯、路易氏毒瓦斯等等,还有坦克、轻装甲车、汽车等装备。当时的毒瓦斯最普通的是叫作“红筒”的一时性瓦斯。吸入这种毒瓦斯十分钟左右,人便痛苦地满地打滚。由于配备了坦克和装甲车,富有机动性,这支部队似乎颇受重视。该部于1937年9月进攻大杨镇,12月进攻南京,翌年2月至3月向徐州方面北上,其中,1938年2月17日至19日,北上徐州途中,在三十里铺发生的战斗是场鏖战。该部奉命去救援被围的驮马辎重部队,被中国军队包围了两天才突围。4月至5月进攻徐州,6月至9月驻留南京,10月参加汉口作战,至1939年1月担任汉口附近的警备任务,3月参加南昌作战,并于同年9月返回日。
  这样说来,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著名的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以及后来的武汉战役,小津所在的部队都参加了。
  
  小津在战争中的心理状态,又究竟是怎样的呢?佐藤书里选录了一封小津从战地写给中学时代朋友们的信,内容如下:
  
    1938年3月24日,于定远。收到许多美味可口的薄脆饼干,谢谢!本日乃3月24日,春的彼岸今天就结束了。去年秋的彼岸的中日正午,从大阪启航至今,光阴荏苒,已经半载。自上海经南翔-嘉定-太仓-常熟-无锡-常州-金坛-丹阳-镇江,在这里渡扬子江,再经扬州-仪征-六合-滁县至定远与南支,主要公路行程150多里(日本里程,1里等于3.9公里——原译者按)。
  今在定远。近日精神益振。部队是于2月3日入城的。50多天,战友死了很多。
  伙伴中,和尚头部中弹,脑浆和血喷洒一地,一声未吭,当即毙命。药剂师臂部被枪射穿骨折。战死者火化,负伤的送返后方,部队人员骤减。附近一带还常有残兵出没,据闻是李宗仁直系部队的残部。西南只有20里之遥就是卢州,也不能疏忽。尤其是从最近二三天开始,他们转入攻势,乘夜包围定远向城内发射迫击炮弹。但我并不惊慌,枪炮声也早已习以为常,仍能酣然熟睡。
  子弹不容易击中我,而且也绝不能让它击中。现在眺望定远城外,风景异常清明秀丽。柳吐新绿,河水淼淼,油菜花一片金黄。平原千里,一望无垠,远处迷迷蒙蒙,但见白云如絮。加之天气晴朗,把春风骀荡、春日和煦、春日迟迟这些汉字的形容词拿来套用,与此情此景完全合适。明丽的春光任何汉字的形容词都可当之无愧。尤其是杨柳之绿、油菜花之黄,颜色鲜艳近似原色,极为悠然自得的构图,那就纯然是一幅Crown Leader 2的插图。
  没有讨伐任务就整天睡大觉。傍晚洗完水缸浴,挑上灯油与士兵奕棋。班长棋路最差。
  士兵生活也习以为常,身心俱好。一天的日子好歹总能对付过去。请勿念!
  真想吃碗炸虾盖碗饭、安倍川豆面年糕。忽然出现意想不到的食物,一定很引起食欲。
  想喝水,口对陶壶嘴猛饮粗茶,常常这么想也这么做了,看来我也日渐变成野人了。
  近来常常听说部队将换防,据传是换一部分。不知我是否属于那一部分。即使是谣传也无妨。这种事听起来舒服,很好。据说松井大将已经凯旋。此刻他可能刚洗完澡,坐在草垫上,就着松鱼的生鱼片,喝上一壶。
  眼下的日子是休整。
  谨望诸位多加保重
  并致谢忱
  此致
  奥山正次郎先生
  置盐高先生
  吉田与藏先生
  桥本泰太郎先生
  (摘自《小津安二郎的书信》)
  
  虽然也许是出于安慰国内朋友们的考虑,小津这封信写得非常平静,但其中恬淡甚至超然物外的形象,却是符合小津一贯的风格的。在随时都有性命之虞的非常时期,稍有空闲,小津居然能陶醉于敌国美妙的田园风光之中,他看待周围环境的眼光,与其说是来自一个殊死搏杀的士兵,不如说是来自一个素养良好的电影导演。事实上,即使在枪林弹雨中,小津所想到的仍然是电影,据密友野田高梧记载的他谈战争体验的话,有这样一些:
  
   他说,遇上敌人夜袭时,我们立刻熄灭篝火,敌人的枪弹打得余烬火星四溅,每当火光一闪,我都看到映在身后的民家土壁上的我们的影子。当时我想,啊,这完全可以用在电影上。他还说过,那也是在夜间,敌人的狙击兵从前面的的树林中向我们射击,于是我们立刻还击,子弹掠过眼前的杏树,白色杏花纷纷飘落,非常好看,等等…… (野田高梧“小津安二郎其人”,《电影旬报》1964年2月增刊号)
  
  小津对战争的这些回忆,丝毫不见有残酷与丑恶之处,相反,他处处能够发现与感受令人欣喜之美。至于战争的正义性及道德上的合法性这些问题,更不在他回忆与反思的范围之内。一边是美学上的高度敏感,另一边则是道德与正义上的高度麻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不禁令我们好奇:一代电影宗师的小津,在其内心究竟是怎样达到平衡的?
  
  佐藤在书中给出了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实际上是一种辩护。佐藤提出,平民或者“对自己的才能抱有自信的工匠”对政治对社会问题通常会采取一种避而不谈的态度:
  1939年,小津与池田忠雄共同创作了描写接到召集令后主人公的心情为题材的剧本《茶泡饭的滋味》。这一题材应讴歌战争鼓舞士气的,但因为写得比较消极,审查当局审查剧本时被驳回,没能拍成电影。说这件事显示了不赞成军国主义的小津人道主义者的面目也未尝不可,但实际上小津只是不能够积极赞成军国主义,决不是消极地不赞同军国主义。(着重号为引者后加,下同)和他指责战后自吹曾“坚决反对战争”的家伙说“那是骗子”一样,那也是小津本来的心意。只是和1939的《茶泡饭的滋味》没有积极地鼓舞士气同样,小津于1956年拍摄的《早春》中讲“再也别打仗了”,“啊,让战争见鬼去吧”,如此等等也是消极的,犹豫不决的。这两种表现大概出自同一感情。我认为,那是出自这种感情:可以侃侃而谈个人道德问题,但一提到国家、民族、社会、政治之类,就有些羞于开口。如果说小津的道德是平民百姓的道德,那么这个平民百姓的道德基础就在于此。谈论个人道德个人能够负责,然而社会、政治问题即使谈论个人也难以负责。自己难以负责的事大谈特谈就觉得贻笑于人了。小津的这种感情表现为令人焦急的对社会的消极态度。但是不能否定,这种怕贻羞于人的感情中,的确包含着真正的平民力量,也使人备感亲切。因为这种感情表现为对社会或政治问题持消极态度的同时,对于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事物也坚持到底的态度。这种感情有时甚至带有敢于违逆时代风潮般的叛逆性。
  或许平民一词应换言成工匠。虽说平民一般是非政治性的。然而实际上当政治成为时代潮流时,他们往往比政治性的知识阶级更加积极地采取政治性态度。那时候,他们如果对于政治仍然持消极态度,那无非是对政治问题毫不关心,不然就是相信自己由远比政治更有意义的事业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后者多见于对自己的才能抱有自信的工匠。小津的非社会、非政治的态度,就是对自己的才能抱有自信的工匠一类的态度。凡是相信自己的才能,对工作本身感到十分有人生意义的人,要求他们对社会和对政治表明某种态度,他们就以为似乎别人是在多管闲事。而且,他们认为,只有在做绝对有自信的事时才有资格对人趾高气扬,因而本能地憎恶那些没有充分把握便对人摆出一副领导者面孔的人,并把自己采取那种态度看作是非常可耻的。小津认为:“再也别打仗了”,“让战争见鬼去吧”之类的话是可以说的,但也许即使只说这样的话,他也感觉羞愧吧。
  从中国战场回来后不久写成的《茶泡饭的滋味》,正是由这种羞耻感诞生的作品。时代已被完全涂成战争色彩,而小津被当作从中国战场凯旋的勇士。人们注视着作为一个士兵经过战争体验的小津将怎样地变化。但小津根本没有变化。自以为上过战场就有资格谈论战争,这对小津来说无疑是件非常可耻的事。小津一定会这样认为:自己毕竟是个有拍摄精彩电影才能的工匠而与社会联系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发表一番关于战时国民应取什么态度的演说的人。
  ……其次我认为(《茶泡饭的滋味》中)“不管上战场还是留在东京,在玩命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这句台词含义很深。表面上看,这不过是重复当时国家强制推行的国内一般平民必须以前线士兵同样的心情从事工作这一道德观,但是如果把它看作是小津本人的自画像投影于主人公身上,那么,可以认为这是小津自负心的表现,它表明,即使如《淑女忘了什么》那样的好莱坞电影式的、资产阶级趣味的情节剧我也是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拍成的。也许有人过早地认为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小津本人的自画像,但不能否认,接到召集令后先舒舒服服睡个午觉的主人公的形象,和从大阪启航赴中国战场时满不在乎地在明信片上只写一笔“去打一次仗即回”的小津形象,是一脉相通的。
  大概小津在考虑战争与自己的关系时,首先规定了自己是拍摄好莱坞电影式作品的,一般说来与爱国主义思想毫无干系的电影匠人(或称艺术家也无甚差别),确认自己也是以士兵对待战争般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因而没有丝毫必要改变自己。然后,他自问自答:那么在这种彻底的自我肯定的前提下配合战争,作品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这样,写出了这个电影剧本。就是说,小津在这部作品中费尽心机地试图配合战争。然而,审查当局却不认为这种程度的配合战争算作配合战争,倒是把它看做是一味追怀战前享乐风俗的作品。(佐藤书,255页以下)
  
  我不知道,佐藤的这个解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小津的实际。这里我也不想去讨论,佐藤所说的这种平民式的非政治态度是否合理。我想说的是,佐藤这种想法在日本应当是有代表性的,它至少反映了日本战后一部分自认有理性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想法,——这个想法的根本就是认为国民(包括艺术家)无需对国家的政治、社会负责,为国尽一己之能工作乃至捐躯,是国民应尽的职责;进而言之,无论对华战争是否正义,国民无需对此历史负责,相反,在战争中为国付出生命者,永远值得后人敬仰与纪念。有了这样的想法,在日本屡有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在西方,对纳粹德国战争暴行的反思,几乎构成战后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基础,直到2001年,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德里达到中国演讲,萦绕心怀的还是有关宽恕的问题。相比之下,在亚洲,对于日本的战争暴行,却没有引起深刻的社会思想心理反思,更遑论构成战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基础,这不能不说是亚洲的一种悲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不会反思的东方,必然是一个重蹈覆辙的东方。我不想危言耸听,但我不能欺骗自己。

--------------------------------------------------------------------------------


赞
转发 6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Skyrover
    2009-04-19 12:10:04 Skyrover

    刚刚看了《秋刀鱼的味道》,关于战争回忆的那几个片段让人极不舒服,不过,这也是日本人真实想法的体现了。看了,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在心底里对那场战争进行过反思。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仅仅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战败。

    赞(76)
    >
    probe
    2015-07-21 23:45:28 probe

    唉在敌人的土地上一边喷毒气杀当地人一边赞叹当地风景,这真是一种民族性的变态!

    赞(57)
    >
    kulilin
    2008-11-13 16:23:39 kulilin

    《秋刀鱼之味》一段酒吧中随军歌起舞的片段,足可以看出小津的态度。

    赞(40)
    >
    probe
    2016-12-12 18:37:11 probe
    明天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我是南京人。
    明天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我是南京人。
    伊发eva

    警钟长鸣!日本给神风攻击队申遗是提到再过几年就没人记得它们了,他们怎么不说再过几年慰安妇也没剩几个在世了!日本一向是小节方面做得尽可能堵住你的嘴没脾气,大节方面却总是极为卑鄙无耻。

    赞(26)
    >
    今天早睡了没
    2020-11-21 21:18:38 今天早睡了没 (从小事做起)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野生的脑白质

    洗地洗的真没有水平

    赞(9) 来自 豆瓣App
    >
天桐
2008-06-28 08:57:25 天桐

这是日本的国民性吗?

赞(1)
>
华荣
2008-11-02 19:01:07 华荣 (已婚)

同感但是不同意!

赞
>
kulilin
2008-11-13 16:23:39 kulilin

《秋刀鱼之味》一段酒吧中随军歌起舞的片段,足可以看出小津的态度。

赞(40)
>
Skyrover
2009-04-19 12:10:04 Skyrover

刚刚看了《秋刀鱼的味道》,关于战争回忆的那几个片段让人极不舒服,不过,这也是日本人真实想法的体现了。看了,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在心底里对那场战争进行过反思。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仅仅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战败。

赞(76)
>
滚石
2010-10-29 10:10:36 滚石 (一塊滾動的石頭)

打印再看

赞
>
做梦的猫
2011-04-27 13:09:55 做梦的猫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著名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竟是侵华日军军官
2007-08-23 08:13:11 来源: 四川在线(成都) 网友评论 23 条 点击查看  小津在谈到自己的战争体验时自豪地说:“在战地我不想电影的事。一点儿也不想。我觉得自己是如此彻底地成为了一个士兵。”这听上去非常敬业。他以一种高度的职业精神来对待自己的从军。他似乎要以这样的方式回避对于战争的思考。



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1903—1963),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专注于反映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致力刻划微观细腻的情感世界。

一 对于日本文艺人从军参加侵华战争,以前就有所闻。他们大多是一些已功成名就的作家、画家。他们受军部邀请,一路享受优厚招待与安全护卫,在战场上转一圈,回国发表一些战地感想或速写,就算尽了“报国”的义务。

不过小津参战的情况有所不同。小津是被一张红纸征召令征召入伍。虽然当时他已参拍或执导的电影有三十六部之多,但他仍作为一个预备役军人入伍,直接就上了前线。他的入伍不像那些著名文艺人,不可能受到军部的特殊关照。

小津此人,说来也怪。与许多日本导演喜欢以战争为题材探索人性不同,他战后就是不拍与战争有关的影片。然而,查查他的生平,其从军经历,竟有七次之多。小津在中国战场历时一年零十个月。他所属的部队是日本陆军上海派遣军的瓦斯队本部野战第二中队。此部队属于近卫步兵第二联队(相当于旅),而瓦斯队的任务就是放毒气与消毒。

小津在一九二四年作为预备役士兵入伍后,受训中就包括了毒气作战的内容。可以说,他属于日本军队中专业兵种的特种兵。在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的日记中,小津这么写道:“是‘伊佩里特’吗?就是撒粉呀,就请这样放心地说。”“伊佩里特”者,因气味像芥子油,故称芥子气,为糜烂性毒剂族之一。

对于小津的战争经历尤其是曾是毒气部队一员的事实,其实他周围的某些人亦略有所知,比如做过他的摄影助手的碧川道夫就曾说过,“小津在长江上撒过毒气的哟”。但由于他对自己的战争经历讳莫如深,众人也多不深究。

二 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日的日记,记录了小津在南昌会战中最重要的战斗修水河一役中的情形。“从第三渡口渡河。对岸的碉堡里好像还有残敌,经常有子弹飞来。渡过河后在黑暗中挖战壕。眼前有铁丝网,对面的碉堡里好像仍有敌人。这样,天亮的话,必须一鼓作气突入碉堡。雨还没停。身披天幕栖息壕沟,脚开始痉挛。雨还没停。身披天幕栖身壕沟,脚开始痉挛。用手在沙地上挖壕沟,指甲发软,手指很疼。不知不觉中挖到碉堡的线上。进入敌人的交通壕,头顶天幕通体透湿等待天亮,没什么枪声了。没有枪声反而可怕。冷。”

战场上的小津感觉到的“冷”,只是身体的感觉。在他回国后的一些媒体采访中,人们发现他处在一种亢奋之中。他语颇兴奋地向记者描述在中国的战场经验。“最初体验敌人子弹是在滁县。(子弹)无情地飞来吓人一跳。不过渐渐地也就习惯于随时随地开始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喝酒,现在想来那多少有点精神的作用吧。最终就习以为常了。砍人也和时代剧(电影)一模一样。一砍下去,那人一动不动。然后啊的一声倒下。戏剧正巧就是这么考虑的呀。(精神上)可以有空想到这种事。”由于此话没有主语,他的这番话究竟是否可以解读为他亲手砍杀过中国军人,后来人也是莫衷一是,而且也无法想象会出自那个拍摄了那些如此美妙的电影的导演小津之口。

至少在战争中,如他自己所说,他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军人,而且是一个疯狂的皇军士兵。也许是因为自认变成皇军士兵变得很彻底。小津在谈到自己的战争体验时自豪地说:“在战地我不想电影的事。一点儿也不想。我觉得自己是如此彻底地成为了一个士兵。”这听上去非常敬业。他以一种高度的职业精神来对待自己的从军。他似乎要以这样的方式回避对于战争的思考。回国后,小津在说到战争时甚至说:“战争这个东西你不能用阴暗的心情去对待。说得复杂一点的话,是不能抱着否定的精神。必须肯定所有的东西。这样,作为人的坚强才能出来。”

通过全面肯定战争,全面接受战争中所出现的非常事物,他给只有经过战争才能看到的自己内心的暗部寻找安慰与精神的平衡点。残酷的战争肯定让他体验到了冷酷残忍的极至,也让他看到了、意识到了人的最黑暗的部分。如果还有人性的话,小津实际上不会无动于衷。但如何在战争这个地狱中保持心理平衡,走出地狱,他处心积虑地为自己制造了说服自己的理论。他想让人们相信,在战场上,人就只能按照军队、士兵的逻辑行军。在战争这个非常时期,自己就是军人,而不是导演。也许,他试图以精神上的自我休克疗法来停止思考,解救自己。

但人们无法不做出这样的推测,那就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个毒气部队的下级军官,他肯定也是做得很称职,很投入。如果他做得越好,那么可以想象的是,被他施放的毒气弹伤害的中国人就越多。令人震惊的是,性格沉静的他似乎也做到了这一点,既成功地麻痹了自己的精神,也圆满完成了作为毒气部队士兵的任务,在他的这些有关战争的言谈中,丝毫不见如他电影中为人熟知的抑制与平静,而且充满了杀气、轻蔑、傲慢与偏见。由此可见,战争对于人的改变或者重塑是如此巨大。作为一个侵略军下级军官,他并没有只是旁观,他已经身心两方面都全面投入了这场侵略战争。

三 战后,小津对于自己的战争经历缄口不语。对于他在战后的缄默,大致可分为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场战争其实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影响。而另一种说法是:“认为他连好友也不说起战争就是没有感受到战争的重压的想法是错的。体验过一瞬间的死令一切丧失的现实,那就只能沉默以对了。”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两种说法似乎都一致回避了小津忏悔的问题,只是在战争经历对他的电影有无影响上打转。不可能想象这场经过他个人滤镜过滤的无比残酷的战争不会对他产生影响。他的电影,也许就是以对于生活的深入刻画来摆脱战争梦魇的努力。他对于人性、对于日常的看似平静的探究,也许并不能说明他对于人的信心,也不能说明他对于自己的信心。这也许只能说明,心灵已经大荒芜的他,通过对于自身与他人的了解,尤其是经过战争炼狱之后,所产生的对把握人性的丰富性根本上的不自信。而我们将他的电影与他的战争结合起来看,也更能体会人性居然会有如此之大的振幅与回旋余地。

从中国复员回国后,小津曾经说过:“如果反问自己是否相信胶片的话,我的心情是不能相信。如果面对震撼的现实的话,就会心生不安。”这种不安中,是否也包括了作为一个加害者的内心忏悔而因此选择沉默?而他的沉默,如今一切都归于那个镌刻在镰仓的小津墓上的“无”字。

赞(5)
>
SelfishJean
2012-03-24 02:33:44 SelfishJean (No poetry after Auschwitz)

马克

赞(1)
>
loda
2012-07-29 22:22:03 loda

“只有在做绝对有自信的事时才有资格对人趾高气扬,因而本能地憎恶那些没有充分把握便对人摆出一副领导者面孔的人,并把自己采取那种态度看作是非常可耻的”
这话说的我太认同了。。

战争、政治,作为一个小兵你又能怎么样。国家有征召和命令,作为一个公民尽责上战场,打仗必然求胜,也必然有伤亡。残杀虐待只是个人内心隐藏的欲望,也许每场战争、每个阵营中都会有。真正的恶事,如大屠杀,毒气战,慰安妇的决定是那些指挥官做的。在没有人道意识的年代,屠城时有发生,决定权完全在军官手中。
在那残酷的战场中,作为一个小卒,这样苦中作乐的心态我很欣赏。从个人角度想,目睹身边的朋友被打得脑浆迸裂应该比那些日本不该侵华的正义的大道理更让人心痛吧。这就是战争的罪恶,可你一个小卒又不能改变什么,不如找找这段生活对自己的启发,让它尽快过去吧,身外之事而已。那些军国之事我不管,也管不了,只当是完成了任务,生活还要继续,小津还是要拍他的电影。

赞(5)
>
Ivngy
2012-08-30 13:41:50 Ivngy (你好,再见)

多数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不能逃跑又不想被杀,只能杀对方了。最早发明战争的人肯定是第一个想通这件事的然后自己不想去战斗了的。说实话,很难想象如果我自己被征到战场上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怎样的表现,是否还会有余裕考虑正义性,那么近地接近死亡的事后会有怎样的改变。

赞(3)
>
一半王尔德
2012-09-20 14:23:51 一半王尔德 (都挺好)

现在我觉得这个很好理解了。作为一个并不怎么关心政治的普通居民,小津也仍然会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打战,为天皇效忠之类的事,虽然说并不是非常热衷,但是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是错的,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是理所当然的事,还有什么反思的必要呢,做就是了。反过来,作为在中国长大的人,大部分人觉得爱中国是理所当然的,钓鱼岛当然是我们的,还需要反思吗,不需要,相信就是了。

赞(4)
>
Dark Archon
2013-12-20 23:42:34 Dark Archon (渴)

电影还好,片中说他爸是艇长,那首ms日本海军军歌,提了点战争的东西有点让人不爽,想到太平洋战争,日本被他美爹爆出翔,让人稍微好受点

赞(1)
>
probe
2015-07-21 23:45:28 probe

唉在敌人的土地上一边喷毒气杀当地人一边赞叹当地风景,这真是一种民族性的变态!

赞(57)
>
probe
2015-07-21 23:48:01 probe
内容不可见

日本灭绝人性的事难道还少?它只是没有纳粹那么有创造性,但与蒙古人比则不遑多让了,别说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多少次10万人以上的大屠杀,连太平洋战争里对待美军俘虏的残酷报复都是太骇人听闻了!

赞(7)
>
伊发eva
2016-12-12 17:41:10 伊发eva (所有的舞都跳)
唉在敌人的土地上一边喷毒气杀当地人一边赞叹当地风景,这真是一种民族性的变态!
唉在敌人的土地上一边喷毒气杀当地人一边赞叹当地风景,这真是一种民族性的变态!
probe

对啊!一想到这种人还拍了那么多岁月静好的片子心里就日了狗啊

赞(8)
>
伊发eva
2016-12-12 18:34:13 伊发eva (所有的舞都跳)

明天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我是南京人。

赞(3)
>
probe
2016-12-12 18:37:11 probe
明天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我是南京人。
明天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我是南京人。
伊发eva

警钟长鸣!日本给神风攻击队申遗是提到再过几年就没人记得它们了,他们怎么不说再过几年慰安妇也没剩几个在世了!日本一向是小节方面做得尽可能堵住你的嘴没脾气,大节方面却总是极为卑鄙无耻。

赞(26)
>
科迪勒打雷吃肉
2016-12-17 12:44:13 科迪勒打雷吃肉

一开始还觉得电影特别有生活气息特别好,但细想艺术怎么能跟政治无关;作品是好作品,不过参与过侵华战争还没反省的日本人,呵呵

赞(2) 来自 豆瓣App
>
Maldoror
2018-06-22 11:01:19 Maldoror (美理性表象真实宅机械飞升灵魂)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屋顶上の飞鸟

同问,9月到底是在哪,哪里的大杨镇或者大场镇

赞
>
Maldoror
2018-06-22 11:14:36 Maldoror (美理性表象真实宅机械飞升灵魂)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屋顶上の飞鸟

谢谢!

赞
>
黑蜗牛是条狗
2018-10-10 10:38:07 黑蜗牛是条狗 (black snail)
刚刚看了《秋刀鱼的味道》,关于战争回忆的那几个片段让人极不舒服,不过,这也是日本人真实想法
刚刚看了《秋刀鱼的味道》,关于战争回忆的那几个片段让人极不舒服,不过,这也是日本人真实想法的体现了。看了,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在心底里对那场战争进行过反思。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仅仅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战败。
... Skyrover

说的没错,日本人不会反思战争的对错,只会反思为什么输了

赞(5)
>
合并玩
2018-11-29 01:40:40 合并玩

这文章写得好拗口啊 看得我皱眉头

赞(2)
>
胡小音
2019-01-02 21:02:55 胡小音

桥本忍当年也在中国战线的山阳线与播但线担任车站勤务,小林正树1942年被征兵到满州服役,那个年代日本人都逃不掉战争。小津对战争的态度比较冷漠,并且没有去过慰安所,战后作为当事人不愿提及战争经历,虽然可惜但也是正常现象。

赞
>
英雄書
2019-01-23 22:43:13 英雄書 (。)

谁说作品的归作品人品的归人品,小津就是那种典型的在修罗场中还能安心品茶,不以恶为恶不以残忍为残忍的人,这事实上并不能用天真啊弱智啊来搪塞的,而要像今村昌平这样来戳穿这种虚伪的假面。

赞(5) 来自 豆瓣App
>
sisyphe
2019-05-12 01:48:18 sisyphe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野生的脑白质

不好意思,忍不住回复两句
1. 最好不要用“所有人”这样的字眼,要相信不管多么黑暗的时代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屈服,不能因为多数人的选择就否定人性中最高贵的那一部分。
2. 小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也没必要因为某个领域的某个大人物的选择而轻易对人性做出判断。这是两个不同的评价维度。
3. 平民不需要为战争负责,也不应该受到耻笑或诅咒,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在历史事件中的行为进行反省,这不矛盾,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季业

赞(4) 来自 豆瓣App
>
饕餮『孑孓』。
2019-09-27 01:02:53 饕餮『孑孓』。 (旧时风物,光阴箴言。)

我觉得 以我理解的 豆瓣 上的受众群体,不应该说出“日本人不是人类”、“杀光日本人”、“小日本是gou n 养的”这种肤浅的话语来吧,要这样来说才好吧 比如: 1. 最好不要用“所有人”这样的字眼,要相信不管多么黑暗的时代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屈服,不能因为多数人的选择就否定人性中最高贵的那一部分。
2. 小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也没必要因为某个领域的某个大人物的选择而轻易对人性做出判断。这是两个不同的评价维度。
3. 平民不需要为战争负责,也不应该受到耻笑或诅咒,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在历史事件中的行为进行反省,这不矛盾,因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季业

赞(1)
>
大象™
2020-09-21 23:55:30 大象™ (by myself)

哎,大家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惩罚带头作恶的人就好了……如果某天中国也发起战争,我们也没办法拒绝作恶,但是把枪口抬高一寸也是仁慈。

赞(1) 来自 豆瓣App
>
今天早睡了没
2020-11-21 21:18:38 今天早睡了没 (从小事做起)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野生的脑白质

洗地洗的真没有水平

赞(9) 来自 豆瓣App
>
鲸鱼马戏团
2020-12-04 19:48:26 鲸鱼马戏团 (恐惧吞噬灵魂)

https://www.sohu.com/a/227882047_100029714
这篇更加充分

赞(1)
>
鲸鱼马戏团
2020-12-04 19:48:40 鲸鱼马戏团 (恐惧吞噬灵魂)
https://www.sohu.com/a/227882047_100029714 这篇更加充分
https://www.sohu.com/a/227882047_100029714 这篇更加充分
鲸鱼马戏团

还去了慰安所

赞(4)
>
冰灵风
2020-12-29 23:00:08 冰灵风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在二战时期也有很多很多奋战在反法西斯战线上的日本战士,这些日本英烈为了让日本和日本人民能够摆脱军国主义的奴役与压迫,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如果小津安二郎这种人都能称之为对国家忠诚,那么这些对抗军国主义而牺牲的日本英烈又算什么呢?叛国者吗?对昭和这种人渣忠诚并不等于对日本忠诚吧。

赞(8) 来自 豆瓣App
>
momo
2021-02-20 02:26:52 momo

所以说,实力大多时比品德重要多了

赞
>
感染🦠黄大宪
2021-08-16 14:27:29 感染🦠黄大宪

Dd

赞 来自 豆瓣App
>
GREAT GOOD
2021-08-16 14:45:02 GREAT GOOD

上去

赞 来自 豆瓣App
>
崆峒山房产中介
2023-05-27 12:00:42 崆峒山房产中介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在二战时期也有很多很多奋战在反法西斯战线上的日本战士,这些日本英烈为了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在二战时期也有很多很多奋战在反法西斯战线上的日本战士,这些日本英烈为了让日本和日本人民能够摆脱军国主义的奴役与压迫,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如果小津安二郎这种人都能称之为对国家忠诚,那么这些对抗军国主义而牺牲的日本英烈又算什么呢?叛国者吗?对昭和这种人渣忠诚并不等于对日本忠诚吧。
... 冰灵风

说的是人话吗

赞 来自 豆瓣App
>
崆峒山房产中介
2023-05-29 16:49:11 崆峒山房产中介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冰灵风

回复错了 骚奥瑞🧎

赞 来自 豆瓣App
>
冰灵风
2023-05-29 17:16:18 冰灵风
回复错了 骚奥瑞🧎
回复错了 骚奥瑞🧎
崆峒山房产中介

晕

赞 来自 豆瓣App
>
深海长眠
2024-01-13 14:31:52 深海长眠

亚洲都是忠君效忠奴性由来已久了说的是小日子,基本对自己国家君主错误,都是服从,隐忍,沉默,遗忘,当然要出说当众皇帝新衣的那种,可能基本都被干掉,反而跪舔标榜效忠爱着爱奈德的容易活下来

赞(1)
>
WAHAHA
2024-05-17 12:46:35 WAHAHA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野生的脑白质

不要拿着这种中和的思想来开脱。在某些立场上你必须要坚定,抱着人文主义的态度谅解对方换来的就是下一刀捅在你身上。

赞(9)
>
forest
2024-10-29 20:54:35 forest
亚洲都是忠君效忠奴性由来已久了说的是小日子,基本对自己国家君主错误,都是服从,隐忍,沉默,
亚洲都是忠君效忠奴性由来已久了说的是小日子,基本对自己国家君主错误,都是服从,隐忍,沉默,遗忘,当然要出说当众皇帝新衣的那种,可能基本都被干掉,反而跪舔标榜效忠爱着爱奈德的容易活下来
... 深海长眠

所以说日本人比我们团结啊,我们一个多民族广阔土地的国家众口难调,我们对日本都有人原谅了,他们对华倒是一致的敌对态度。

赞(4) 来自 豆瓣App
>
深海长眠
2024-11-01 23:50:37 深海长眠
所以说日本人比我们团结啊,我们一个多民族广阔土地的国家众口难调,我们对日本都有人原谅了,他
所以说日本人比我们团结啊,我们一个多民族广阔土地的国家众口难调,我们对日本都有人原谅了,他们对华倒是一致的敌对态度。
... forest

别老黄历,现在人家那边连个伟大领袖都做不长,都换了几波,神棍天皇神犬不在了,见人民都哈着来了,此一时彼一时了

赞 来自 豆瓣App
>
forest
2024-11-02 11:53:20 forest
别老黄历,现在人家那边连个伟大领袖都做不长,都换了几波,神棍天皇神犬不在了,见人民都哈着来
别老黄历,现在人家那边连个伟大领袖都做不长,都换了几波,神棍天皇神犬不在了,见人民都哈着来了,此一时彼一时了
... 深海长眠

说的对,靖国神厕天天拜呢

赞(4) 来自 豆瓣App
>
forest
2024-11-02 11:54:19 forest
别老黄历,现在人家那边连个伟大领袖都做不长,都换了几波,神棍天皇神犬不在了,见人民都哈着来
别老黄历,现在人家那边连个伟大领袖都做不长,都换了几波,神棍天皇神犬不在了,见人民都哈着来了,此一时彼一时了
... 深海长眠

哦对了,在华间谍日籍是最多的,比美国都多

赞(1) 来自 豆瓣App
>
💚董缘溪
2024-11-17 18:34:47 💚董缘溪 (长大了反而变得胆小了,why?)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野生的脑白质

看你这段最后一句,偷换概念了。真能洗啊……

赞(7) 来自 豆瓣App
>
拥抱亦难拥有
2025-02-01 05:34:07 拥抱亦难拥有

看评分战犯骂你祖先的电影也有人吹。数典忘祖网吧草的。

赞(1) 来自 豆瓣App
>
LUOKU
2025-03-20 17:41:48 LUOKU

中国从来没在日国本土对等的屠戮虐杀报复过是最大的问题,要杀得它绝种断代,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赞 来自 豆瓣App
>
momo
2025-04-16 14:46:05 momo

确实参加过侵华战争,相关思想也很有问题,不过有些话还是太夸张离谱恶毒愚蠢,纯属造谣,比如说他很可能强奸过慰安妇,说这是日本的国民性,甚至说日本人不是人类

赞 来自 豆瓣App
>
Momo
2025-05-29 23:16:38 Momo (無法互相擁抱就沒有任何意義)

到底是谁在拥护这种人伦尽丧的导演

赞 来自 豆瓣App
>
momo 🐰🐰🐰
2025-06-01 09:15:28 momo 🐰🐰🐰

电影界确实是一个天才
但在二战中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绝不能被抹去

赞 来自 豆瓣App
>
二十九画生
2025-07-29 16:39:21 二十九画生
刚刚看了《秋刀鱼的味道》,关于战争回忆的那几个片段让人极不舒服,不过,这也是日本人真实想法
刚刚看了《秋刀鱼的味道》,关于战争回忆的那几个片段让人极不舒服,不过,这也是日本人真实想法的体现了。看了,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在心底里对那场战争进行过反思。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仅仅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战败。
... Skyrover

我觉得最可笑的事情就是寄希望于让一个侵略的国家和民族依靠良心去反思,这种反思只会建立在对他们的炮火洗礼中,打服他们自然就反思了,就这么简单,德国是被打服,小日子明显是不服的

赞(1)
>
HKE
2025-08-01 04:18:14 HKE

懒得说

+
赞 来自 豆瓣App
>
HKE
2025-08-01 04:18:33 HKE

继续

+
赞 来自 豆瓣App
>
HKE
2025-08-01 04:18:40 HKE

+
赞 来自 豆瓣App
>
老流氓的小跟班
2025-08-11 19:38:21 老流氓的小跟班
哎,大家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惩罚带头作恶的人就好了……如果某天中国也发起战争,我们也没办法拒
哎,大家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惩罚带头作恶的人就好了……如果某天中国也发起战争,我们也没办法拒绝作恶,但是把枪口抬高一寸也是仁慈。
... 大象™

为什么我们发起战争一定就是作恶呢?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就是罪恶?

赞
>

> 我来回应

> 去秋刀鱼之味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艺术形式若成为暴行的遮羞布,其美学价值必须接受...(Hugo)

原来导演是侵华日军(北方的北方)

伊藤,原来你后来真的拍电影了。(沉默的铁锹)

原来“瓢箪”是酒葫芦的意思(Confess)

为什么男主嫁女儿那天礼服的衣领是竖着的?(湘西凤凰寨寨主)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