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利亚去上校家的公共汽车上,她唱歌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在公车里面拍的,当时坐在julie andrews后面靠窗位置的老太太就是真实的 Maria Von Trappe,她当时去拍摄现场看看,让导演能不能给她一个电影里的角色,结果导演就把她加在那里了。
这个可是我现场听当地导游说的喔~~我想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这个吧~~
本人是这个电影的超级fans
我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
> 去音乐之声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还好这部电影出的早(山居秋暝)
从小就喜欢不起来(Effie°)
1965年我们有什么儿童节目(小小是个好同志)
电影日历(Sisyphus)
这部音乐巨片80年代在中美蜜月期放映过,为何反响平平(老三的爹)
感觉上校很像春十七男主(gold.)
最赞回应
《音乐之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玛莉亚·冯·崔普的真人真事:玛莉亚·冯·崔普生于
阿尔卑斯山一带,原本在本笃会的侬柏格修道院担任实习修女,1926年因健康问题,被院长送到盖尔·冯·崔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养,兼任爵士长女的看护。之后玛莉亚与爵士两人坠入情网,于1927年结为连理,生有两女一男。
1930年代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爵士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于是他和玛莉亚带领七个
孩子组成乐团进行职业演唱,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赢得首奖。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爵士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1939年他们移居美国后,致力将演唱事业开拓至世界各地。
43岁的电影导演文森·唐纳修(Vincent J . Donehue)将这个故事介绍给百老汇夫妻档:制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员玛莉·玛汀(Mary Martin)。两夫妻对这个故事十分有兴趣,便开始试图与玛莉亚本人联络,并取得她的支持。当时,笃信天主教的玛莉亚正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在新几内亚传教,对于哈岱森信里的提议完全没有兴趣。直到有一次玛莉亚返回美国时,在百老汇观赏玛莉·玛汀演出的《飞燕金枪》(Annie Get Your Gun)后对其演出大为赞赏,从此大力支持这个创作计划。于是,他们开始计划创作一部全新的音乐剧——The Sound of Music。
音乐剧上演后造成轰动,不但连续演出1443场,并获得6座东妮奖的殊荣,其中包含
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剧奖等重要奖项。由于表现亮眼,1960年时,引发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将该剧改编成电影的构想。
1965年,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轰动一时,捕获了百万影迷乐迷的心。玛丽亚和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的唱段直到现在仍是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如今,冯特拉普家庭再度复出,他们是电影中冯特拉普上校原型的曾孙们:索菲(Sofia),梅兰恩(Melanie),阿曼达(Amande)和贾斯汀(Justin)。他们继续保持冯特拉普家庭热爱音乐的传统,将家族的歌唱天赋继续发扬,与全世界的乐迷共同分享温暖的生活和美妙的音乐。
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除了表演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经典唱段,还演唱欧洲和美国的传统经典歌曲和民谣等。作为唯一具有独特家庭性的合唱团体,他们质朴的歌声、和谐的旋律被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观众们所赞赏。因此他们经常受邀与知名交响乐团合作,如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亚特兰大、底特律、辛辛那提、费城、巴尔的摩、多伦多等城市主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且作为辛辛那提、亚特兰大和印第安那不列斯交响乐团的客座表演艺术家。
他们曾在欧洲、加拿大、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菲律宾进行巡演,并在世界上最巨影响力的剧院悉尼歌剧院献唱。除世界范围的巡演外,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曾为多家广播公司进行录音,包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福克斯(Fox News)、早安美国(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均是美国和海外排名前20名的电视和新闻媒体。他们的印刷广告遍布全球,如《纽约时报》、《生活LIFE》、《好管家》、美联社、路透社等数十家世界各地报纸杂志。目前,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已经录制了六张专辑和DVD,他们最新的专辑将以无伴奏人声形式演绎《音乐之声》经典歌曲《雪绒花》、《奇异恩典》和《星空下》等,使冯特拉普家族老一辈的歌曲经久不衰。
Von Trapp 是奥匈帝国的海军军官,一战期间是奥国海军王牌潜艇艇长,多次击沉协约国船只,后来被任命为奥匈帝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他发妻是鱼雷的发明者Whitehead的孙女(英国人),一战后生病去世。一战后奥匈帝国崩溃,奥地利变成了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Von Trapp也就闲赋在家。然后就跟音乐剧里演的一样他遇到了Maria,孩子们也接受了后妈。后来为了躲避纳粹迫害逃到美国,以歌舞表演为生并受到热烈欢迎。解决了生计之后他们开始为反法西斯筹款义演,七个孩子里的两个男孩成年之后参加了美国陆军并在意大利和德军作战。基本就是这样。
电影肯定不会照搬事实来的,不然怎么叫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呢,哈哈。而且那些细节也无伤大雅不是么?电影里他们最后翻过的那座山其实还是奥德边境上的呢,他们翻过去其实就入了德国境内了(应该是去瑞士的),我们也不能说他们就是自投罗网吧,毕竟是电影。
再加一句,坐在maria von trappe旁边的是她的亲孙女,不过电影里没看到那个女孩
貌似是潜力贴 先排好队
貌似是潜力贴 先排好队
真的有这个人?这个故事是真是的么?
天啊,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啊~~你居然不知道啊~~
膜拜lz
哦耶,好有爱的客串啊。
哇,真得再看一次!
我不是说不让你告诉别人吗。。恩?
ls不有爱
~~~
再去瞧瞧~~
...都过了好多年了,没印象
吓???
哇咧,这么小的细节都打听到,LZ好厉害!!!
回去看看去!!!
每年几乎都要看一遍的片子。
一直计划着去萨尔斯堡旅游。
今天早上又拿来看了一遍。。。。。。LZ很 镜头回放一下
再加一句,坐在maria von trappe旁边的是她的亲孙女,不过电影里没看到那个女孩
那她和船长有自己的孩子不??
ls.你问真实的人物?有啊,还有好几个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1NTIxNjQ=.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1NTMyNjQ=.html
这里有两人。。。
其实电影相对历史是做了很大改动的,比如说Trapp家最大的孩子其实是一个男孩,电影中却成了女孩。这几个孩子的名字全都给换掉了,原来的二女儿也是叫Maria的。而且Maria修女这次来Trapp家是给二女儿当家庭教师,不是给全家当家庭教师的……
Maria修女和Trapp先生结婚后,他们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而且这三个孩子现在都还活着,但都没有原来的那七个孩子有名(遗憾的是那七个孩子中现在只有大女儿和二女儿还活着了)。
电影肯定不会照搬事实来的,不然怎么叫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呢,哈哈。而且那些细节也无伤大雅不是么?电影里他们最后翻过的那座山其实还是奥德边境上的呢,他们翻过去其实就入了德国境内了(应该是去瑞士的),我们也不能说他们就是自投罗网吧,毕竟是电影。
才知道是改编的。。。不过真的很好看!非常好看!
看过40周年的都知道,我还知某二人拍吻戏NG几十次嘞…
瓦~~ 超级好看~
《音乐之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玛莉亚·冯·崔普的真人真事:玛莉亚·冯·崔普生于
阿尔卑斯山一带,原本在本笃会的侬柏格修道院担任实习修女,1926年因健康问题,被院长送到盖尔·冯·崔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养,兼任爵士长女的看护。之后玛莉亚与爵士两人坠入情网,于1927年结为连理,生有两女一男。
1930年代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爵士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于是他和玛莉亚带领七个
孩子组成乐团进行职业演唱,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赢得首奖。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爵士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1939年他们移居美国后,致力将演唱事业开拓至世界各地。
43岁的电影导演文森·唐纳修(Vincent J . Donehue)将这个故事介绍给百老汇夫妻档:制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员玛莉·玛汀(Mary Martin)。两夫妻对这个故事十分有兴趣,便开始试图与玛莉亚本人联络,并取得她的支持。当时,笃信天主教的玛莉亚正与自己的三个孩子在新几内亚传教,对于哈岱森信里的提议完全没有兴趣。直到有一次玛莉亚返回美国时,在百老汇观赏玛莉·玛汀演出的《飞燕金枪》(Annie Get Your Gun)后对其演出大为赞赏,从此大力支持这个创作计划。于是,他们开始计划创作一部全新的音乐剧——The Sound of Music。
音乐剧上演后造成轰动,不但连续演出1443场,并获得6座东妮奖的殊荣,其中包含
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剧奖等重要奖项。由于表现亮眼,1960年时,引发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将该剧改编成电影的构想。
1965年,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轰动一时,捕获了百万影迷乐迷的心。玛丽亚和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的唱段直到现在仍是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如今,冯特拉普家庭再度复出,他们是电影中冯特拉普上校原型的曾孙们:索菲(Sofia),梅兰恩(Melanie),阿曼达(Amande)和贾斯汀(Justin)。他们继续保持冯特拉普家庭热爱音乐的传统,将家族的歌唱天赋继续发扬,与全世界的乐迷共同分享温暖的生活和美妙的音乐。
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除了表演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经典唱段,还演唱欧洲和美国的传统经典歌曲和民谣等。作为唯一具有独特家庭性的合唱团体,他们质朴的歌声、和谐的旋律被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观众们所赞赏。因此他们经常受邀与知名交响乐团合作,如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亚特兰大、底特律、辛辛那提、费城、巴尔的摩、多伦多等城市主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并且作为辛辛那提、亚特兰大和印第安那不列斯交响乐团的客座表演艺术家。
他们曾在欧洲、加拿大、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菲律宾进行巡演,并在世界上最巨影响力的剧院悉尼歌剧院献唱。除世界范围的巡演外,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曾为多家广播公司进行录音,包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福克斯(Fox News)、早安美国(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均是美国和海外排名前20名的电视和新闻媒体。他们的印刷广告遍布全球,如《纽约时报》、《生活LIFE》、《好管家》、美联社、路透社等数十家世界各地报纸杂志。目前,冯特拉普家庭合唱团已经录制了六张专辑和DVD,他们最新的专辑将以无伴奏人声形式演绎《音乐之声》经典歌曲《雪绒花》、《奇异恩典》和《星空下》等,使冯特拉普家族老一辈的歌曲经久不衰。
而且Von Trapp家族的第三代子孙 今年要来中国巡演了~~具体的消息可以关注下http://site.douban.com/143215/ 超级期待吼吼
马克!
貌似是去capital家的时候……
20: 49的时候
翻了一遍电影,失去舰长家里的车,不是去修道院的车
真的哦,我写错了,现在改了,谢谢柏拉不图
不泄~~~感谢提供花边新闻~~
wow~~~
除了楼主说的外,Julie Andrews离开修道院后的一个镜头里,她身后走过的三个群众演员正是真实的Maria Von Trappe和她的女儿及孙女……
截图见:http://photo.weibo.com//wbphotos/large/photo_id/3513105458172057?refer=weibofeed
DVD和BD里评论字幕都讲过,看过的都知道。
天哪!!
感谢科普
Von Trapp 是奥匈帝国的海军军官,一战期间是奥国海军王牌潜艇艇长,多次击沉协约国船只,后来被任命为奥匈帝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他发妻是鱼雷的发明者Whitehead的孙女(英国人),一战后生病去世。一战后奥匈帝国崩溃,奥地利变成了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Von Trapp也就闲赋在家。然后就跟音乐剧里演的一样他遇到了Maria,孩子们也接受了后妈。后来为了躲避纳粹迫害逃到美国,以歌舞表演为生并受到热烈欢迎。解决了生计之后他们开始为反法西斯筹款义演,七个孩子里的两个男孩成年之后参加了美国陆军并在意大利和德军作战。基本就是这样。
当时有截图,整个车窗除了女主就一老太,挺突兀的
是真的啊
+1
哈哈,赶紧去拉了一下片,在20分50秒左右!发型和发色和安德鲁斯一样呵!
@夏天 🥹
1900年曾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