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部的英文名字The Sting,和主演以及剧里主角的特点来看,感觉有点关联,有人发觉么?
1. The Sting 原本是美国1973年经典骗术电影的名字,国内翻译是[骗中骗],保罗·纽曼 主演,高明骗术互斗极为经典。十年后也出了第二部。——将计就计 至尊卅六計之偷天換日 (1993) 的英文名字居然就是 The Sting 2,时间上也是在此片之的一年后出的。当然,这部还有另外一个使用的英文名字 Perfect Exchange ,imdb上也有写说叫 The Sting II: Perfect Exchange 的发行英文名字。此中不知有何奥妙。
2. 主演都是刘德华。当然我觉得这个不能算一个依据,因为那几年他拍的电影太多太多了。。。很多都是同一个公司,同一个投资老板同一个制作班底来的,所以感觉同是他主演也不能很说明什么。。但是我们从主角人物本身来看,又有点意思了。这部的主角叫谭西敏,这里又要说到另一部相关的作品了。由大名鼎鼎的第三任007罗杰.摩尔主演的1962年英国家喻户晓的侠探长篇剧集The Saint(侠探西蒙),而这部翻做中文名正是侠圣/圣徒。里面主角的名字叫Simon Templar,翻做港译中文名便是"谭(Tam) 西敏(Simon)" 。所以可见当时的本意的确是把主角打造成香港版的"侠圣"。本身又是英剧来的,当时的香港观众对这个人物也算是耳熟能详,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但电影里刘德华的这个谭西敏跟罗杰摩尔那个不太一样。。虽然都是私家侦探,但是都是各种乱来,影片在表现力和逻辑性上都差很多。不过在娱乐性上更胜一筹,插科打诨各种元素都揉进去了。从这部的无厘搞笑,天马行空内容来看,本以为是王晶导演的。其实导演叫黄文云,摄影出生,好像是很多同时代经典港片的摄影,但是豆瓣介绍很少。
——再看 将计就计 至尊卅六計之偷天換日 (1993) 里刘德华的角色是叫 钱文迪,是一个千术骗术高手,实际上在影片里也是感觉跟侠圣的背景差很远。。。 而且这部的导演和编剧的的确确是王晶,哈哈哈。看了一下两部的编剧也完全不一样。。
是不是除了英文发行名字有点关联,主演都是刘德华以外,其他都没任何联系。。。?感觉可能是当时的香港电影在起英文名字时都是随性所想?(其实从那个年代很多香港电影奇怪让人喷笑的英文名字想是这样);也不会说是当时考虑到海外市场 将计就计 借用侠圣The Sting的势头起名The Sting 2,因为总体侠圣比后面那部精彩程度差太多,完全没必要用这个噱头, 发行公司也都不是同一家。好吧,这种事情也就王晶鬼才做得出!
另外 Val Kilmer 在1997年还演了一部电影版The Saint,也翻做侠圣。这部多多少少是跟罗杰摩尔那部的角色有点相似的,不过给整成了俄国版侠圣。。只能说美国人太会玩
另外 Val Kilmer 在1997年还演了一部电影版The Saint,也翻做侠圣。这部多多少少是跟罗杰摩尔那部的角色有点相似的,不过给整成了俄国版侠圣。。只能说美国人太会玩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