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林肯 短评

热门 最新

8 刘康康 看过 2012-05-01 01:02:36

在人物塑造上堪称教科书一般的电影,看完之后就彻底喜欢上林肯了,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真可怕啊,深深怀疑现实中的林肯有没有这么迷人。林肯骑着毛驴进城那段,导演显然把他比喻成美国的耶稣基督了,倒是跟影片结尾下雨(洗礼)形成了对照。这是一个给美国带来新生的人。

9 桃桃林林 看过 2012-12-11 19:46:18

开头扔树枝决定命运的设置很有趣,有一种扔鞋定江山的感觉。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且机制幽默,塑造的是一个年轻的偶像

10 荒也 看过 2017-02-17 20:17:15

1为打破作者中心主义带来的纯文本分析闭塞性,七十年代《电影手册》编辑团队,每人从不同的评论角度,为这一部电影合写了一部影评。2三十四岁的天才约翰福特同年还拍摄了《关山飞渡》。可以说正值创作的顶峰时期。3正因为有本片中亨利方达法庭上伸张正义的身姿,才诞生了后来的《十二怒汉》吧。

3 石墙 看过 2015-06-27 23:56:32

最后一个证人作伪证这个倒是有确凿证据的,但是由他作伪证便推断出他就是凶手这显然证据不足啊。这电影好在有几个不错的角色,方达的沉稳表演在那个电影表现手段有限的年代肯定是相当难得的,最有嚼头的是那个不肯指认哪个儿子拿着刀的母亲。福特老师的电影我就没有喜欢的,这部还算不错。

3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08-07 14:47:57

无论是造型、台词或配乐,都充满了早期开拓时期的生机勃勃,故事异常流畅,整体节奏把握得当;开启福特模式!

4 Bigmob 看过 2006-02-22 03:59:57

从故事发生的年代与民众的行为模式来看,这未尝不是一部西部片,只不过马上的牛仔变成了法庭上的林肯。另外,在欢庆节日时的几出闹剧体现了John Ford一贯的幽默。

1 微笑迦朵 看过 2011-07-17 21:34:37

方达戴上大鼻子,外形还真不好认。林肯与兄弟俩一家子的对话很福特、很感伤。他在小镇“运动会”的表现也非常逗,我已经想看林肯传记了。

2 幽灵不会哭 看过 2020-03-12 11:25:52

年轻的方达,年轻的福特,一起诠释了年轻的林肯,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荣光,在柔和的摄影中铺开了林肯少年时期短暂一瞬,福特并没有刻板地呈现,而是加入了许多喜剧元素,林肯对于母亲的怀念,初恋情人的去世,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法制公平的坚守,但也是个吃货,也喜欢在游戏中耍耍滑头,电影对于当时美国南方社会也有些展现,但并不是影片主题,林肯这个新时代的代表与旧南方贵族的对比也是福特着力之处,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后半段50分钟的法庭戏,用了许多戏剧性手法,直至最后几分钟的大反转,现在看似乎有些设计感过重的好莱坞弊病,但当时敢于用如此篇幅拍枯燥的庭审也算很有勇气了,福特对于法律一直是尊重与理解并存,在之后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旧时代自由主义的消亡虽然伤感,但法律制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发展的必然

0 Dear Cosmos 看过 2022-04-20 10:47:13

看此片主要是为了《电影手册》编辑部《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一文,实在是手册派进行意识形态批评的典范。全片是一个意识形态神圣计划自不待言,重点是福特在影片楔子的墓地场景中就将一切都铺设好了:女性-自然-法律,二元对立,似乎不是选择的选择(天注定)。全片都是处在“将来完成时”的叙述中的,因为所有观众都知道故事的结局,林肯早已变成了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而福特所做的就是依靠场面调度和剧作上的呼应来重演神话。但是在这些稍显“暴力”的意识形态浇铸时刻,导演身份和意识形态机器都已昭然若揭。这篇文章弥合了电影宏大理论与文本细读的接线,让我明白:风格之外,尚有意识形态。

0 minyee13 看过 2009-07-27 02:07:29

虽然看到大概一半的时候觉得有些闷 不过看完后再次震了

1 unundercooled 看过 2012-07-21 09:10:18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Mzc0Njcy.html

1 Bressong 看过 2013-09-23 18:20:07

终于读了电影手册编辑部那篇如雷贯耳的《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何止是一种对文本的强力读解啊,简直就是暴力读解嘛

0 四月特吕弗 看过 2023-03-24 17:01:32 黑龙江

【三星半】「未在场的母亲」的期盼(片首)冥冥中牵引着林肯进入历史的选择,而「在场的母亲」则在现实中更进一步助推了林肯走向历史舞台中心。结局以惯常的转移焦点洗清冤屈缺少说服力,原来仍限制在无论是道义还是法律上都必须无懈可击的清白,才又轻飘飘地绕过了法律与道德难以调解的冲突,达成某种苍白的圆融。较之庭审戏,我反而更偏爱林肯与自然的相处关系,湖水树枝的存在,为这图征式的历史人物剥祛了神秘。

0 漩涡之外 看过 2024-04-23 18:01:00 河南

狂欢场面印象最好,福特导群戏和大场面还是很牛,调度佳,欢乐热闹幽默的氛围感拉满。多处摄影画面也美。方达塑造林肯的形象正直坚定沉稳,但少了一点锐气。庭审戏的90%都在为最后一击铺垫,过程中辩方情感输出大于拿合法证据与控方进行较量,所以并不算精彩。

0 上林苑 看过 2011-10-24 10:48:24

我竟然通过声音认出那是方达,青年林肯竟然是一个好整以暇的淡定帝

0 1nL 看过 2023-04-20 10:49:54 上海

线性故事里,安在上一个镜头还活着,下一个镜头直接变成了一个墓碑,一行字,进而成为一个观念,驱使林肯选择法律—还有谁能像福特这样玩弄时间?严重被低估的一部,绝不只是手册意识形态分析里为共和党选举而拍的政治宣传,看完能明白为什么能进入洪常秀的影史十佳,能明白为什么斯皮尔伯格在《造梦之家》里让林奇来演约翰福特。文本和影像上对于真实与虚假的控制力哪怕放在今天也超乎寻常,枪响反应镜头之后迎来的竟然是一把血淋淋短刀的特写!这时的象征已然是后面辩护戏影像上的提前排练—没有真相,只有诠释方式。

0 Mannialanck 看过 2010-12-16 13:57:38

7。主要的两场戏,集会那场比法庭那场更好,另有好些写意的镜头,方达演的林肯很不错啊。

2 柯里昂 看过 2017-09-21 11:06:17

三星半。福特这部传记片聚焦林肯青年时期,因此也自然顺利规避了政治话题。整体来讲可看度还行,其实就是讲了一个常见的法庭题材故事,谋杀、辩护、正义伸张种种,只是片中的绝对主角换成了美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林肯总统。7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派评论家曾首次以意识形态批评法分析本片,有空拜读。

0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12-10-29 23:32:57

#政治电影课观看#

0 HOBO北京 看过 2014-03-16 17:42:02

我覺得福特本片把林肯描繪為神探夏洛克了。我相信真實的林肯也是這麽睿智的,只是由於他是偉人,再給他加上神探的標籤我覺得有點畫蛇添足。喜愛讀書,理性,喜歡不時來一個段子,據說尤其喜歡暈段子,當然本片的段子都不暈。林肯這些為人所知的特徵呈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