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为什么是黑白电影?

此号不用! 2017-05-01 16:21:16

1957年没有彩色电影吗?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霜之心语
    2017-08-07 02:21:08 霜之心语
    我都看过。但是,战争片应该血色一点吧。
    我都看过。但是,战争片应该血色一点吧。
    此号不用!

    Spartacus (1960)
    Budget
    $12,000,000 (estimated)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Budget
    $3,000,000 (estimated)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
    Budget
    $3,000,000 (estimated)
    Paths of Glory (1957)
    Budget
    $935,000 (estimated)
    12 Angry Men (1957)
    Budget
    $350,000 (estimated)


    imdb查了一下几部同时代影片的成本,作为一部有好莱坞主流演员出演的战争片,90万预算确实不算高。
    《桂河大桥》是彩色(请原谅我老去的记忆...),预算也高出三倍多,《斯巴达克斯》预算更是高达1200万,当然了钱不仅是多花在胶片上。
    但《乱世佳人》这样时长和彩色的片,光制作费就差点让米高梅破产,米高梅进行一场豪赌,还好,米高梅赌赢了...
    彩色的片到50年代才开始流行,但是很多电影人依旧仇视彩色片,觉得技术还有很多瑕疵,直到70年代黑白片才基本在世界电影里消失。
    诺兰的处女作《追随》(1998)拍成黑白电影,原因之一就是没钱打灯...
    所以钱的因素还是很重要的,更何况库神拍片还很喜欢任性...


    另一个原因,Paths of Glory 战争场面并不为主,主题更多的是反战和体现人性,这类题材也适合拍成黑白片。

    赞(22)
    >
    霜之心语
    2017-08-06 20:24:10 霜之心语
    库布里克也需要考虑成本??
    库布里克也需要考虑成本??
    此号不用!

    1957年库布里克29岁刚刚小有名气,还未到60-70年代的辉煌时期。而且1957年主流电影都是黑白片,比如《十二怒汉》《控方证人》《桂河大桥》等

    赞(13)
    >
    豆友2020.4.4
    2017-08-05 19:08:04 豆友2020.4.4 (真不是反贼)

    库布里克是真适合黑白电影,他本身是摄影师,到洛丽塔还拍得黑白电影

    赞(7) 来自 豆瓣App
    >
    霜之心语
    2017-08-06 03:18:03 霜之心语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此号不用!

    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1957已经有彩色电影了,但成本较黑白高。参考同时代的《罗马假日》(1953)原定拍彩色后来变成拍黑白就是因为成本原因。

    赞(4)
    >
    Freddie Lee
    2020-02-18 19:26:26 Freddie Lee

    黑白电影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才基本被主流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所淘汰,之前只要是预算有限或者文戏为主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选择拍成黑白胶片,而彩色胶片一般被认为更适合呈现奇观场面(也就是大片才拍彩色,好卖钱)。老一辈导演和摄影师更习惯于拍摄黑白胶片,对于如何驾驭黑白胶片的光影效果用于塑造人物和叙事更有经验。六十年代后期,传统且昂贵的Technicolor逐渐被价钱更便宜的新型彩色胶片所取代,黄金时代的老导演和摄影师逐渐息影,黑白片才渐渐退出主流电影生产的舞台。

    赞(3) 来自 豆瓣App
    >
豆友2020.4.4
2017-08-05 19:08:04 豆友2020.4.4 (真不是反贼)

库布里克是真适合黑白电影,他本身是摄影师,到洛丽塔还拍得黑白电影

赞(7) 来自 豆瓣App
>
此号不用!
2017-08-06 00:21:29 此号不用!
库布里克是真适合黑白电影,他本身是摄影师,到洛丽塔还拍得黑白电影
库布里克是真适合黑白电影,他本身是摄影师,到洛丽塔还拍得黑白电影
豆友2020.4.4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赞 来自 豆瓣App
>
霜之心语
2017-08-06 03:18:03 霜之心语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此号不用!

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1957已经有彩色电影了,但成本较黑白高。参考同时代的《罗马假日》(1953)原定拍彩色后来变成拍黑白就是因为成本原因。

赞(4)
>
豆友2020.4.4
2017-08-06 10:01:06 豆友2020.4.4 (真不是反贼)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1957年应该有彩色电影吧?我的意思是普及。
此号不用!

当然有,他是故意拍得黑白电影,原因我更偏向喜好。

赞(1) 来自 豆瓣App
>
此号不用!
2017-08-06 15:56:44 此号不用!
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1957已经有彩色电影了,但成本较黑白高。参考同时代的《罗马假日》(19
可能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1957已经有彩色电影了,但成本较黑白高。参考同时代的《罗马假日》(1953)原定拍彩色后来变成拍黑白就是因为成本原因。
... 霜之心语

库布里克也需要考虑成本??

赞 来自 豆瓣App
>
霜之心语
2017-08-06 20:24:10 霜之心语
库布里克也需要考虑成本??
库布里克也需要考虑成本??
此号不用!

1957年库布里克29岁刚刚小有名气,还未到60-70年代的辉煌时期。而且1957年主流电影都是黑白片,比如《十二怒汉》《控方证人》《桂河大桥》等

赞(13)
>
此号不用!
2017-08-06 22:55:01 此号不用!
1957年库布里克29岁刚刚小有名气,还未到60-70年代的辉煌时期。而且1957年主流电影都是黑白片,
1957年库布里克29岁刚刚小有名气,还未到60-70年代的辉煌时期。而且1957年主流电影都是黑白片,比如《十二怒汉》《控方证人》《桂河大桥》等
... 霜之心语

我都看过。但是,战争片应该血色一点吧。

赞 来自 豆瓣App
>
此号不用!
2017-08-06 23:39:46 此号不用!
1957年库布里克29岁刚刚小有名气,还未到60-70年代的辉煌时期。而且1957年主流电影都是黑白片,
1957年库布里克29岁刚刚小有名气,还未到60-70年代的辉煌时期。而且1957年主流电影都是黑白片,比如《十二怒汉》《控方证人》《桂河大桥》等
... 霜之心语

桂河大桥是彩色啊

赞(1) 来自 豆瓣App
>
霜之心语
2017-08-07 00:54:29 霜之心语
该回应已被删除
该回应已被删除
豆友2020.4.4

是的,个人很喜欢库神这种风格^-^...但和他合作的演员就惨了...

赞
>
霜之心语
2017-08-07 02:21:08 霜之心语
我都看过。但是,战争片应该血色一点吧。
我都看过。但是,战争片应该血色一点吧。
此号不用!

Spartacus (1960)
Budget
$12,000,000 (estimated)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Budget
$3,000,000 (estimated)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1957)
Budget
$3,000,000 (estimated)
Paths of Glory (1957)
Budget
$935,000 (estimated)
12 Angry Men (1957)
Budget
$350,000 (estimated)


imdb查了一下几部同时代影片的成本,作为一部有好莱坞主流演员出演的战争片,90万预算确实不算高。
《桂河大桥》是彩色(请原谅我老去的记忆...),预算也高出三倍多,《斯巴达克斯》预算更是高达1200万,当然了钱不仅是多花在胶片上。
但《乱世佳人》这样时长和彩色的片,光制作费就差点让米高梅破产,米高梅进行一场豪赌,还好,米高梅赌赢了...
彩色的片到50年代才开始流行,但是很多电影人依旧仇视彩色片,觉得技术还有很多瑕疵,直到70年代黑白片才基本在世界电影里消失。
诺兰的处女作《追随》(1998)拍成黑白电影,原因之一就是没钱打灯...
所以钱的因素还是很重要的,更何况库神拍片还很喜欢任性...


另一个原因,Paths of Glory 战争场面并不为主,主题更多的是反战和体现人性,这类题材也适合拍成黑白片。

赞(22)
>
Freddie Lee
2020-02-18 19:26:26 Freddie Lee

黑白电影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才基本被主流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所淘汰,之前只要是预算有限或者文戏为主的电影基本上都是选择拍成黑白胶片,而彩色胶片一般被认为更适合呈现奇观场面(也就是大片才拍彩色,好卖钱)。老一辈导演和摄影师更习惯于拍摄黑白胶片,对于如何驾驭黑白胶片的光影效果用于塑造人物和叙事更有经验。六十年代后期,传统且昂贵的Technicolor逐渐被价钱更便宜的新型彩色胶片所取代,黄金时代的老导演和摄影师逐渐息影,黑白片才渐渐退出主流电影生产的舞台。

赞(3) 来自 豆瓣App
>
Stewiebility
2020-08-20 00:56:08 Stewiebility

为什么不是黑白电影

赞 来自 豆瓣App
>
夢
2020-11-28 18:39:59 夢

現在 2020年,手機也可以拍攝8K視頻 杜比hdr視頻,但是仍不是主流。十年後能不能普及8k都是問題。

赞 来自 豆瓣App
>
小P
2022-09-21 23:06:58 小P

所以楼主这个问题的其实是想说,彩色电影更高级吧,黑白能表现的细节更多,抛却那些斑斓的颜色,黑白会让人更专注于故事。当然不喜欢黑白的人也很难专注吧……

赞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光荣之路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这是我见过三观最正的战争片(纸月亮🌙)

宏观一定比微观看待世界的方式高级吗?(Brynn)

影片快到结尾时达克斯对乔治说:“因为你不知道问...(阴小五)

对本片一些不同的看法(世界的参差)

这部片和士兵之歌到底哪个好啊...(?!!!!)

实际上我觉得这部片子没有烈火焚城好看(似是故人来)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