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皮埃罗 短评

热门

975 亚比煞 看过 2011-07-26 10:56:13

无数个世纪过去了,就像许多风暴。我们都到了中年,不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我们杀人,我们唱歌,每次呼唤对方都用不同的名字,我们玩着小时候的角色扮演,我们是在休假的死人,我们讲故事维生。你在日记里写:诗是失败者的游戏。

401 米粒 看过 2014-03-18 11:47:44

又是没法形容的一部电影,结尾简直了。戈达尔是怎样一个导演啊,把我想得到、想不到、做不出、做不到的事情都实现了,还不仅是电影层面上的,是文学艺术政治哲学爱情生活全方面的。不得不服。这部片配乐实在极佳啊...

647 九尾黑猫 看过 2016-12-01 22:09:48

不看看狂人皮埃洛怎么知道末路的焰火是怎么美,怎么知道戈达尔曾多爱卡里娜。是他写给她的长长情书,蔓延了整个夏日。你看贝尔蒙多一脸迷茫,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自由自在的奔跑。她是南方的风,不肯熄灭的彗星,笔墨未干的信纸。

391 晚不安 看过 2017-09-02 22:39:34

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场疾病。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次梦境。这是一首现代诗,一首狂想曲,是某种最接近爱情和永恒的东西,以及随之而来的绝望、希望、苦涩、激情和暴力。我不知道戈达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挑战电影的一切常规来呈现这段感情。我只知道,我度过了余生都不会再有的两个小时。

214 有心打扰 看过 2016-06-08 05:35:11

自身的浅薄学识在戈达尔的电影面前自惭形愧,那些诗意的独白是哲思、智慧还是其他?我已不甚明了。三言两语无法概括对这片的评价,哪怕只是一个镜头里的色彩也足以看出导演的用心,更不用说还有一些别具深意的段落。开向海里的汽车,实在太潇洒浪漫。看到最后才发现这原来是戈达尔的黑色电影。

217 mecca 看过 2008-02-29 05:02:33

色彩大赞。虽然形式仍然逃脱不了导演钟爱的亡命戏水鸳鸯~~主题也总是重复着诗意的酸溜溜思考。人生...... 孤独...... 革命...... 和艺术...... 但这一部几乎一点都不闷,男人恨兔子,女人恨芭比,音乐恨可爱,节奏恨跳药。总之,恨强大 。。/// Tu vas perdre 96 secondes de ta vie.

160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16-02-25 22:58:51

用拆解与破坏去构筑全新的结构,浓烈鲜艳的色彩是疯狂的写照,不计后果的行为是无因的宣泄,电影里的人物和电影后的戈达尔一样无法无天。

107 琴酒 看过 2010-12-04 00:50:11

这片子让我想起福克纳,野棕榈里的那个女人,不知道为什么女人和男人总是在不同场合象征着生活和语言的对立。粗暴和鲜艳,玩笑和狂躁,他的花招太多让人应接不暇。作为电影白痴,我喜欢那些被压缩成最小片段的抒情,那些自由疯狂虚无,那些无意义的符号的运用。喜欢他们忽然凝视镜头的时候。

33 火娃 看过 2019-07-19 01:37:46

8/10。戈达尔嘲讽地运用象征平等和博爱的法国国旗颜色,皮埃罗参加岳父家的无聊派对,他每走过一对情侣画面色调就随之变为红、蓝,笼罩着中产阶级的无聊,驾车逃跑一段皮埃罗和玛丽安娜的脸分别打着蓝、红的灯光,后面两人分别靠着射杀夺来的蓝色和红色的汽车兜圈打转,也对两人性格进行了对比(爱的小丑和生活的疯子),玛丽莲娜坐在船上那长镜头后面飘着的法国国旗加强了无政府主义的暗示。音画错位和镜头感称得上挥洒自如,两人逃上岛向美国游客表演越战,玛丽莲娜把脸涂黄、戴越南斗笠,皮埃罗扮演趾高气昂的美国水手,把燃烧的木材丢进大海表现击落飞机,画外音炸弹轰鸣,创造了非同凡响的效果;荒野中火烧车祸现场、两人手拉手趟过河流、加油站与工人对打,长镜头大全景、跟摇戏仿喜剧和动作片,皮埃罗坐船跟着玛丽莲娜的不对称构图表现妒杀之心。

39 Fleurs.哼哼 看过 2018-09-17 23:52:41

巧合就是,今儿没网,就从C.E.F盘找存货,随随便便看了两部都是戈达尔。 鄙人浅薄,是看过不少电影,可向来对特吕弗,戈达尔,侯麦,新浪潮等没有太多共鸣和悸动。 可这部不一样,看完以后有冲动,而且是性爱的冲动,而且是那种法式又绸缪又猛烈的性爱的冲动。 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271 冰红深蓝 看过 2015-06-16 16:15:20

【上海电影节】目前看过的五部戈达尔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部!诗意,浪漫,美妙,摄人心魄。1.宽银幕,绚丽色彩,蓝白红,滤镜,斑斓路灯;2.烟花与霓虹,语词渐破碎的日记;3.声音拼贴与跳接,越战游戏配真实背景音;4.对流行文化与高雅艺术的碎片式重组;5.绝美风光与迷幻台词,梦,电影就是情感,远方,永恒。(9.5/10)

34 刘小黛 看过 2010-04-26 21:18:31

生活与书如此不同,脑子和行为如此迥异。

251 小斑 看过 2015-12-16 06:35:42

戈达尔挑战“集齐七种艺术就能召唤神龙”,随便黑了一把爱国主义。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失散之后再会,女主Marianne就一身国旗色,而男主Pierrot就没有白色(王室色)。最后还是国家背叛了爱国青年,后者只能把脸刷脸了捆着红炸弹去死。

349 文森特九六 看过 2016-04-09 23:55:40

阅片量每增加500部就应该重看一次

17 喻鸣 看过 2016-10-31 03:56:06

看完黑白标准银幕的《筋疲力尽》紧接看彩色宽银幕的皮埃罗,形式感倍增。开场时红黄蓝白调色,夜奔闪烁的车灯,人物在环境中的心理畸变呼之欲出。故事虽然跳跃得缺乏现实逻辑,台词倒是富有哲学思辨,他谈艺术文学语言,却不谈生活,人物间也不追求有效有意义的沟通,真实吐露都在狂人日记里了。戈影展

153 帕拉 看过 2014-05-10 18:46:08

戈达尔让我的语言捉襟见肘,他肆意的张狂的设置,调皮有意思的情节让人大呼过瘾。诗与画,感与想,总是乱入,充斥了电影。疯狂的气质,活蹦乱跳的表演,使这部一跃成为最喜欢的公路片。他电影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他不是为了完成故事,而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表明他的观点,比如他对越战的看法。

10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8-04-16 21:46:46

从[狂人皮埃罗]里能够看到狗达创作的某种转向,从早期对类型片的解构逐步上升到对整个电影媒介的反思。这一对法外鸳鸯从一种类型片逃至另一种类型片,并讨论起何谓真实与虚构的核心问题。一再被拽入乒乒乓乓电影世界的男主最终落得悲剧下场,艺术被与死亡联系了起来,这似乎与狗达自己的婚姻失败有关。

7 seabisuit 看过 2015-03-22 11:43:07

彩色宽银幕2k修复版看醉了,好多经典的场景。电影是什么?真的无需懂与不懂,可以只记住一句台词,一段配乐,甚至一帧画面,戈达尔不断的拆解戏耍卖弄,有意思和被打动的地方太多了。保罗·贝尔蒙多的肢体表演太神,老疙瘩前妻安娜·卡里娜的造型和那范儿也太美了。百老汇法国新浪潮展。 iPhone

12 Alain 看过 2018-11-30 13:29:08

把一贯的节奏任性诡异的配乐、破碎而跳脱的剪辑、极富哲学文学意味的交叉念白发挥到极致,“与你交流是不可能的,你没有观点,只有感情。”“我们永远不能相互理解!”唯有死亡消弭了理解的沟壑,将他们纳入与大海和太阳同样的永恒之中。

16 成知默 看过 2015-06-15 11:09:50

#SIFF#大爱,尤其被可怕的《周末》摧残后,更爱它的诗意与荒诞。永恒的海和太阳,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梦的终结。

> 去 狂人皮埃罗 的页面

狂人皮埃罗 Pierrot le fou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 让-保罗·贝尔蒙多 / 安娜·卡里娜 / 贾泽拉·加瓦尼 / 克丽斯塔·妮尔 / 让-皮埃尔·利奥德 / 塞缪尔·富勒

类型: 剧情, 爱情, 犯罪

地区: 法国, 意大利

片长: 110分钟

上映: 1965-08-29(威尼斯电影节), 1965-11-05(法国)

预告片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