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俱乐部的影评 (3103)

小趴菜十三点 2021-02-16 19:57:36

消费主义和纳粹——反思《搏击俱乐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好电影有的时候会有一个很奇特的外壳,《搏击俱乐部》就是典型。 其实,我最初对这部电影的兴趣不大,除了“经典”以外,对它的第二印象就是“粗暴”“不就是一堆男人打来打去嘛”。直到我有一天无所事事了点开它的链接,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简单粗暴”的电影,硬生生地...  (展开)
亲爱的1969 2006-03-28 22:08:52

他们的谁处

那是1999年的大卫芬奇,他明媚的调子暗地忧伤了那一群颠狂的人。我想记忆里的JACK,记忆里的TYLER,记忆里的MARLA。  每个人都会死但活着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这是那个任性而不妄为的MARLA,她抽烈性的烟,参加抗癌组织,她在一个看上去凌乱的房间里和陌生人抱头痛哭,可是她等...  (展开)
SisAo 2009-07-10 15:41:56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建大楼?

我曾经很小市民的规划过自己未来的生活…或许是受家里的影响,从小我就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美术和钢琴都是半途而废,乖乖地完成学习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我就有足够的理由投入到电脑游戏里,如果这算得上唯一的兴趣。 按照这样的轨迹,可以轻易地预计我的...  (展开)
Hushnore 2012-08-13 09:13:48

【转·抄·论·评】救赎的暴力——Žižek谈Fight Club

《搏击俱乐部》是好莱坞电影非凡的成就。电影里患失眠症的主人公根据医生的建议,为了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痛苦,开始参加睾丸癌患者的互助小组。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这种爱人如己的训练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主体性定为上的(即必须具有一种窥视癖式的同情心),所以他就加入了另一种...  (展开)
紫漠 2009-05-03 23:32:10

向死而生

只有抛弃一切,才能获得自由。 《搏击俱乐部》更像是一部意蕴深刻的哲理电影,只不过这部电影选择用暴力的方式阐明了某些生活中我们一直视而不见,刻意忽略的真相。 故事的开场,杰克是一个失眠症患者,在他坐飞机前往世界各地处理汽车回收业务时,他最大的愿望是飞机能够爆...  (展开)
小黄豆 2015-05-13 22:51:29

如果你的内心是踏踏实实,而不是游手好闲,就别看这电影了

看了一堆影评,全是五星,然后发觉都说的有理,但都跑偏了。 看了一堆1星的影评,发觉都说的有理,但都跑偏了。 这些评论让我不禁yy真的是闲到发疯同时对社会有一股掠夺情绪的人才会这么爱这部电影。 或者,这电影很好,但不符合我当下的心情和本性的追求。 首先,啥叫好电影...  (展开)
字颠三号倒四 2012-08-23 04:22:06

“自我成长要靠手淫”这句翻译是错的,意思其实是自我完善就是打飞机,没用的,自我毁灭才是真干

“自我成长要靠手淫”这句翻译是错的,貌似网上的所谓官方译本还有dvd都这么翻,英文台词原文是self-improvement is masturbation,now self-destruction...(皮特没说完),实际应该是“自我成长只是手淫,不破不立”(而且上文的连接词是now,也不是一些版本中的and,最后翻...  (展开)
第四纪 2007-12-08 12:55:56

我们这一代

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无地自容。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恐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我们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 ——泰勒 我们必须思考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虽然《搏击俱乐部》描述的并不是中国青年的生活状态,...  (展开)
小舞回来吧 2017-11-07 13:10:21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自我

一个人戴假面具的时间越长,这假面具越能与原本的真实面孔合为一体,难分难解。到后来,他都会难以分辨究竟什么是他的真面孔,什么是他原本被迫,或主动戴上的假面具。而这假面具往往是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压力所迫而戴上的。在这假面具下,他强迫自己忘记了、否定了很多自己本来...  (展开)
bymbrofeng 2010-07-04 17:41:19

你认识 Tyler Durden 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Fight Club 开场是一句独白: "People are always asking me if I know Tyler Durden" // 人们总是问我是否认识 Tyler Durden. 这部电影是我入大学那年出来的. 我在大学的时候看了. 当时就觉得耳目一新, 或者可以说, 这个电影对于那个20岁左右的青年是震撼的. 其后, 有一次我...  (展开)
比多 2012-11-29 10:06:01

和叔本华单挑

关于叔本华的身世,有无数个版本。据说他生于商业望族,父亲给他留下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但是这个富二代眼中的人生却并不美好(盖因其时没有微博不能炫富),他说:“人生如钟摆,摆于无聊和痛苦之间。”叔本华17岁时父亲跳河自杀,爱...  (展开)
秋槿色海棠 2017-05-21 10:01:26

影评

《搏击俱乐部》的导演大卫?芬奇是好莱坞风格突出的电影导演之一,最初以麦当娜的御用MTV导演而出名,80年代至90年代,他都在为麦当娜拍摄MTV。芬奇借助拍摄MTV的手法,运用数字技术,把电影拍得可以说是更好或者是更糟了。观众也许觉得他的表达方式不那么“电影化”而更“MTV化...  (展开)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06-22 18:30:38

抛弃一切,才有自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虚无主义与光影魅力的绝佳契合,才会衍射《搏击俱乐部》如此经典的佳作,大卫·芬奇虚实交纵的手法,寓以自我的搏斗构思,对于何为存在做出的见解即便在今时来看亦然是颠覆性的,那风格奇诡异的黑色幽默间,一探深浅是迷失的自我。 高智商电影,很多有关人性和心理的东西。前面...  (展开)
酒仙桥14号 2019-04-04 11:59:12

又嗨又深刻,这部豆瓣9.0的神作搁现在就是一部禁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不能提它; 2、还是不能向任何人提起它; 3、只要有人喊停,或是四肢受伤,快累死了,就得停; 4、一次只能两个人打; 5、一次一场; 6、必须脱掉衬衫和鞋子; 7、没有时限; 8、也是最后一条,如果你是初次参加,就一定得打。 懂的人,已经懂了。 不懂的朋友,没关系,我来...  (展开)
熊仔面 2006-10-22 16:47:11

You are Fighting,I am Dying

“我们相遇的时候碰巧是我人生中最诡异的一断时间…” 伴随着《where is my mind》的缓缓响起, 窗前的大楼一座座的相继倒塌… 搏击会便在这样一个浪漫而又带有着迷惘的高潮中结束。 一直感觉爱德华.诺顿善长于演一个处事淡然,神情笃定的中年忧伤男子。《红龙》中的F...  (展开)
芥末小馒头 2007-06-22 06:16:36

人生最诡异的时候。

老片了,今儿才看到。 知道豆瓣的这个片子的评论已经爆棚,仍然想扯两句自己的想法。 泰勒说 “我们是被历史抛弃的一代,没有目标也没有位置,没有伟大的战争,也没有经济大萧条。我们的伟大战争就是与自身灵魂的抗争”。 那就是现代人性格缺失和自我分裂的原因。 人们的注意...  (展开)
泡芙味的草莓 2018-03-21 17:33:37

搏击俱乐部

芬奇第四部长片。前半段的叙事特点有些近似于稍微高级一点的大群,同样神神叨叨的不是很喜欢。事件进展过程中为结尾的迷题解密作铺垫牺牲了太多东西,到了最后的高潮倒反而是略显乏力了。剪辑凌厉,芬奇风格浓烈,全片最大优点。在氛围上做得不如后期冷色调浓重的Gone Girl 很...  (展开)
Fake ID 2010-12-06 07:00:18

你问过自己了吗?

上一次看《搏击俱乐部》是十年前,我绝对没看懂,只是对人体脂肪制造的肥皂历历在目。然而十年后,却是带着自身的经历和感触,再次顺着情节的情绪,被带到一个高点。脑海里面浮现出的,依旧是那句经典,我们没有经历二战,经济大萧条,然而我们经历的是精神之战,我们的敌人是...  (展开)
九尾黑猫 2007-12-07 02:58:25

《搏击俱乐部》——爱如死之坚强

  一、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英国作家史蒂文森(Stevenson)在其作品《化身博士》中,利用药剂从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杰克医生的身上分离出一个无恶不作的海德先生。虽说这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但是在一人身上分裂出不同人格的情况在现实中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不是精神病的一...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5 156 后页> (共3103条)

订阅搏击俱乐部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