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时期亚文化,流行于1967-1968的北京。指男女通过搭话交朋友的一种俚语。
• 拍婆子的人:主要是15-18岁的男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一般是干部子女、北京军队大院子弟、中央各机关干部子弟,普通出身的也有,但和前者壁垒分明互不来往,会被视为低人一等或者称为”痞子“。
• 装备:一般穿军装、蹬皮靴作为出身地位象征。此外基本装备还有自行车,最上乘的是永久一三型,价格180rmb,约等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3个月的收入,大于农民全年现金收入。服装和自行车质量代表”份儿“(黑话,指青年人帮派中的地位和权势)
• 被拍的:身材为“条儿”,脸蛋漂亮为“盘儿亮”,性感就是“浪”,“要盘儿有盘儿,要条儿有条儿”,一般是干部子女。
• 主要分类:公共汽车式、骑车式、冰场式(别刃)、排队买票式。
• 女孩儿会以“有主儿了”来拒绝被拍,如果还要去拍,约等于要去抢别人女朋友,行话叫“呛行“,可能会引起”喳架“。拍婆子具有权威性,平民子弟拍出身干部家庭的“婆子”会引发冲突,能带漂亮的”婆子“出门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换句话说”婆子“类似一种身份象征的挂件。
• 因为当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流行,男女主角之间的纯洁关系对年轻人影响至深,所以其实交往内容还比较纯情,有了肉体关系反而被人瞧不起。
• 后拍婆子时代(70年代)但更类似现代的搭讪,不再代表一种情绪、权势、时尚或者团伙行为了。
来源:https://www.google.com/amp/s/kknews.cc/zh-hk/culture/3o9bjka.amp
作者杜欣欣。原載網絡雜誌華夏文摘,《萬象》2006年10月第8卷第7期總第86期。
感觉还真有可能是翻译后本土化哈哈哈 但tap a girl好像意思更赤裸直白点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