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的影评 (758)

卡里加里博士 2017-02-28 02:28:38

人若是内心自由,走到哪里都是非洲

这不是一部战争片,却拍得和战争片一样荡气回肠。它是一个女人对命运与自由的战争。 我们去非洲 影片的女主角凯伦是一个离经叛道的贵族富家女,还未结婚就与不爱她的情人上床,但那是19世纪初,贵族只娶处女,她说:这里已经容不下我了,但我在非洲,有一片土地。 为了不当老...  (展开)
姗姗 2007-07-20 07:45:10

震撼心灵的旋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夕阳在无边的草原上投下了燃烧的最后一丝火焰,天色渐渐暗淡下去,就连那浓郁的树影,也仿佛要被荒原的阴霾吞没。那茂密的丛林,曲折的幽径,甚至隐隐的狮吼,在梦境中竟是如此清晰。远方的黎明已经来临,就在路的尽头,他熟悉的身影遥遥伫立在灿烂的景色中心,对着她默默无语...  (展开)
appling 2010-08-09 13:43:58

伪独立的文艺范儿电影

看了一多半看不下去了,文艺范儿的电影看来已经不是我的菜了。我总是挑剔着逻辑: 为什么这女人在家乡的时候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一到非洲就如有神助变得坚毅独立,有什么原因道理? 那个男人说“一张纸并不能让我更爱你”,我觉得丫就是一装B文艺男青年,他不是不爱你就是爱你...  (展开)
sayno 2006-06-29 22:54:22

非洲风光片

1.凯伦和她的丈夫布洛并不相爱,仅仅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他们之间只是互有好感而已。所以谈不上背叛。 2.前半部是非洲风光片,后半部是爱情片,而且是很俗气的爱情片,一个女人爱上一个不羁的男人,很滥的故事情节。只因为在非洲美丽的风景,加上一个好导演,两个好演员就莫名...  (展开)
不开灯 2011-07-16 17:25:25

留不住的爱与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烈日下和风依旧,却再与我无关。你说的对,我们只是过客。撒落手中这一把黄土,我也该离开了。相伴一生的爱,只属于幸运的人,这里不属于我。我终究是事与愿违,终究是支离破碎。这些爱、这些恨,该向谁问?” ---凯伦-柏力森《远离非洲》 二十八岁那年,...  (展开)
无聊才读书 2006-08-11 11:42:29

Out Of Africa

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好碟可看时,重看一遍《走出非洲》是比较明智的。所以,当Sherina把片子给我时,毫不犹豫的决定再看一遍,虽然我已经看过两遍了,在CCTV六套。 我总觉得,《走出非洲》和《廊桥遗梦》,《情人》,还有《马语者》,有很多共同的东西:黄昏、中年、怀念...  (展开)
Bambus 2009-12-14 11:24:12

离开了非洲,就离开了有他的地方。不再回去,就当作忘了他吧。

——爱情那么伤,可全世界的人都愿意飞蛾扑火。 ——我以为这是个悲剧,结果它确实是个悲剧。 两个半小时中,一共四次响起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这也是很多年前这部片子留给我的唯一印象。 后来,一个炎热的夏日上午,我在三位资深的单簧管教授面前演绎了这首曲目...  (展开)
may 2008-08-17 17:48:32

未曾走出的非洲大地

几年前看过的老电影。记忆中存留着电影中流露的气质。不记得太多情节。于是再找来看。看过后昨夜一夜无法安睡。太沉浸是我的优点却也是最明显的缺陷。这个习惯压抑的自己,对于那么多内心的感情大约在睡梦中释放是安全的方式。 有人说这是适合秋天看的电影。刚刚立秋过后。满...  (展开)
在他乡独居一角 2008-02-19 09:55:04

走不出的非洲

导演西德尼•波拉克从1961年至今担任导演和制片的电影无数,涉及题材多种多样。他的电影一般都很精致,却常常流于平庸,《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和《往日情怀》(The Way We Were)两部文艺片是他最为突出的作品,但即使他只有一部《走出非洲》也足够让人们记住他。 1...  (展开)
V 2007-01-01 08:33:21

To an Athlete Dying Young

To an Athlete Dying Young 献給一位英年早逝的运动员 -----by A. E. Housman (1859-1936) The time you won your town the race We chaired you through the market-place; Man and boy stood cheering by, And home we brought you shoulder-high. 当年你为小镇赢...  (展开)
生命是种神秘 2023-10-09 01:12:06

没有爱情的合伙婚姻味同嚼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特别喜欢主题曲I'm Karen,让我莫名的感动,一听到这个曲子感受好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的难过。我看这部影片不是从英国殖民和非洲土著之间的历史这么宏大的叙事角度,而是男人和女人的宿命。 男人爱打猎、探险(两位男主都是)说明男人的本性是外向性冒险,男人"打猎“风险大...  (展开)
V 2007-01-10 23:20:00

英文字幕完全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00:00:45,800 --> 00:00:49,800 <i>He even took</i> <i>the Gramophone on safari.</i> 2 00:00:52,000 --> 00:00:54,200 <i>Three rifles...</i> 3 00:00:54,200 --> 00:00:58,200 <i>supplies for a month and Mozart.</i> 4 00:01:00,600 --> 00:01:03,600 <i>He bega...  (展开)
文恒谦 2022-07-23 20:33:25

大地灵光——《走出非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原来有一种别离是让人不会有悲伤的感觉,丹尼斯从直线回归到平面,从荒野中自由漫步的过客穿越到一片丛林,实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归属感。 🦓|原创:小孙字典没输字 这个叫丹尼斯的男人出现让凯伦着迷那块曾经令她感到不适与伤心的土地——非洲,他们闲暇时一起在非洲...  (展开)
Destiny 2021-05-25 08:43:46

梦里不知身是客——评《走出非洲》

看完想大哭一场,为绝美的非洲草原和总也无法圆满的人生。 女主(梅姨那灵动的青春岁月啊)和先后两位男主(前一位长相粗陋,后一位神似布拉德•皮特)之间的过往撑起了一个绵长的叙事,三人里并无所谓的恶人,可为什么爱情来过的地方仍是凄凉? 大概是因为,女主的所想和男主...  (展开)
Sophie 2011-07-21 23:38:29

一种美

她问:“我为何在此?” 丹尼斯回答说:“因我要你看这所有的一切,我知道你懂的欣赏。” 在丹尼斯的飞机上,你快哭了,我想你大概是看到了一种美。你伸手握住丹尼斯的手。你快哭了。 刚收获了所有咖啡豆,农场着火让你面临破产。你说:“我们的咖啡豆刚用完,但我可以给你泡...  (展开)
格林 2007-01-20 13:14:25

许多人的NEVERLAND

关于NEVERLAND的想象,和詹姆斯·巴里不同,不是小飞侠彼得潘和所住的地方。总觉得应该是像非洲、西藏那样的地方,向往它,欣赏它,但是又要远离,NEVER LAND。就像今天又重看的《走出非洲》。 影片根据美国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笔名伊萨克·丹尼森 Isak Dinese...  (展开)
刘晚农 2020-12-13 23:18:10

大地上的爱情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我的大学时光。那个时候我也是在海南,一个小地方,地形几乎是平的,因此我称它为文昌平原。那时,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在附近的村庄和田野里面乱逛,并没有一个目标,只是想出去透透气。我知道在某个我并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些我期待的东西会出现。其实,我只是想...  (展开)
林愈静 2017-01-27 11:22:19

久闻其名,名不虚传

终于看了《走出非洲》,闻名已久,果然名不虚传。非常好看。 对我而言,这是部非常好看的电影,非洲大草原雄浑壮阔,人物描绘丰满传神。但看一遍就很满足,没有热情再看。电影有两条主线:英国(白人)殖民心态和女性心理,两条线的表现都堪称完美。 凯伦在当地(肯雅,奥巴马的...  (展开)
Demi 2010-03-23 23:53:00

片段赋予生命的意义

  你跟她走在一起,看她的表情神态,看她一闪即逝的快乐,迷茫,尴尬,戏谑,自嘲。   看她睫毛翻动,笑生双靥,活灵活现,然后也陡然见到她面容中的岁月,这痕迹亲切可感,动人心魄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美丽。而是一张真挚的面孔。   你想像她曾经历的喜怒哀乐,也有壮观...  (展开)
海漫小姐 2009-03-18 12:11:09

"我们不是占有者,我们只是过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走进非洲,她拥有社会意义上的一切,财产,丈夫,名贵家具,庄园,仆人,青春。 走出非洲,她的庄园被大火吞噬,家具变卖,丈夫离去,爱人死了,仆人散了,青春不在,但是她却拥有了个人意义上的富足。 非洲的经历让她失去了一切,也拥有了一切。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7 38 后页> (共758条)

订阅走出非洲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