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是一部极具深度而富含道理的动漫电影,它似是制作给小孩看的动画,但却更应要是给大人看的“人生哲学”。当你我真正融入宫崎骏的动画王国,才会恍然醒悟——宫崎骏的影片没有一部是真正拍给孩童的,其蕴含的或直白或隐晦的深刻道理往往是人们都不曾懂得的。 至今为止,我观看《千与千寻》的次数已经不下于五遍了,仿佛在经历人生每一个新的阶段之时,我就会又想起这部影片,再一次细细品读,再一次体会到新的、曾经难以明白的、更深层的事物和道理。 如果你问我,《千与千寻》的主题是什么?是人欲?是保护环境?还是成长?我想说,这或许皆是这部影片的主旨,而影片想揭露的,又不仅仅是这些。 批判人性丑恶的贪欲是《千与千寻》一大主题。故事一开始,千寻的父母就因不顾千寻的阻挠擅自吃了神怪世界要供奉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在他们大快朵颐之时,人性的贪欲充斥着他们的大脑,千寻的父母渐渐地失去了人类的意识......“不要长太胖,否则会让人宰了吃的。”人有口腹之欲,有爱与被爱的渴望,所欲之事无穷无尽——人有欲望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当欲望冲破界限,当贪欲盈出箩筐,过满的欲望将会让你“被宰了吃”,将会毁人于一旦。在《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形象一直都是观众们所爱辩论的对象。当被称之未“不干净的东西”、默默隐匿在角落、寂寞孤独的无脸男得知金子可以俘获众人欢心之时,它便用数不尽的金子来让自己成为了“最高贵的客人”,它吃得越来越多,到最后甚至吃下了人。膨胀的身躯承载着满身欲望,终是害了自己。 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是《千与千寻》的一大主题。千寻在汤屋打杂时接待了被误以为是“腐烂神”的河神。在千寻用不止一块浴皂来为腐臭的河神清洗之时,她发现了河神身上的“刺”,在众人齐心拔出后,才发现那竟然是一辆破败废弃的自行车,随着涌出的是数不尽的河川垃圾——人类排放的废水和被随意丢弃的杂物垃圾。影片中的赈早见琥珀主也就是白龙,原来也是一条河流的守护神,因人类污染环境而造成河流被掩盖之后,河流的消失让白龙失去了自我。这两处因人类破坏环境而造成的后果警示着人类的所作所为,宫崎骏通过《千与千寻》向人类发出急切的呐喊——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不仅是《千与千寻》,宫崎骏创作了大量的动画来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另一部我同样很喜爱的电影——《幽灵公主》。影片不拘泥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是从人与自然之间无从化解的天然矛盾出发,通过人类自身的生存角度去探寻人与自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和谐共存这一终极命题,实在也是一部很值得去观赏去品读的影片。 成长与救赎也是《千与千寻》的一大主题。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误入神怪世界,她的坚强自信善良让她在这个充满人性的险恶的地方终获得成功得到了圆满。因其无贪欲而拯救了被贪欲蒙蔽了的无脸男,让他重获新生。失去了名字的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回忆起了数年前曾在河里为千寻拾鞋的往事,终想起了真名。影片中“巨婴”的形象同样让我印象深刻,“巨婴”代表了被控制在父母掌控下的那些被溺爱的人,千寻的到来打破了其原有的顽固不变的生活,他终于走出了汤婆婆的庇护,并且是欣喜的期待的。《千与千寻》里的人物在互相救赎中成长,带给了我们温暖与希望。 影片中也不乏善良真诚的人物形象,他们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美。数次与千寻并肩作战、帮助其寻找父母、寻找真理的白龙,给予关爱的小玲、寡言却常在背后默默帮助千寻的锅炉爷爷等等都让观众明白即使在困难重重充满肮脏的世界里,还是会有那么一群人在正义之处帮助你、与你站在同一战线。 宫崎骏用《千与千寻》这部影片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恶,也展示了人性的善,他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太多深层含义,告诉了我们本应当要成为的模样。
谈《千与千寻》主题
> 去千与千寻的论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