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电影
搜索:
  • 影讯&购票
  • 选电影
  • 选剧集
  • 排行榜
  • 影评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我不太认为这里有超过两位数的人看懂了这个片子。

谭 2021-10-26 23:31:08

这种殿堂级的作品除了影视角度进行解读外,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思想性。鉴于我们和导演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要看懂是需要非常高的门槛的。

没有了解俄国史,不知道沙俄、苏联前世今生,不懂俄罗斯的民族性,是吃不透这部电影的。

关于蜡烛:

如果俄罗斯无法成为“欧洲”的一部分,那么它应该为它“不一样”而感到更加骄傲。在这个民族神话中,“俄罗斯灵魂”被赋予了一种比西方的物质成就更高的道德价值。它肩负着基督徒拯救世界的使命。

——《娜塔莎之舞》

关于疯子:

你可以搜索一下恰达耶夫和他的《哲学书简》。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Raven
    2022-08-12 11:43:35 Raven (May the movie be with you)

    理解自然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学识经历认知多方面,但感受是可以共通的,就像“音乐的相通”的,你不能执着于“没有人能理解俄罗斯”,因为我们不可能“废除边界”,难道“人类就永远无法互相理解”吗,对于艺术,感受永远大于理解,艺术的通感就在于眼前的画面我可能看不懂,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落下泪来,

    +
    赞(28)
    >
    谭
    2022-06-25 01:30:56 谭

    比如片尾这一幕,应该是非常非常明显了。四周的建筑你可以明显看出是罗马(意大利)式的,而中间的小房子却是俄罗斯式的,并且是俄罗斯的农村(农村的俄罗斯才是真正的俄罗斯)。
    而安德烈无力地躺在中间,证明他被欧洲困住了,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是毛子心。

    ————————————
    不知道这些符号有哪些做视频的自媒体解读过?

    +
    赞(15)
    >
    Raven
    2022-08-15 08:05:28 Raven (May the movie be with you)
    艺术通达人类最底层的共情,比起物理、数学之类的,可以算是门槛最友好的门类。但如果随便谁都来
    艺术通达人类最底层的共情,比起物理、数学之类的,可以算是门槛最友好的门类。但如果随便谁都来解读一下,是非常容易误解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的,也会给他人的学习带来误导。如果一个根本不识汉字的老外对你说“我非常喜欢《红楼梦》”,那你会相信他是真的喜欢吗?
    ... 谭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说是他给外国访团看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给出的介绍是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肯定不会懂越剧,但他们能看不懂这场爱情悲剧吗,你觉得他们不会被感动吗,爱情悲剧哪都有,但不需要他们理解这里面的社会和环境背景,所以不认识汉字的人我觉得他可以喜欢红楼梦,现在来讲语言能是多大的障碍呢,何况有影像啊,你太轻视理解了,对理解的认知太细小和狭隘,你所说的理解变成了一种门槛,大多数东西是一定要有门槛,但门槛没有那么重要,

    赞(8) 来自 豆瓣App
    >
    清水寺的小神龛
    2022-07-16 22:27:30 清水寺的小神龛

    同意,没有研读相关历史,哲学,宗教和艺术,不敢轻易评价本片(包括本人)。看得到大多数人是在附庸风雅

    赞(7) 来自 豆瓣App
    >
    密涅瓦的猫头鹰
    2021-12-08 23:55:28 密涅瓦的猫头鹰 (诗性光影,返璞归真。)

    牛逼

    赞(3)
    >
密涅瓦的猫头鹰
2021-12-08 23:55:28 密涅瓦的猫头鹰 (诗性光影,返璞归真。)

牛逼

赞(3)
>
炒鸡塞牙人
2021-12-13 21:09:11 炒鸡塞牙人

是的,完全吃不透

赞(3) 来自 豆瓣App
>
口朝风
2022-01-12 18:25:02 口朝风

没看懂内涵,但被画面声音打动了。

赞(3) 来自 豆瓣App
>
没有脚的鸟
2022-01-31 12:24:25 没有脚的鸟

确实是

赞 来自 豆瓣App
>
Sick Rose
2022-05-14 17:19:25 Sick Rose

【人类如何相互理解?深度解析《乡愁》塔可夫斯基的救世醒言-哔哩哔哩】 https://b23.tv/JPiPNpI

赞 来自 豆瓣App
>
谭
2022-06-25 01:28:19 谭

比如这一幕,这是什么?疯子下面的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
这个疯子,就是隐喻东正教的圣愚,不了解东正教的敢说能看懂?这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在列宾的画作中……在俄罗斯的黄金时代的大佬们心中,那必须占有一席啊!

+
赞(3)
>
谭
2022-06-25 01:30:56 谭

比如片尾这一幕,应该是非常非常明显了。四周的建筑你可以明显看出是罗马(意大利)式的,而中间的小房子却是俄罗斯式的,并且是俄罗斯的农村(农村的俄罗斯才是真正的俄罗斯)。
而安德烈无力地躺在中间,证明他被欧洲困住了,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是毛子心。

————————————
不知道这些符号有哪些做视频的自媒体解读过?

+
赞(15)
>
清水寺的小神龛
2022-07-16 22:27:30 清水寺的小神龛

同意,没有研读相关历史,哲学,宗教和艺术,不敢轻易评价本片(包括本人)。看得到大多数人是在附庸风雅

赞(7) 来自 豆瓣App
>
010204060
2022-07-20 18:02:58 010204060 (慎独)

真的看不懂……只觉得每一个镜头都挺美😂

赞(1)
>
山河旧梦
2022-07-25 23:42:13 山河旧梦

对,我甚至觉得我不配😓可不敢瞎评论

赞(2) 来自 豆瓣App
>
Raven
2022-08-12 11:43:35 Raven (May the movie be with you)

理解自然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学识经历认知多方面,但感受是可以共通的,就像“音乐的相通”的,你不能执着于“没有人能理解俄罗斯”,因为我们不可能“废除边界”,难道“人类就永远无法互相理解”吗,对于艺术,感受永远大于理解,艺术的通感就在于眼前的画面我可能看不懂,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落下泪来,

+
赞(28)
>
谭
2022-08-15 02:05:34 谭
理解自然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学识经历认知多方面,但感受是可以共通的,就像“音乐的相通”的,你不
理解自然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学识经历认知多方面,但感受是可以共通的,就像“音乐的相通”的,你不能执着于“没有人能理解俄罗斯”,因为我们不可能“废除边界”,难道“人类就永远无法互相理解”吗,对于艺术,感受永远大于理解,艺术的通感就在于眼前的画面我可能看不懂,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落下泪来,
+
... Raven

艺术通达人类最底层的共情,比起物理、数学之类的,可以算是门槛最友好的门类。但如果随便谁都来解读一下,是非常容易误解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的,也会给他人的学习带来误导。如果一个根本不识汉字的老外对你说“我非常喜欢《红楼梦》”,那你会相信他是真的喜欢吗?

赞 来自 豆瓣App
>
谭
2022-08-15 02:40:50 谭
理解自然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学识经历认知多方面,但感受是可以共通的,就像“音乐的相通”的,你不
理解自然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学识经历认知多方面,但感受是可以共通的,就像“音乐的相通”的,你不能执着于“没有人能理解俄罗斯”,因为我们不可能“废除边界”,难道“人类就永远无法互相理解”吗,对于艺术,感受永远大于理解,艺术的通感就在于眼前的画面我可能看不懂,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落下泪来,
+
... Raven

事实上人类因为不同时代、环境、语言……形成的差异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这就是文化背景差异。这种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同为中国人,亿万富翁不理解流浪汉;同样写汉字,你穿越回汉朝可能寸步难行;中国南方人听不懂北方相声……“理解”往往需要付出成本,而“感受”却很廉价。因此,对于完全没有准备知识,却要想理解上个世纪的俄国大师作品的当今中国影迷,我的建议是:看个热闹。看闹热可以有掌声,却并不需要眼泪。

赞(1) 来自 豆瓣App
>
Raven
2022-08-15 08:05:28 Raven (May the movie be with you)
艺术通达人类最底层的共情,比起物理、数学之类的,可以算是门槛最友好的门类。但如果随便谁都来
艺术通达人类最底层的共情,比起物理、数学之类的,可以算是门槛最友好的门类。但如果随便谁都来解读一下,是非常容易误解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的,也会给他人的学习带来误导。如果一个根本不识汉字的老外对你说“我非常喜欢《红楼梦》”,那你会相信他是真的喜欢吗?
... 谭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说是他给外国访团看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给出的介绍是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肯定不会懂越剧,但他们能看不懂这场爱情悲剧吗,你觉得他们不会被感动吗,爱情悲剧哪都有,但不需要他们理解这里面的社会和环境背景,所以不认识汉字的人我觉得他可以喜欢红楼梦,现在来讲语言能是多大的障碍呢,何况有影像啊,你太轻视理解了,对理解的认知太细小和狭隘,你所说的理解变成了一种门槛,大多数东西是一定要有门槛,但门槛没有那么重要,

赞(8) 来自 豆瓣App
>
hypnos
2022-08-19 09:47:41 hypnos (君子不器)
事实上人类因为不同时代、环境、语言……形成的差异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这就是文化背景差异。
事实上人类因为不同时代、环境、语言……形成的差异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这就是文化背景差异。这种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同为中国人,亿万富翁不理解流浪汉;同样写汉字,你穿越回汉朝可能寸步难行;中国南方人听不懂北方相声……“理解”往往需要付出成本,而“感受”却很廉价。因此,对于完全没有准备知识,却要想理解上个世纪的俄国大师作品的当今中国影迷,我的建议是:看个热闹。看闹热可以有掌声,却并不需要眼泪。
... 谭

我觉得即便是以你对理解这词的理解,需要对一定的背景有一定的认识才足以支撑他对电影的理解。那你又怎么能确保你有百分百地理解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呢。假如你接收到了百分之九十九,那你能够说接收到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看懂吗?现实生活已经有够多的东西足够我们去争高低了,就没必要再把一部电影当作一个试卷一样做阅读理解了。

赞(3)
>
燕麦今天逃跑吗
2022-11-08 12:46:53 燕麦今天逃跑吗

赞同。全程是难以思考的状态,最多在情绪上有部分理解。

赞 来自 豆瓣App
>
V
2023-02-12 02:51:21 V

没有相关基础知识是无法了解乡愁的。

赞 来自 豆瓣App
>
lsx970710
2023-11-06 08:05:00 lsx970710

老塔始终是“文艺青年”,文艺的东西要在当时的年代才会有感觉,所以能够看明白的人不会很多。看得懂就继续,多数人不懂翻翻也没什么,但我感觉这里的人好像都很懂老塔,不禁讶异。。。
如果老塔的传人真的这么多,应该是争相模仿、学习、吸收,与之相关的电影也不会少,但不少人似乎只对老塔搞个人崇拜,又似乎老塔的东西已成绝响,无人能出其右,不能理解便要对那人放在“刑具”上大加责问。试问如果都这么喜欢老塔,为什么要在这里大肆宣扬,而不是去多传承老塔的东西,拍拍类似的电影,将之发扬光大下去,否则也不会像这样争来争去,容不得别的声音,同样也看不到老塔式的作品?所以究竟是老塔的作品好,还是老塔的作品给了他们带来的优越感好,这点,恐怕连老塔也不一定能理解了。。。

赞(2)
>

> 我来回应

> 去乡愁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在流浪汉自焚的时候使用了《欢乐颂》,是否违背了...(恶心)

北影节出票!!!(洞若观火_)

全宇宙最闷的电影(Fanasty)

那个。。。拍屁股。。然后流了鼻血。。是我看错了...(momo)

中间影院的小伙伴们,我实在不想夸这一件皇帝的新装。(稀稀拉拉里)

安德烈的皮鞋哪里有卖?(月海)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