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的影评 (12)

那段破晓前的漫长步行 (中文自译)
他和她的黑影在黎明前的路上并行。 她说, “还要多久,你才愿意开口说话?” “没什么。” “我能问个问题吗?” “你并不擅长提问 。” “是吗?” “问他人你是否可以提问,会置人于人无可进退的不安中。” “这样啊。其实我是想要缓解紧张的。” “你不擅长做这事。” “你...
(展开)

两条并行的列车,想要同步是多么不易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整体架构是个剧中剧,电影的后一半是一个完整的小剧场话剧,讲述了几对男女的感情纠葛,而前半段则是话剧的导演和编剧这对男女朋友在排练过程中的故事。摄影的视角仿佛一个旁观者,甚至是话剧观众,所以故意把各种环境音收进来,甚至剧中剧的观众也成了被拍摄对象,电影的观众... (展开)
那个从夜晚散步到黎明的长镜头太牛逼了。
滨口龙介近4个半小时的实验性作品。前半截讲几个年轻人准备一台话剧的过程,其中的推进过程,冲突细节,后半截就是一个片中片——2个小时的话剧本身。话剧外与话剧内实现互文。探讨的是亲密关系之间的互相伤害。滨口所有电影中一贯的主题。滨口这种紧紧抓住自己的擅场,一部接...
(展开)

Intimacies
信息量爆炸的台詞,目前看過的5部濱口長片裡最激進實驗的一部(對比之下Happy Hour的觀影門檻其實非常友好)同時也是政治性最強烈的一部?雖然是低成本的獨立製作,濱口對影像的捕捉和敏感度實在驚人,那個被盛讚的黑夜到破曉的17分鐘長鏡頭固然是賣點,但最後2年後女主角和最...
(展开)

流水账适合这部流水一样的电影
在《亲密》里看到了尚且粗粝、有些絮叨的滨口。 一直以来比较喜欢滨口的一点是,会让人觉得,作为观众在现实中度过了重叠着的时间,听起来很反蒙太奇的初衷。这不仅仅是出于某种编排或技术手法的作用,而是依靠那些保存完好的大段絮语。不紧凑也不跳脱的,我觉得他在把影像写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