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当然是朝歌的人质,用以钳制封地。
可是发挥钳制功能的并不是质子的性命,毕竟封地父兄心狠点弃卒保车(如苏全孝),质子的命就压根不值钱。
所以发挥钳制作用的是质子的血统和身份:必要时,朝歌可以随时用质子替换封地侯爵父兄,实现兵不血刃的权力更迭。因此对于朝歌来说,质子活着比死了有用,而对于封地侯爵来说,质子死了更自由。
2.逼子弑父的动机和后果?
首先要明白,四大侯爵是必死的(因为他们欲谋反叛乱),不管是被质子杀死,还是被士兵杀死,都无所谓。但是让质子直接弑父,是考验质子对朝歌的忠心,或者说考验质子的顺从度。只有足够顺从的质子,才能是朝歌任命的下一届侯爵。
至于说家乡的嫡长子,长久以来远离朝歌,不曾接受朝歌的洗脑和浸淫,更多是接受生父的教导和价值观。既然生父已经谋反被诛,继承其思想衣钵的嫡长子还有必要留下吗?
殷寿宣布杀死父亲的质子继承爵位,家乡的嫡长子直接名存实亡被架空,此时若部下见风使舵,趋利避害倒向朝歌和质子,朝歌不费一兵一卒实现朝堂换血,嫡长子可能还有一线生机;若嫡长子还能组织旧部谋反,此危害朝堂的隐患必然断不可留,质子被朝歌封爵后名正言顺出兵征讨,无论谁胜谁负,朝歌坐收渔利。要是双方都战死了,朝歌再派个心腹前往封地统治,不损朝歌。
所以,殷寿怂恿逼迫四质子朝堂弑父,很难理解吗?
无论弑父与否,朝歌都会找借口杀死老侯爵,就像伯邑考无论从与不从,他的结局都是死……只是有个顺从的质子上位,在权力更迭的过程,朝歌处理起来比较不费事一点。
仅此而已。
最赞回应
是的。
不过纣王对质子们次子身份的PUA言论也确实有蛊惑作用。
“你们比家乡的兄长更有资格继承爵位!”
这句话又何尝不是殷寿对自身处境不甘的控诉?!
某种程度上,殷寿也是和质子们在“次子”身份产生了共情,所以他怂恿得真情实感,逼迫得理直气壮!
毕竟这些质子基本永远无法越过大哥继承爵位,一辈子只能在朝歌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还随时有生命危险。而此刻朝堂父子相残,反抗父子双亡,顺从还能弃父保子……
从理智上说,只能弑父!当然,我们男主姬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条途径,不过最后用伯邑考一命抵一命。
其实除了崇应彪其他人都没有弑父,鄂顺当场反抗被抹脖子,姜文焕是东伯侯抱着他的剑自杀,就连崇应彪弑父后也是一脸的痛苦加害怕,与其说是被PUA弑父,不如说是迫于纣王淫威
其实除了崇应彪其他人都没有弑父,鄂顺当场反抗被抹脖子,姜文焕是东伯侯抱着他的剑自杀,就连崇应彪弑父后也是一脸的痛苦加害怕,与其说是被PUA弑父,不如说是迫于纣王淫威
是的。
不过纣王对质子们次子身份的PUA言论也确实有蛊惑作用。
“你们比家乡的兄长更有资格继承爵位!”
这句话又何尝不是殷寿对自身处境不甘的控诉?!
某种程度上,殷寿也是和质子们在“次子”身份产生了共情,所以他怂恿得真情实感,逼迫得理直气壮!
毕竟这些质子基本永远无法越过大哥继承爵位,一辈子只能在朝歌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还随时有生命危险。而此刻朝堂父子相残,反抗父子双亡,顺从还能弃父保子……
从理智上说,只能弑父!当然,我们男主姬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条途径,不过最后用伯邑考一命抵一命。
是的,这个剧情很合理很流畅啊,不懂为啥有人还说看不明白
有人说此处逼子弑父不合理!天哪!再合理不过好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