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小城纳匝肋的这简陋小屋中,天使显现给一位以色列少女,她最多十四五岁的样子。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超乎寻常的对话。这个少女是继耶稣之后,在基督宗教艺术史上被广为刻画的人物。这个女人引发了大诗人们无穷的想象包括从但丁到艾略特等天才,都为之着迷。数以百万的人奔向她,怀揣着心头的重负,因为人们相信她就是他们的母亲。
天使报喜
天使对她说:万福玛利亚,满被恩宠者,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当然,同那些看到天使显现的人一样,玛利亚惊惶不安。天使对她说:不要害怕。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祂起名叫耶稣。她在思虑这事怎么可能,因她还没有结婚,天使解释说:圣神要临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荫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玛利亚回应说:看,我是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 天使便离开她去了。
这里我们看到,玛利亚就是新以色列。在旧约中,很多人被天主召叫时,会逃离、抗拒天主。然而玛利亚却随从了天主的旨意。在某些方面,整个圣经故事的要义,就集中体现于这次会面。我们看到天主的本性富于仁慈,以非暴力方式邀请人。在很多神话故事中,当神要插手人间事务时,他们会强人所难,残暴插手。而这个故事所展现的,却与暴力截然相反。
玛利亚被邀请,甚至可以说,她受到天主的宠幸。她的自由意志、人格尊严都获得了尊重,并且她的好奇也得到了满足。在玛利亚身上我们看到她完整的人性。教父们特意将天主之母玛利亚,与众生之母厄娃对比。在决定性的那一刻,厄娃摘取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屈从了想要获取天主的荣耀的诱惑。天主为什么禁止人去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呢? 因为祂嫉妒人类繁荣吗? 不是。事实上,在谎言之父魔鬼的建议中,可以窥见这个原因。在乐园中,天主赋予原祖父母完全自由的统御权。象征着祂希望他们活出生命的完整性。亚当和厄娃在天主的乐园中自由活动,象征了人类活动和成就的各个领域,从体育、政治、哲学到艺术和科学。那为什么要设这个禁令呢? 因为天主希望我们生活在祂的爱内。当两个年轻人相遇并被对方吸引时,他们彼此仔细打量。分析、考量、评价对方,但他们之间的默契鉴于交往过程的限制,只有在坠入爱河之后才会出现。他们彼此无条件地交付。在我们所有成就之末,我们必须让自己臣服于天主。
这就是玛利亚——自称为上主的婢女并且藉着她的顺从,成为天主之母,即便她当时很难明白这件事的全部意义。她的听命逆转了厄娃的背命。因此中世纪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 天使用的“万福”(AVE)一词颠倒了“厄娃”(EVA)这个词的字母次序。神学家巴尔塔萨说,教会生活的所有形态都以玛利亚为典范,她以完全的信任,领受了天主的旨意,“愿照你的话在我身上成就”。
在西方,引发对玛利亚的骤然关注,肇因于圣伯尔纳德。回到12世纪,继伯尔纳德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主教座堂皆以圣母为主保。全部是圣母堂。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因为欧洲变得更文明、,更优雅,所以玛利亚的那种女性特质才会逐步渗透,但你知道的,圣母玛利亚一直在那里。圣经中就早有记述。教父们对“玛利亚是新厄娃”这一观点很感兴趣,所以她很早就被关注了。我认为这正是基于玛利亚是天主之母这个确切事实。
人们认为这太不可思议,天主竟然如此谦卑,以至于有一位人性的母亲。如果耶稣有母亲,那么他还有堂兄弟 还有祖父母,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强调方式,对道成肉身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加以强调。天主真的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与之相随的便是玛利亚的合作,充满慈爱温柔,她是我们的护卫者。也是整个人类的护卫。
玛利亚,熙雍
玛利亚是救恩史中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因为她是新约与旧约的桥梁。我认为没有哪座圣殿能比沙特尔大教堂更好地诠释新旧约之间的关联了这座教堂,特别奉献于圣母玛利亚。但仅从这一点不足以言述其全部含义。从亨利亚当斯的名著《圣米歇尔山和沙特尔教堂》中可以感受到中世纪这样一座建筑 不仅仅是奉献于圣母玛利亚,不仅仅是以她为主保,更是圣母身躯轮廓的再现。教堂半圆形的后殿对应圣母的头,耳堂是她的手臂,中殿是躯干。环形迷宫,位于中殿下方三分之二处,正是子宫的位置。在我身后是沙特尔大教堂西侧的玫瑰彩窗,世界上最为华丽的彩绘玻璃窗之一。尺寸大小与周长 与教堂地板的迷宫完全一致。当光线转动到适当的位置时,窗上的色彩投射到地板上的迷宫,言说着道成肉身的受孕方式就像天光照进处女的子宫中。这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有关圣母奥迹的另一方面。
玛利亚是熙雍,是以色列。她是以色列众多伟大人物的缩影,上主为此做了数世纪的准备,派遣这些伟人准备领受祂的圣言。她是亚巴郎的女儿,凭借信德听从了上主呼召的亚巴郎。她如撒辣依、亚纳和三松的母亲一样,出人意料地怀孕生产了。她如伟大的先知依撒意亚、耶肋米亚和厄则克耳一样,期待默西亚的来临。她是约柜和圣殿的圆满,因为她以最为现实的方式,成为圣言的承载者。她如同圣咏,智慧篇和箴言的作者,一如圣路加所言,她将这些事默存于心。
玛利亚就是最完美的以色列,忠实、耐心、细听上主的话语 并迅捷回应天主的圣意。“急速”这个词用在玛利亚身上是多么有趣啊。圣路加告诉我们,在天使报喜之后,玛利亚急速往山区去。以色列人对上主的反应往往是慢半拍的。但玛利亚很快就动身了。在加纳婚宴上,玛利亚转身对仆役说话,用以色列先知、导师、族长的语调,说: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这也是福音书上有关她话语的最后记载。
我认为教会在虔敬方面存在一种危险就是把玛利亚描绘成一个过于细腻过于多愁善感的人,因为在圣经中她并不是个多愁善感的形象。玛利亚收到天使的传报。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年轻女子,这么说是因为她敢于向天使提出质疑:事情怎么能成就呢?她的诚实和聪明被上主尊重,然后她知道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她急速往山区去 去拜访她的表姐,正如你所了解的,她在整个的救恩史中行动,怀着这份勇气和质朴。
所以,她实际上并非一个多愁善感的形象。在圣经中,她是一个坚强的人物。她是遵行圣言的新以色列。所以把玛利亚过度情绪化也许是一种危险。圣奥斯定说,她是众门徒的榜样。她是首位门徒,所以说她是我们的榜样。
天主之母玛利亚
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看见母亲 又看见他所爱的门徒,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 然后又对若望说:“看,你的母亲!” 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
这段文字符合圣传的记载,圣若望宗徒带着玛利亚到了小亚细亚的厄弗所并且两人都在那里离世。是的,站在山顶俯瞰爱琴海,就在厄弗所城外,有一座简朴的住处,据传那是玛利亚晚年的居所。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厄弗所旧时大教堂的废墟。
公元431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大公会议。会议的主题围绕着耶稣的性体和位格。回到耶稣曾经问过自己门徒的这个问题,“人们说我是谁?” 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早期教会,当时伟大的智者们也竭力想给出答案。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和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上取得了进展。
但在5世纪20年代,新的争议又出现了,起因源于聂斯多略的教导,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他受当时安提约基学派很大的影响,该学派非常注重对耶稣人性方面的研究。他说,在基督身上,两个位格相遇,神性和人性形成一种强烈的伦理性结合。这也就是说,玛利亚负责着耶稣人性的一面,只能被称为“耶稣之母”,不能称为“天主之母”。事实上,聂斯多略认为如果冠之“天主之母”将是最大的亵渎。
然而,当时亚历山大的主教禄济亚,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聂斯多略是一个异端分子,于是公元431年夏,他在这里召集举行了一次大公会议。经过慎重考虑后,大公会议神长们达成以下意见,即不能仅仅以为耶稣是一位与天主的位格保持着紧密关系的人,因为这样将会陷入一种误区:把耶稣视为至圣圣人,而不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实际上,祂神性与人性结合在一个位格上。大公会议的教长们总结到:这意味着,聂斯多略主教拒绝玛利亚“天主之母”的称号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耶稣真是天主,玛利亚身为耶稣的母亲,那么她应该被称为“天主之母”。当正式的决议发布时,厄弗所的百姓当天晚上 就举行了火把游行庆祝。
这是普遍原则下一个很好的例子,不管我们如何定义玛利亚 最终关注点应该落在耶稣身上。之所以说玛利亚是天主之母也是为了坚决捍卫会议所宣布的耶稣是真天主的信理,即天主成为我们中的一份子。富尔顿J.施恩说玛利亚像月亮。她发出的光来自于更大光源的折射。
始胎无染原罪
有两端教义与玛利亚相关都是在近代正式宣布的,但渊源甚早,即始胎无染原罪和圣母荣召升天的信理。请注意:这些训导无论怎样,令人不安,这都是为使我们看到天主 尊重卑微人类的作为。在这点上,这些训导也是以基督论为目的,因为又提到了道成肉身。在1854年,教宗比约九世宣布,玛利亚经由一个特殊的恩典,从受孕的那一刻起,就免于原罪。这就是为什么天使报喜时 称她为“充满恩宠者”。如果她和我们其他人一样,沾染原罪,那么她当然也会陷入 各种本罪的渊薮。但教会教导我们,天主保全了她免受罪恶的侵害 因此,在她生命的最初就充满恩宠。
那么,天主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这端教义就意味着玛利亚不需要被救赎了? 对第一个问题的传统回答是: 天主要预备一个珍贵的器皿来接纳祂的圣言,就像当时耶路撒冷圣殿中的至圣所必须是洁净无损的,所以这个最终的新圣殿、新至圣所必须不能受到罪恶的束缚。祂也知道玛利亚将在整个救恩史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和祂爱子的工程密不可分。因此,这也是相宜、合理的。玛利亚如耶稣一般不受罪污的沾染。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 玛利亚如众人一样,被基督救恩所救赎,但确切地说,这恩宠,是永恒的,不受时间限制的,恩宠的分施不以平常的时间节奏来衡量。因此,借着提前预赎,基督的恩宠涤除了圣母的原罪,这其实发生在圣子降孕之前。这端信理得到了最令人惊讶的证实 是发生在法国比利牛斯山麓不起眼的一个小镇上的故事。
1858年2月,苏比鲁家族的6名成员 居住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它被称为“黑牢”,因为这曾经是一间封闭的监狱室。露德的官老爷们 显然意识到这里的条件对囚犯来讲太过严苛简陋。事实上,这间陋室仅比一个洞穴稍大一些。1858年2月11日,这家最大的孩子伯尔纳德,从这里赶往玛萨波,露德小镇近郊的一个垃圾倾倒地。她和一个妹妹及一位伙伴去那儿 捡拾木材用以给家庭取暖。伙伴们蹦蹦跳跳地跑到前边去了,伯尔纳德由于哮喘,被甩在了后面,她等候在湍急的迦凡河河边。
她感到有风吹过,伴随着一阵声响。当她转过头去寻望引起动静的原因时,发现有一位身着白衣、年轻貌美的女子 并且在这女子脚上有一朵黄色的玫瑰花。伯尔纳德下意识地掏出自己的念珠,这个女人臂挎着一串特别的珍珠念珠,开始和她一起祈祷。伯尔纳德祈祷完后,女人微笑着消失了。伯尔纳德感到内心被催促着重回玛萨波,所以第二天她带着几个朋友到了当时的地点。她又看到了那位夫人但这次,这位神秘的访客开始说话了。“你肯不肯连续15天都到这里来呢?” 她还有一个消息要带给本堂神父 “在此处建一座圣堂,并且举行恭迎圣体游行。”
当伯尔纳德把这个消息转告本堂拉马尔神父时,她遭到了严厉的斥责,面对嘲笑和官方的反对,伯尔纳德并没有放弃。在一次显现中,这位夫人要求伯尔纳德在地下掘坑并将会发现一股泉水。当她如此照办的时候,人们都认为她疯了。但没过不久,水真的从那里涌出 一个严重跛腿的男孩 在泉水中洗涤之后得到了治愈。接下来的15天中,伯尔纳德与这位夫人交谈,尽管面对种种猜测,她从来没有宣称自知这位神秘访客的身份。她用“夫人”来称呼这位女士或者用本地方言“那一个”。
在3月24日晚上,天使报喜节的前夕,她内心感到有股强烈的冲动要去那个山洞。那位夫人正在那里等她,伯尔纳德迫切想知道她的名字。她问了三次,最后一次时,那位夫人严肃地看着她,以略颤动而充满深情的声音,说:“我是始胎无玷者。” 这是多么美妙和特别啊! 玛利亚显现给这样一个贫穷卑微的人。路加福音中记载着玛利亚的赞主曲,她歌唱着颂扬上主,称祂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伯尔纳德本人就居住在山洞般简陋的居所,却荣得始胎无玷者造访,得到上天之后的垂青,她也曾在陋室中领受天使的喜报并在山洞中诞下天主子。
我们惯认为自己都是时髦的现代人 善于分析,有科学的头脑,那些与时代脱轨的穷人,只有破旧过时的事物。这个笨笨的女孩却造就了匪夷所思的事实,在我们看来,这完全是一个屈尊就卑的行为。这些人都不傻。我的意思是他们可能没受过教育,但他们不是傻子,实际上存在一套细微无形的标准,你也许会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没有文化,憨厚淳朴,但为人谨慎有着一套辨别是非真假的标准,信口胡诌之人 和言谈信实之人,他们运用这些标准来辨别。我的意思是,他们分析了伯尔纳德的言语。尽管她的措辞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显得很笨拙,但这也正是伯尔纳德魅力之所在,她的坦率与诚朴直率的讲述,而且言语前后一致。
加玛里耳阐述过一个原则。记述在宗徒大事录中。当人们说:,我们不应该除掉基督徒吗? 他很明智地说:,“不要管这些人,由他们去罢! 因为,若是这计划或工作是由人来的,必要消散;。但若是从天主来的恐怕我们反而成了与天主作对的人。”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原则。总有一些事情在继续、在发生,我们该做些什么? 为何不置之不理呢? 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想想那些声称自己见过异象或者听到什么话语、看见什么的人。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什么也没有,随着时间慢慢就消逝了。
再来看看这件事,你说:根据加玛里耳的原则,如果我们反抗,有可能就是与天主作对 。
圣母荣召升天
“圣母荣召升天”成为教会当信的道理 仅于1950年由教宗比约十二世正式宣布,虽然这端教理的依据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这端教义说,玛利亚在结束她的尘世生活后,她的肉身与灵魂便一同被提升到天国里去。我知道, 按现代人的想法 这过于离奇,或者说充满神话色彩,但考虑到圣经的非二元论思想。基督宗教不是希腊哲学。并不置灵魂于肉身之上或者视二者为对立体,也不将救赎定义为灵魂脱离肉身。而是将救赎视作转变,完善、提升整个自我的过程。
事实上,基督宗教并不号召人们逃避这个世界,而是呼召人们向往新天新地。玛利亚灵魂肉身同升天国 再一次地,我们不能从空间概念来理解这一问题,仅仅意味着把玛利亚从人的高度提升到天主的高度。在宗徒信经的结尾,我们听到肉身的复活。玛利亚就是经历这种决定性救赎的确切实例。圣母升天的教义极其严肃地谈及我们这个世界 和我们这些卑微的人。
当我们说到圣母蒙召升天时,非常有趣的是,我们说玛利亚睡着了。对于一个不受罪恶沾染的人告别尘世到另一个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至于我们罪人,经历死亡犹如恐怖事件,因为我们远离天主,因此当我们接近死亡时会感到恐惧惊慌。但如果你是无罪的,完全遵行天主的诫命呢? 从尘世生命到另一种生命的转变不就有点儿像睡着了一样吗? 当你入睡时——当我今晚入眠时,我不会感到恐惧。因为我确信第二天我会醒来,继续我的生活。所以一个圣人、一个没有罪的人,无罪的天主之母,难道她不是在主内安睡吗?
对我来说,这很能说明 玛利亚离世的特殊方式。我认为关于玛利亚的教义,虽然刚开始我们很难理解,觉得有些奇怪并充满神话色彩,但是确实能说明问题。这些教导切中基督教义的要点。
教会之母
玛利亚无玷始胎、天主之母、肉身灵魂同升天国,不仅仅是史学上的关注点,她也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有力榜样。作为诸圣人之后,玛利亚更是教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她的基本使命,也是她一直以来的使命就是引领众人跟随她的儿子耶稣基督。教会认为,玛利亚以一种奥秘方式,在继续不断地向天主说“是”不断地在履行她的使命。
天主教历史中,绵亘数世纪以来 有关圣母显现的记载多达成千上万宗。我们已经谈到了在露德显现给伯尔纳德的事件。现在我要讲述一个极不同寻常的 圣母显现事件仍旧发生在卑微者的身上。1531年12月9日,也就是最初西班牙人把基督信仰 带至这片土地10年后,一个名叫胡安迪亚戈的印第安人,也是名新近皈依者,来到这里 就是我所在的特佩雅山上。他正走在要去参与弥撒的路上。突然听到一阵鸟鸣。就回头寻找声音的来源,然后他就看到了特别的一幕。一位妇人被来自天上的光所环绕。她自称是至高者的母亲,她向胡安迪亚戈提出了一个简单请求。要他告诉主教在这里建一座圣殿并以她为主保。胡安迪亚戈为人朴实、谦逊,他直接到主教那里。对主教描述了他的见闻。主教相信了他,但同时表示说:“我需要一个记号”。
12月12日,胡安迪亚戈又回到特佩雅山。她邀请他脱下斗篷。就是农民穿的那种简陋的粗布衣服。由仙人掌的纤维织成,并在斗篷内,圣母帮他摘采了一束盛开的玫瑰花,尽管那不是玫瑰开花的季节。这将成为给主教的记号。胡安迪亚戈带着那束玫瑰花直奔主教府。他还在外面等了一会儿。据说主教身边那些爱管事的仆人们 还想要看看他的斗篷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但他不给他们看。最终,他被引至主教跟前。他展开斗篷,玫瑰花洒落一地。其后,使他极为震惊的是,主教和仆人们跪了下来,因为发生了更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斗篷内里,出现了一幅女人的图像,身着发光的衣服。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故事很吸引人,它发生在一个更单纯,更可信的时代。但是对整个事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那件斗篷,就是你们可以直接看到的我身后的这件斗篷。研究显示,它源于16世纪。确实是由粗糙的仙人掌纤维织成,即便是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保存,最多可以保存20年到25年左右。然而,500年过去了,它依旧完好无损。还有那幅图像,奇妙、美丽的图像。更为翔实的研究表明画像未运用任何已知的颜料并且图像不是直接接触表面的。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非凡的象征力量。画中人物既不是西班牙人也不是阿兹台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而是这两个民族的混血儿形象。墨西哥人称她为La Morena(褐色皮肤的女孩)。她腰间束扎着腰带是阿兹台克人怀孕的象征。她位于太阳前 站在月亮之上,披风上装饰着星星。太阳、月亮和星星是古代阿兹台克人的神明。这个女人比他们都尊贵。同时,她双目低垂,双手合十做祈祷状,表明有一位比她更尊贵的存在。她被称为瓜达卢佩圣母,很可能是Coatlaxopeuh的西班牙语发音,意思是“粉碎了蛇的人”。蛇是阿兹台克民族中另一个主要的神祗,而击溃蛇之人 就是创世纪中预言的那一个。
不争的事实就是:圣母显现后的十年时间里,墨西哥几乎整个国家都皈依了圣教会。约九百万人之众。这相当于10年时间,每天都有约3000人皈依,差不多每天都是一个小型的五旬节,这幅圣像仍在不断吸引、震撼、呼召着人们。瓜达卢佩圣母显现地 是基督宗教中朝圣人数最多的宗教圣地之一。数以百万的人前来这里敬礼瓜达卢佩圣母,一些人跪地祷求,或忏悔、或感恩。
数以万计的圣母显现故事绵亘数个世纪,其中很多,或许并非绝大部分,是需要进一步核实的。但也有一些,为数不多的一些,很难被忽略,会一直萦绕在心头。这里提供一些细节,一些完整的记述,当然也会触及到事件的结果。人们通过果实来判断其灵性行为。那么结果是怎样的? 像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看到丰硕的果实—— 首先,墨西哥整个国家的皈依,这是瓜达卢佩圣母最不寻常之所在。圣母显现后的10年时间,整个国家皈依了 在这之前,方济会花了大约10年时间。却收获甚微。胡安迪亚戈在当时算是一个另类,他是阿兹台克人,却成了基督徒。瓜达卢佩圣母显现后,全民皈依。直到近500年后的今天,朝圣的人群仍旧络绎不绝。
我们把此事与另一件事对比,人们从公路 地下通道墙壁上流下的盐中看到了玛利亚的形象。还记得吗?这事发生在几年前的芝加哥。现在没有人关注这件事情了,它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今天没有人再前往那里。所以人们根据它结出的果实、它的后续影响来甄别。
新盟约之母
现在我所在的太阳金字塔位于特奥蒂瓦坎古城。在我身后可以看到月亮金字塔。这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最美的建筑之一。虽然建筑构架很美,但这个地方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因为当我们意识到,就如墨西哥古城其它类似地方的建筑群一样,这里是活人献祭的地方。
当然,我不是有意要妖魔化古老的阿兹台克和玛雅文化。很多古老的文化都会进行活人的祭献。事实上,如果当代哲学家勒内.吉拉尔的观点是正确的话,类似活人献祭的行为 是与很多人类社会团体的根基相联系的。吉拉尔说:“在人类群体内,会自然形成紧张局势。”,然后一种寻找替罪羊的机制就会乘机而入。我们往往会将罪责推到某人或某群体身上,然后我们把自己的焦虑转移给他们,对他们加以迫害和排挤。一旦达到极限程度就杀掉他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一种团体的更新和复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吉拉尔认为,古时候的人认定神会喜悦于替罪羊的暴力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在类似金字塔之端,当人们向神高举祭物仍旧跳动的心脏时他们将此视作安抚这些掌管宇宙神明的方式。
勒内.吉拉尔发现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在耶稣三退魔诱的圣经故事中,当魔鬼将世上的一切国度指给祂看 耶稣击退了魔鬼,耶稣这样说:“去吧!撒殚!” Ho satanas希腊语意为:控告者。弦外之音就是某种程度上,社会的根基类似于这种寻找替罪羊的机制。
瓜达卢佩圣母显现给胡安迪亚戈时,说:我是那位至高者的母亲。她就是在宣布主宰世界的真天主的临在,那位在生命的巅峰时刻,没有变成寻找替罪羊暴力的实施者,而自己却做了牺牲。在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身上,我们看到真天主并没有站在加害者一边,而是站在受害者身旁。不能通过暴力来建立世界的秩序。而恰恰是经由爱和非暴力。现在我更加确信带来信仰的西班牙人就像天使来到了这片土地上,他们没有以基督之名行任何暴行。的确如此。然而却传来了如此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墨西哥接受了福音,这种活人祭献也结束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佳的例证来证明一个福音化的国家如何带来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在路加福音的第一章,我们看到玛利亚对上主的赞颂。以非常简明的形式开头,“我的灵魂颂扬上主。” 玛利亚在此宣布她的整个存在 都是对天主荣耀的赞美。她不为自己寻求什么。只愿仅仅使自我的存在成为光荣天主的机会,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天主一无所缺,玛利亚所给予的,天主都回馈到了她身上。因此,她在举扬上主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举扬。在将自己完全托付给天主的同时,玛利亚成为超级丰富的生命之源。事实上,借着天主,她成为丰盈的。这个奇特而美妙的举扬与被举扬的上下韵律是了解一切有关玛利亚的关键。从她的神圣母性到她的荣召升天、无玷始胎以及她在教会生活中的使命。
19世纪伟大的耶稣会诗人霍普金斯在他题为《五月颂》的诗中抓住了这点,在前面几小节,他思忖 为何五月称为圣母月,他以玛利亚的口吻自问自答,诗中写道:“若问她,伟大的母亲。” 她的回答就会引至:春天是什么? 是万物繁生。然后霍普金斯用他特有的精妙文字和宗教热忱,描绘了春天草长莺飞、欣欣向荣的景象。地上走兽、空中飞鸟、草色青青。巢前画眉,眼睛闪亮如星星,草莓色的胸羽,巢内鸟蛋,蓝蓝的,暖暖的被孕育着,小生命即将破壳而出。土地、花苞、蛋壳内都在孕育着生命。
他想,天主之母玛利亚,无限喜悦地看顾着这些生命。他写到:诸美好之物都在滋长、壮大,玛利亚看到,也会赞同这美好的世界,她的自然母性使然 玛利亚完全交托,尊主为大使她成为生活的典范。春天本是万物复苏时节,象征着玛利亚释放的生命活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