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欠宁浩一个五星好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人看电影的数量也达不到,专业知识更一点没有,第一次跑来写长评,实在是不够格得很。产生这个冲动完全是因为豆瓣6.4的评分叫我差点错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想当初《大话西游》开始的票房扑街,多年后却是一大群人哭着喊着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而这些年,伏妖降魔美人鱼,再加上今年的《新喜剧之王》,票也还得差不多了吧。那经年以后,会不会有人回来说,我们欠宁浩一个五星好评呢?
五星,当然是夸大了。但我之前从来没有对豆瓣电影评分的参考价值产生过质疑,虽然电影是个仁者见仁的东西,又常常会有些夸张的满分和恶意的一星,但基于庞大的数量,最终呈现的一个分数还是比较客观的。电影票也不便宜,我买之前习惯参考一下,毕竟花差不多的钱看《星际穿越》和《小猪佩奇》那感受天差地别的。这回,网友因为不满豆瓣对《流浪星球》低于8分的评价而在各商店给豆瓣APP怒打一星,使得豆瓣突然遭受了粉圈式攻击的无妄之灾。而我并不觉得7.9分低估了《流浪地球》,但6.4分绝对是低估了《疯狂的外星人》。
不吹不黑,今年的贺岁档是值得夸的,因为我刻板印象里,春节档都是《澳门风云》、《美人鱼》、《捉妖记2》这种,《唐人街探案》系列都算很好的了。春节嘛,电影再烂、票价再贵也不缺票房的,何必费力气呢。但今年的不一样,《飞驰人生》让我看到了韩寒在导演路上显著的进步,《流浪地球》让我看到了华语片在科幻路上显著的进步,只有《疯狂的外星人》进步一点也不显著,因为它保持了导演和主创们一贯的高水准。可是却备受争议,就好像一个优等生本子上写满了拉格朗日函数、泰勒公式、微分方程,却被diss字写得丑,一个明星解了个二元一次方程却被捧成学霸一样。
《疯狂的外星人》的类型标签是喜剧/科幻,但它确实不是笑点密集的搞笑喜剧,也并非探索宇宙奥秘的正统科幻,它被diss的点好像也大部分基于这两点。但如果就只把它当成导演表达自我想法的作品来看呢,它对人物个性的刻画得不立体?对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讽刺得不辛辣?对各国家的符号特征和刻板印象表达得不恰到好处?……都不是吧,这恰恰是导演用扎实的专业功底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一部佳作呀。

关于鄙视链。
有人说,这是一条外星人>美国人>中国人>猴的鄙视链,其实电影里,不论种族,不论物种,不论高等文明还是低等文明,统统被鄙视了一番,不仅是一条鄙视链,而且形成了闭环。人耍猴,猴耍人,人把猴当“人”,“猴”把人当猴,人亦是猴,猴亦是人。这里“刚果猴”一样的外星人也不过是人类想象的外星人,正应上了大飞怼耿浩的那句:“就你这智商,看啥都是猴”,随手讽刺了一下人类的渺小无知。所以说,虽然说是改编自大刘的《乡村教师》的《疯狂的外星人》,内容与原著大相径庭,但内核是一致的。《流浪地球》虽然更多地选用了小说里的场景,却换掉了核心,把浩瀚宇宙里人类的渺小换成了英雄主义,换成了人定胜天。单这一点,《疯狂的外星人》高度就立刻区别于同档期的其他了。

关于文化符号
虽然打着星球的旗号,但《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都充斥着中国特色。只不过一个是代表了官方,强调的是宏观、责任、父爱、亲情和牺牲奉献,特别的伟光正,连进入地下城的资格都是抽签决定的,没有阶级高低,不准转让和交易。另一个却代表了市井,强调的是细节、个性、理想和利益,特别的世俗,连和外星人的建交都是酒桌文化促成的,不时的还有些屎尿屁的谩骂。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更喜爱新闻联播了呢?《外星人》里,导演加入了民乐、传统手艺、拔罐、火锅、杂耍、孙悟空、功夫等各种代表着民族文化符号的元素,成就了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的科幻电影。我承认《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的里程碑意义,但这仅仅是当前这个时点对于我国科幻电影的意义,放眼于全球,着眼于未来,它并不是优秀的作品,就像太平天国运动也是里程碑,但你不能说它优秀对不对。相比之下,美国的电影再成熟,他们拍不出这样的《外星人》,未来的科技再发展,也取代不了今天的《外星人》。
关于进化论
电影里,从低到高有三个进化阶段同时存在,就是猴、地球人、外星人。科技文明在发展,身体技能在退化,人类靠鞭子(武器)驯化猴甚至同类,外星人靠能量环来征服地球,失去了能量环的外星人和猴一样弱,只能在人的鞭子下认怂。这大概是导演对科技文明进步的一种反思,低端文明到高端文明的发展,我们又付出了什么代价呢?科技时代,电子时代,网络时代,我们是不是跑得更慢了,字写得更丑了,记忆力更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