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撒谎,可我真的忘记了我不撒谎的样子了……]《狗十三》,你们是否在里面找出自己的影子?

这部电影是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下看完的,旁边大人们的大声交谈,又在忙东忙西,不过还是没能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专注。 ●[缺点]电影的开始(前15min),以及开篇的自述我并没有很看好它,虽然我是先看豆瓣评分影评(好评如潮)后再看的电影。前面的女主是讨人厌的,看得出来她喜欢小狗,却听说是父亲寄来的便对它产生不好感,可她的心依旧是原来的她,对于这一阶段中的不足有①既然她嫌狗吵,为什么还拿回房间?②对于爷爷把狗弄丢,这样着急地,完全失去理智地找狗也显得太仓促和夸张了点,代入感很低。 ●[影片对比]初看电影,看预告又是尘封5年,又是什么什么的,剧情开始让我以为它是《十三棵泡桐》(一部很好的电影),不过相比《十三棵泡桐》这部电影更加保守了点,对于女主看胸也没有过多的展开,点到为止,只是当一个噱头吧,里面出现了很多禁忌:初中恋爱(广电居然允许初中生恋爱接吻的镜头在里面呢😶),相比《十三》少了师生恋,同性恋,校园欺凌……不过《狗十三》中的家暴和女主内心的变化活动却表现的极为出色。
●[这不是个好爸爸]就像电影结尾爸爸自愧道“我不是个好爸爸……”的确,你说的是实话,你的确不懂得当好一个父亲,哦不!当好一位家长!家长如何调教好一个孩子?电影看完后,联系实际,我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相比之下,就像孩子在教孩子一样,人的情感和意识,真的在你不觉然间就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你想要孩子成为你想要的,你的行为,你的做法,你的一个承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自我矛盾的骗局,在孩子面前你们是什么?一个披着家长外套的渣滓。一个人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你不会体会到冷漠,误解,你只会意气行事,后妈真的会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一个别人的孩子么?告诉你,永远不会!又有谁知道,作为离异家庭的子女,自己背负着什么……
●[我不想撒谎,但我没有办法啊]所谓成熟,所谓成长,只是我们学会了沉默,学会忍耐,学会了看脸色行事,我们最终会忘记我们之前的样子——直言无讳?“这孩子真不懂事,话都到处乱讲……”所以我们变了,变得自己都恶心自己。嫉妒,算计,越是长大越发现周围的一切都物是人非,就算朋友间的对话都是你让一句我避一句,到后来却又在背后指指点点,见面时开怀大笑…
[其实看完后想了很多,但后来看了看别的,玩了几局游戏,发现想的东西又浅了很多,甚至码了一些字又一股脑地全部删掉,人就是这样喜欢——善变,终究败在自己的承诺之中,自己却时不时沾沾自喜,愿所有人在做任何事之前——请慎重考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