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谁

近半年看了好几本描写欧洲生活的文学作品和电影 包括毛姆的 月亮与六便士 刀锋 电影则有 傲慢与偏见 理性与情感 成为简奥斯汀 以及安娜卡列尼娜 突然便觉得自己一下子对于这种欧洲社交生活有了概念
特别是看到李安在理性与情感里拍的伦敦社交季派对 人挤人 所有人都在吹水或跳舞 烟雾蔓延 室内的空气肯定很不好 怪不得总有主角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 然后产生火花或故事 所有人都想利用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阶层 甚至说得不好听 有点像一个大型相亲现场 但至少是你喜欢的
欧洲人的阶级概念似乎一点不比中国古代弱啊 年轻人也几乎依靠家族 更是某一方的强大遗产 年轻人也没有所谓自己的生活 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都依靠着他一个人来维持生存/体面 于是男方的婚姻对象选择标准中 爱情好像并不会是第一位
于是产生了诸多的私奔(成为简奥斯汀)或者婚外情(安娜卡列尼娜) 面对所谓的爱情 简和安娜作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简理性地放弃了充满激情的爱情 并且理智分析私奔下(不为社会/人们所承认)的爱情将最终消失殆尽 而刚好 安娜的故事似乎就验证了简的观点
我过去一直认为我们要活在自己的眼中 而不能活在别人的眼中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如此地自由自在吗 我最近有了一些疑惑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罗杏红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