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会让你一次又一次的回味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国庆假期开始,直到昨天终于看完了长达46集的大型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之所以看这部剧原因有两个:一是之前有很多微博大V们经常引用这部剧当中的一些话,二是前段时间看了几本关于明朝的史书,跟一些懂历史的朋友聊起的时候,也听人推荐过这部剧,方知这部剧虽拍摄于早年,但是一直饱受赞誉。于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首先我属于历史政治小白,无法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去考证历史,也并未查阅相关史书来验证剧中的人物是否符合历史。另外,之所以这部剧能够经久不衰,有人认为里面的很多情景跟当前的政治环境如出一辙,这个我不予置评。我仅仅从个人的情感角度对这部剧的人物和故事发表些感慨,不妥当之处,非常欢迎大神们指点。
剧名当中1566是指嘉靖皇帝驾崩的年份,也就意味着,明朝嘉靖年号结束的年份。嘉靖皇帝在位的时间为1522年到1566年,统治明朝长达45年,仅次于万历皇帝,也就是他的孙子。
这部剧主要讲述的便是嘉靖王朝的一些故事,但并不是完整讲述了整整45年的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嘉靖年间整个政治环境以及民生状况,尤其讲述了著名清官海瑞的出现以及他与嘉靖的斗争。
相比于最近年份拍摄的影片,我个人比较喜欢早年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首先在服装上更加朴实简单,不像现在那样夸张;第二,人物的妆容逼真,不像现在的妆容那么厚重,再加上高清处理,演员们扑了无数层粉,脸上的坑仍然清晰可见,有碍观瞻;第三,演员的演技更加精湛用力,不像现在的网红脸再怎么用力也毫无生气,让人看了毫无印象,有些甚至觉得比较反胃;第四,情景的构造上未采用特效,显得更为真实。
首先说说整部剧的基调,非常的压抑,表现在场景和人物上。比如,场景方面,洪灾和大雪的场景常常出现,伴随着群群灾民、民众的哀嚎、冻死的饥民。另外,嘉靖的寝宫,号称西苑,实际上就是他炼丹的道场,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不穿朝服,天天穿着道服,坐在一个道观台子上修炼,简直闻所未闻。有什么需求,随时敲起手边的钟,让人闻声丧胆。比如人物方面,任何人见到嘉靖,都是畏畏缩缩,唯命是从,可见这种威权的压力是如此的震慑。
接下来说几个重点人物
第一个便是嘉靖,老戏骨陈宝国演的,那必然是表现的非常到位,将嘉靖的聪明、专权专制以及沉迷炼丹都表现的很是生动。在位45年,明朝北有鞑靼扰动,东南有倭寇侵扰,但是明朝竟然能活下去,未有暴乱。不上朝那些年,外靠严党,内靠宦官,民不聊生。他虽沉迷于修炼,一心想着长寿,但是对朝野当局的任何大小事,都了如指掌。东厂锦衣卫发挥了不少作用,让我咂舌的是任何事情都能第一时间传到他的耳朵,可见他的专制程度。那个年代的大数据,来自于他安插到各地的耳目吧。
整部剧矛盾的激化点在于他劳民伤财,不顾民众死活要修道观,可是国库已亏空多年,前方战事吃紧,他仍然只想着一己之私,甚至逼着百官写乔迁贺表。被欠着俸禄的百官们实在走投无路,想当面抗争,他却暗中指使宦官们鞭打前来上奏的官员,最后逼着百官们协写贺词求着他,迁居新道观才罢休。
人人称他为君父,不得有任何违逆。直到海瑞的出现,给了他一剂猛药,指责了他的所有不是,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是否有如剧中那般激烈。虽然海瑞的忠言逆耳,嘉靖也试图惩罚海瑞,但是还是将其留给了自己的后代,认为海瑞是一把利剑,可以推动革新。从这一点来看,他虽然修仙走火入魔,但是对于整条大船的未来命运,他是认真思考过的,所以才在临死前给了他儿子三封信,一封是将耕地还给民众,收拢民心,二是留下海瑞,三是推荐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作为辅佐储君的重要人物。
第二个是海瑞。之前看的史书一直将海瑞视为不正常的臣子,极其喜欢走极端。剧中海瑞是个大孝子,唯母亲是从,每天陪着自己的母亲睡觉,导致40多岁了仍然没有儿子。后来在李时珍的引导下,才幸运得了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海瑞属于大器晚成类型,原本只是海南的一个教书匠,由于写得一手好词,被嘉靖的儿子所推荐,开始从政。他的清廉确实无人能及,总是在最穷苦的地方当政,一上任就体现了他的正直,他字刚峰,真是人如其名。他与王用汲(与他同期被推荐的)的友情,多次让我落泪。让我想起了李云龙与赵刚的那份情谊,所谓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的模样就是如此。此人一心为国,但是上天对他却并未有眷顾,斗胆直言只为国民,却身陷囹圄,饱受磨难,使得家破人亡。幸好,剧终的时候他得到了平反,并得到了后代君王的重用,才学并未埋没。
第三个是吕芳,据说历史上并未有这个人物,剧中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就是宦官们的头头,这个人物权限可不小,所有的批文都要经过他这里批红,才能生效。某种程度上是皇帝的代言人。他在剧中有几句很经典的话,一句是他对后生说的三思,即思危,思退,思变,这对于我们现在的职场也是可以借鉴的。一句是说他每天晚上睡前都会把茶杯里的茶喝干净,因为他很可能第二天就喝不到茶了,这便是伴君如伴虎最真实的写照,也形象地描述了政治的危险性。
当然,剧中有意思的人物不止上面几个,还有老谋深算的严嵩,爱国爱民的胡宗宪,聪明过人的张居正,心存理想的李时珍,为虎作伥的严世蕃,无恶不作的杨金水,机关算尽的商人沈一石,清高的高翰文等等。
这部剧在人物的刻画上非常有功底,虽然出现了那么多人物,但是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由于这部剧拍摄于2006年,如果现在去看的话,会发现几乎所有演员你都认识,还能看到他们年轻时候的模样,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