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电影永远不会是电影主流
纵然我非常爱芬崽,但我承认bandersnatch的激动人心在于概念,而不是真正的观影体验。“居然真人实拍出了一个电脑游戏构思“,够有趣吧,再想象一下制作的过程:拍摄团队、程序员以及忙前忙后的场记什么的。撇开这些只谈观影体验,就有点乏善可陈。很多人诟病又臭又长,这种感觉我也有。为什么呢?
记得看到谁说过,看电影有点类似于SM,你得把自己交给电影。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至少在观影过程中,我被动接受打包给我的一切(当然作为观众,也有愤而离席或者右上角点x这样的终极选项)。交互电影强调的“控制感”,对提升观影体验没什么帮助,本质上就是和“看电影”这件事相冲突的。顶多最开始点几下鼠标有点新鲜感,越往后越无趣,以至于觉得又臭又长。。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片子的交互设计,不是为了颠覆观影传统存在的,它是为了叙事,是这个片子想要传递message的一个部分:我们自以为的控制感是真实的吗?于是,我们成了meta情节的一部分。互动的设计,使得这种质疑多了一个层次,也使得故事更引人深思(也没有很深……)如果换个题材,交互形式连这一层的meta元素也贡献不了,就彻底鸡肋了。
所以bandersnatch不是什么革命性作品,它不过是电影一百条道路中的一条,是黑镜宇宙打破第四面墙讲故事,是Netflix娱乐帝国的骗注册大法(大雾)。。唯一让人觉得end of an era的,是这样的娱乐形式的存在让电影院时代更加远去了。一群人在同一个空间分享同一段时间流逝,这太怀旧了,未来都是私人观影再去社交媒体上集体狂欢,时空限制被彻底打破。
© 本文版权归作者 iiim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