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安魂曲》不会想看第二次的电影

本片是由《黑天鹅》的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轰动,甚至一度被列为世界十大禁片,原因是影片结尾有几个“伤风败俗”的镜头,官方一直要求制片方修改,但制片方和阿伦诺夫斯基始终坚持艺术的原则,坚决不妥协,导致最终影片以“无定级”的形式推出,只能在几个特定影院放映,票房大打折扣。
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掩盖本片的光芒。因为它在圈内实在太有名了,如果有人问说出一部剪辑非常出色的电影,估计大部分人会向你推荐:《梦之安魂曲》。

本片的剪辑实在太特别,最经典的一处剪辑就是吸毒过程,剪断了连贯的步骤,再快速拼接在一起。吸食,注射器抽动,红细胞接触,瞳孔放大等等,19处剪辑片段拼接在一起,如此造就的急促感,观众就算从未碰过毒品,也大概明白了什么叫做吸毒一时爽。

本片绝不是靠剧情取胜,而是靠表现形式和演员的演技,知道结局是彻底的悲剧也不会影响观众体验。本片采用了分屏,局部特写以及延时摄影等手法来表现,这样处理也绝不是随意而为之的,也许是为了更加突出两个屏幕之间的关系,也许是暗示人物之间将因毒品而割裂的关系。

另外一定要提一下艾伦·伯斯汀的演技实在太出色,她早在1975年《再见爱丽丝》中便已斩获奥斯卡影后,在本片中又被提名影后。毫不夸张,如果没有她的表演,本片会降低一个档次。

这算是一种“浸入式表演”,他们各自饰演的角色都染上了毒瘾,要上演一场竭斯底里的生活大崩溃,所以对演员的演技要求非常高,总不能真的让他们去吸毒体验一下再演吧,结果艾伦·伯斯汀演出来的效果,简直不能更好。
本片共分为“夏”,“秋”,“冬”三个阶段,没有春天暗示着吸毒的绝望。夏作为铺垫,秋为故事的发展,冬为故事的高潮,配上摄人心魄的音乐,尤其是最后的二十分钟,故事紧凑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

这世界有很多好电影,你会愿意十遍甚至百变的去反复看,但《梦之安魂曲》却是一部你不会想去看第二遍的电影。
得不到毒品的焦虑,上瘾后的癫狂,痛苦,眩晕,绝望。阿伦诺夫斯基把吸毒者的遭遇摆出来给观众看,台词没有一句“拒绝毒品”,却使观众更厌恶毒品,因为观众能从内心感触到吸毒后的可怕。本片没有血腥镜头,但真的是一部非常恐怖的电影。
本片其实也不单只讲了毒品,还泛指了现代社会的欲望。就如本片的几个人物,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追求满足是人类最大的愿望,但当这种愿望变成瘾之后,就注定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