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创伤和原谅

- 婚姻固然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它的组成包括共同经营生活的合伙人,以及如果这个事业有重资产——DNA的延续,aka 孩子,aka破产清算时候的灾难。但如果一切尚好,合伙人忽然死了,破产崩盘却是因为合伙人活着的时候太坑,这个事儿当然郁闷的不行。因为他已经死了,你没法告他,也没法通过法律不允许的手段予以报复。一拳打在棉花上,有火无处发。在剧里表现为女主一拳一拳打在教堂的墙上,除了手受伤,没有任何帮助。
- 如何对待这个级别的创伤是一个巨大的复杂课题。比如剧中死鬼,一辈子噩梦,通过幻想来缓解,后来干脆迷失在了幻想中。真实生活和幻想生活互相交叉,不分彼此。这种对现实的否定或者说改造是否正确,谁也没法准确评判。只有那个内心尚未成熟的孩子,面对残酷战场侥幸生还,知道这痛苦到底有多痛苦。很不幸,除了切肤之痛,对他人的痛的理解都只是虚无缥缈,只是概念层面的理解。比如剧中女主,经历熊熊的野心,经历生活的琐碎痛苦,也经历爱人的缠绵体贴,发现一切真假难辨,万丈高楼底下是万丈深渊,地基根本不存在。她的震惊和不甘,她的隐忍和崩溃,也只能从概念上理解。最后她的解决方案是真正的“断舍离”。抛弃身外之物,稀释骨肉亲情,将自我交给上帝,放弃坐在自己那把椅子上看世界,而是让上帝坐在上面,管理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交出去,何尝不是另一种逃避。但除此之外,什么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 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围观群众,我们还能希望有个非黑即白的交代吗?大不了骂一句畜生,人都死了,就算拉出来鞭尸,能有什么用?他当年无力负担家庭留下的饥饿和动荡,孩子们对于遥远的爱付出的更多珍惜,所有疑惑和屈辱,能改变吗?你说怎么办?
- 有人轻蔑的觉得这种人之渣滓,最后还为他找尽理由强行原谅,是一种相当奇怪的行为。不过,要不然呢?要每天以泪洗面控诉命运不公?要咬牙切齿诅咒他沉沦地狱永不超生?要头发甩甩大步走开找个更强新欢,每年带着去坟前吐唾沫?有什么用?这种恨意和不甘,难道不是持续的对自己进行损害?或者你告诉我这种人值得念念不忘?相反的,忘记才是更难的。想忘记,就要把这件没法了结的事情了结。正如女主所说,她找到了inner peace。重要的从来都只有自己和自己的inner peace。你以为是为了这个男人?不,只是为了自己,哪怕强行原谅,好过永远绝望。
- 另外这么做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修复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强求,但如果有机会,使他们形成一个更大的family。这是为了那个男人吗?当然不,只是为了孩子们。亲缘也是很重要的社会资源。何况老大温柔、绅士、善解人意又有礼有节,从小没有兄弟姐妹,流露出了对手足之情的向往。孩子们啥也没做错,多个兄弟,好过多个敌人,互相憎恨,是不是。
- 所以女主非常值得敬佩。这就是这个剧的主旨,表达一个女性,真诚善良,聪慧独立,坚强而宽大。并不是要表达一个男人复杂晦暗乱成一团好像莫名还有点带感的人生,并不是。女人不是用来写男人故事的工具。女人就是故事本身。
- 为什么四星而不是五星?“到底意难平”。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