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抑或利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影片,也是我观看曹保平电影系列中仅次于《光荣的愤怒》那种流畅感!在电影的展开中,我总害怕会遇到狗血的镜头来诠释何谓“成长”,很幸运我没有遇到,而在娓娓道来的心理转折中看到了这部影片的精彩!片名《狗十三》,结合剧情拆开来讲就是狗与十三岁的少女,当然也可以隐喻为“狗B”,基于中文的博大精深,我觉得还是英文名“Einstein and Einstein”来的比较直接,前后两条狗的到来,成为了一个女孩青春期中孤独痛苦的成长蜕变的坐标点,见证了单亲的李玩如何被打磨为适合这个社会的形状。故事中那两只叫爱因斯坦的狗成为剧情转折的引子,因为父亲的再婚生子,特意送来一只狗来陪伴李玩,让她俩从排斥,到相识再到亲密无间,填补了少女心事中需要温暖陪伴的部分,而爱因斯坦的走失则让李玩领教了成人世界中所谓关心和爱护,也让她心理成长爆发如同那只被英语老师拍死的蝙蝠。第二只爱因斯坦的到来同样经历了排斥相识和亲密无间,但在弟弟被咬伤后被丢弃的寻找中李玩的心理已经彻底蜕变,不再如第一次那样表面执坳,而懵懂之中也让她开始明白成人世界妥协与伪善。狗是引子,十三见证成长,每一个经历过成长的我们,都会被本片勾住。
真正好的小说,应该是没有没有衣服的,应该穿过皮肤,让血液都感应到温度,真正好的电影也是一样,不仅要到皮肤和肉,还要割到骨头,要刮的嘎嘎响。我想经历过成长的我们,一定会被本片刮的生疼,跟狗无关,只是影片中所体现的妥协与较量,希望与失望所描绘出的生活斑驳的质感,会让每个看过的人回想起他(她)的青春故事! 这部影片我个人认为是我所看过的曹保平电影中仅次于《光荣的愤怒》的一部,而且在心理感情上可能更有感触,确实小孩们才去寻找对错,而成人的世界只有利弊。正如这部影片,第一条温顺亲近的爱因斯坦,被人抱走而活的有滋有味,而第二条倔强的爱因斯坦,被送去流浪所而绝食而死。这如同两条隐喻,在曹保平的影响中,对于自由让其披上了阴霾,或许在某个黑暗的夜里,经历过成长的人会像父亲那样唱着过时的歌曲而被女儿的问题激发的痛哭流涕,谁没有一个曾经只有对错的过往。那么面对成长,你是否会选择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呢? 本片,豆瓣我给8.5分,真的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