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之輩』的一些想法

22 Nov 2018 Thu @山東濟南恆隆百麗宮 沒有empathy,看完我只感覺極其諷刺,也觸發一些thinking。
1. 所謂"追夢"? 莽夫之勇的本質是認知局限性。
我最關注的兩條線,即眼鏡大頭搶劫線和保安馬先勇線有一個共性,為了"追夢"不顧一切,最後一個落得家破人亡,一個落得鋃鐺入獄,被反復mention的點是兩個人都吃了沒文化的虧。這點我讚同,如果有文化,或者說有一定領悟力和閱歷,很多沒必要的彎路都可以不走,譬如已經是協警的馬先勇會恪守規則不酒駕,搶劫前多次情景模擬現場調研不至於如此狼狽滑稽的草草結尾。 只憑莽夫之勇一腔熱血不足以,也不必然促成"追夢"成功。其思維局限性促成人物悲劇命運,來自廣度和深度的認知差異可大部分歸因於文化教育程度。
2. "土味"與"流行"的文化表現——影射巨大的城鄉差異
土味文化是對中國北方部分地區流行文化的受眾視角定義(我基於自身認知定義的土味文化,不準確之處還請海涵),土味文化的受眾群體大多來自中國相對發達的東南部和沿海區域,自帶上帝視角的諷刺審美催生了土味文化產業鏈(譬如大v土味老爹,土味挖掘機),片中的搶劫線被全民惡搞化身土味視頻,當事人卻感到受辱失去尊嚴痛苦的想要原地去世。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如果做土味視頻的人在明確認知"土味"和"流行"這一文化差異的前提下,還選擇做土味視頻娛樂大眾,我覺OK,笑他們沙雕沒毛病,這是他們的目的。但如果他們把這當做流行文化,認真在follow主流,我主觀認為這種諷刺審美過譽刻薄了,經濟發展差異映射文化差異,網絡流行文化是符號化且缺乏包容性的。
© 本文版权归作者 𝗮𝗻𝗶𝗺𝗮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