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杂谈而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喜欢这部电影,后知后觉,结束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
没有激烈的情绪起伏,脑中闪过的是——幸福、选择、爱情、人本、追求……
维克多是真的很正直善良啊,打心眼里欣赏佩服;这样的他,最终实现了最初的承诺,却未能得到心上人的爱与选择;他那么喜欢那么用心,甚至曾和她靠得那样近,看着他的背影,我由衷高兴也确实心酸(或许这是大多数人生吧,谁又能什么都得到呢?)如果说,前方是幸福终点站,我能不能理解为他决心放下了呢?他往前走,就像狄克森往里走一样吧,我怀着希望,希望他们看见了幸福的站口(但不是终点,永远有下一程,步履不停)。
幸福,是有很多可能的呀。man of misery与wild stallion是,the crowded又何尝不是?
她的离开,我并不意外(但我蛮讨厌导演/编剧这种,兴头上浇人冷水的行为的,心机,以为这样效果好啊,真的是太…真的是,可以)7年的感情,短短时间就放下了?怎么可能!她看他时,眼里都是光,满溢出来的渴望与快乐;她看他时,和善而有距离感,最近的一次是含着感动的泪水的。才多久啊,他不来不是因为不爱她,她分手是因为疲惫,他们仍旧是相互喜欢相互在意的;而且,一个在诸多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版本来充盈故事的人,有的是能力为感觉造一副滤镜;向往一直安稳吗?不存在的,动荡不安多么刺激,渴望的吸引着的,与安稳的温暖的,加诸习惯与感情,加上喜欢有毒之人的命运,He did it for me (and thank you, maybe I wasn’t owing you so much now)。痛苦与快乐,都是最想要的选择不是吗?记得是一位变装皇后说过“我有多痛苦,就有多快乐”。
拿破仑和约瑟芬,爱的是什么,是相爱的吗?众说纷纭。“留取丹心照汗青”,活在后人心中,都成了一个符号,加上一千个有心人心中的故事。
人本,这部电影又一次提醒我这个道理。是啊,社会规则是为人制定的呀;只是这个度为何,不晓得。不过这部电影选择偏向性还是很明显的,大概,觉得我们有些人太法治太样板了吧(突然更理解当初做值日生时为何被群嘲了,未能“因地制宜”)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又善又恶的,而且富有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趋于稳定的:#狄克森我很讨厌,他身边的人也不赞成他这一做法,但他下属依然没有背离他(迫于职权?我更愿意相信他们看见了更完整的他——毕竟上司曾说“众望所归”)#阿米莉的bibi机,在浪漫晚餐时响起,轻易就让她看不见维克多。#以看人滑倒为唯一乐趣,谨慎且神神叨叨,抛妻弃子逃避牢狱,胆小懦弱却冲去拦飞机的清洁工。######大多数我们都好复杂呀,不会好得太单调太似神,也不会坏到让人戳脊梁骨,善与恶的种子都埋在心田,择善而培;最终是带些杂草的菜园,多迷人(emmmm学了极限和概率论,口味都变了😂)
其实,关于维克多喜欢阿米莉(多多喜欢阿莲娜)我都挺意外的。外貌迷人,我晓得,只是这足以促使人去爱吗?看了人物一个读者因为前妻很美而与之结婚的事例后,我震惊了。他语言平实真诚,没有我以为的好色浅薄,他就一句“她才18,很美”&“我觉得她美,爱她,很多她的行为都可以忍受…”沃德天,当时的我……惊讶不已
但是,既然,一首歌可以让我牵挂,一句不改轨可以让我亲近,一句怕你走掉让我尴尬又心疼…这些鸡毛蒜皮都吸引着我的话,外貌,足够符合审美的外貌怎么就不能带来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了?只是,单纯如此不加相处不带承诺的话,这种关系很脆弱吧。不过,大多数追求都起于外貌吸引力导致的冲动吧?对于每个人来说,魅力点都不同的呀,爱外貌不见得多浅薄,爱内在也不见得有多深刻吧。三观修正🌚
Ps.我没想到,维克多的扮演者年轻时居然那么帅;狄克森的扮演者我果然见过
Ps.并不是享受单身的那种人,除了提升内在,我想也得多花心思拾掇拾掇自己😂毕竟,好看一些自己也开心,别人也舒心,在人际交往中也能有一定加成😂😂😂;毕竟奇怪又骄傲,偏又很在意感觉,所以要在各个方面多多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