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这部高分台版《黑镜》,实在看的我头皮发麻!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首发于天台放映社)
最近几位好友轮番安利我一部剧,为了让我吃安利煞费苦心。听说这部剧是台湾版的《黑镜》,不由蠢蠢欲动。
我看过这部腐国神剧,对剧中的黑科技心驰神往。当然,更过瘾的是它用大胆超现实的科幻元素,将人类社会伦理准则翻了个底儿掉。

这部号称台版《黑镜》的剧其实跟《黑镜》关系不大,名字叫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吴晓乐的同名小说。本剧有五个单元,五个故事,用大胆跳脱的叙事风格辅助以科幻元素。深剖了当前大环境下扭曲的家庭模式和教育模式。

🎥
该剧在豆瓣反响极高,目前评分8.1,估计还会持续飙升。部分网友称:太残酷,看了不舒服。作家吴晓乐曾这样回应:因为它足够真实。

是的确实真实,鲜血淋漓,因为剧中的演员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部剧的第一单元《妈妈的遥控器》,借由遥控器这一媒介寓意了母亲无限膨胀的控制欲,是对“亲情绑架”这一观点高度贴合的比喻。

这一单元的资源最先放出,已有无数珠玉点评,见血见泪,网友们直呼从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我要说的是这部剧的第二单元《猫的孩子》,一个公式般典型的中国家庭模式以及在这种模式下饱受荼毒的孩子。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主角阿衍一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模式家庭。
主角阿衍的父亲在外面包养小三,为了开脱自己的可耻行径,把事情的矛头都指向了妻子。他回到家就挑三拣四,对阿衍的母亲动辄拳打脚踢,怪罪她没有教好孩子,害他在亲朋好友面前丢脸。



阿衍的母亲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人,但她太过懦弱。丈夫亲移情别恋,她却将这一切始末缘由归结为自己不对,并且更加卑微的讨好着丈夫。

随着丈夫的不断抨击和指责,她的委屈和苦水越积越多,如同救命稻草般,她把所有心血付诸阿衍,最后不可避免的“用爱的方式”发泄在无辜的阿衍身上。


而阿衍就是这个家庭关系下的最终受害者,一个因为饱受压力与暴力转嫁而长期肠胃紊乱的瘦弱男孩儿,他的手注定要伸向更弱的弱者。


🎥
这个家庭几乎综合了了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致命症结:
暴力与冷暴力式的精神控制,斯德哥尔摩式的精神依赖,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以及傀儡式成长。
每一味,都是猛药。
故事是以本家族爷爷宾朋满座的生日聚会开始。就像中国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家庭聚会一样,大家激烈讨论着孩子的升学成绩和考试分数。饭桌上沸腾着“爱的撑下去”和“爱的冲天炮”等等壮怀激烈的勉励之词,故事的主人公阿衍也随之出场。

迷幻的BGM将这种“高分至上”的扭曲心理放大到极致,一针见血的营造出整个片子压抑吊诡的氛围基调。
随着家庭模式的铺垫和高分至上这一导火线的嵌入,情节发展将视角转向一个叫小志的同病相怜的女孩。她的出场使故事进入了微科幻的设定:如果看到蓝色的月亮,就有资格进入平行世界。


在平行世界里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规则。小志的规则是只要殴打全校最后一名,就可以考第一名。而阿衍的规则是只要杀死一只猫,就可以考第一名。
接受平行世界规则的那晚,阿衍在天台上看到一盒猫咪。猫咪的出现是故事中冲突激化的一个点。导演把暴力转嫁的终点指向了比阿衍更弱小的猫,来暗示这种暴力转嫁的死循环。

当杀死一只猫咪后,阿衍竟然真的考了第一名。爷爷的葬礼上,亲朋好友像举行邪教仪式般再度演绎了“爱的冲天炮”和“爱的冲下去”,阿衍享受的张开双臂迎接这种赞美。

除了诡异迷幻的BGM,以及映照着白色孝服的违和光束,导演还用镜头的扭转和偏离等方式表达了大众精神上的扭曲和错位。

但是慢慢的,随着杀的猫越来越多,阿衍在平行世界中的规则失效了。但失效,却没让他停止杀猫。直到阿衍精神出了问题,总是幻听,会听到猫的叫声。

阿衍的精神状态在剧中用几处割裂和重复的镜头简要深刻的交代过,镜头中瘦弱的孩子紧紧蜷缩在床上,用尽全身力量死死抓住床单。孩子心灵上的绞痛,跃然眼底。

伴随如血的杜鹃花袭击了阿衍的高考试卷,杀猫的行径也被警察发现。


母亲急着去山上寺庙为爷爷烧纸莲花保佑儿子取得好成绩,而阿衍则因杀猫被捕坐上警车的后座。所有的冲突最终不期而遇。

同样不堪重负的小志从楼上跃下,跌入装满纸莲花的车上。

阿衍的母亲,看到车前蹲坐了一只猫咪。

阿衍看着歇斯底里的母亲,只想逃避。

故事的这一段儿,是对灵魂的拷问,阿衍压抑的感情最终溃堤,绝望的质问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而阿衍的母亲十分矛盾,明明含辛茹苦的关心照顾着儿子,却让他变成了一个残暴的凶手。

面对阿衍绝望的质问,她只觉得委屈、无助、束手无策,却根本没有明白她对儿子的爱早就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接回怀孕的猫咪,却冷漠的让阿衍离猫远一点。
故事最后的镜头阿衍母亲细心的照顾着临产的猫咪。他跟母亲说话,母亲却不理他。他弄伤自己的手企图从母亲那里赢得一点关怀,但母亲只是冷淡的劝他去吃药。

争执之下,阿衍被爱与恨的残酷矛盾折磨到崩溃,出手扼住了母亲的喉咙。

我很怕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我怕那些像阿衍一样的我们,会永无休止的停留在品味悔恨的这一刻。但是,幸亏没有。
母猫对初生的小猫单纯的舔犊之情将母子二人激烈紧绷的争执缓和下来。在这个长镜头中,他们微笑的看着彼此,仿若新生。对视中所有的狐疑和不解统统冰雪消融,他们终于走进了彼此的内心。

🎥
这部剧除了阐述当前大环境下崇尚高分的畸态心里,更是将手术刀对准了中国模式家庭的致命症结。无休止的暴力转嫁最终会由受害者再度转嫁给更弱的弱者。
平行世界的设定,暗示压力下畸变的心理状态。杀猫规则,是剧中阿衍的情绪宣泄口,只有在压抑充分得到释放之后,他有才勇气去面对一切。不得不说吴晓乐非常聪明,用猫这一弱小而又有灵性的物种结束了这种死循环式的暴力转嫁。

这个故事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不陌生,故事中的人物就是我们自己。
剧是好剧,破而后立,但真正的现实更多的是,只破不立。是的,痛苦永远是痛苦,但如果痛苦没有带来思考,那么将毫无意义。
无论你是否将为人父母,亦或者说你已经为人父母,不妨去看看这部剧。让所有以爱之名的伤害,结束在我们这一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