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应该给香蜜剧组加的鸡腿

先弱弱说一句,希望不会有人看到标题就跑上来喷我。本来我想写一个世界架构、人物和拍摄方式的分析来告别香蜜的,但是太长了,没时间、没耐心、没激情,就写个短点的。
香蜜播完快一个月了,从中间润玉黑化的剧情开始,该剧因为注水、粉丝间撕逼、剧组编剧撕逼等事情,败了不少人好感。但是一码归一码,回归理性,该夸的地方我们也不能吝啬,现在我想从一个观众、外行人的角度来谈谈,我觉得应该吹给剧组的彩虹屁。
一、服装、道具、特效
这些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光看剧中呈现出的效果,就知道剧组把大多数的心力都放在了上面。特效更没的说,我一个看5毛特效都津津有味的人都看得出来这剧的特效比别家的高几个level。
二、导演
我觉得香蜜的成功,朱锐斌导演绝对值一个大大的彩虹屁。一个好的影视作品,剧情、演员需要互相成就。同样一个善于用镜头塑造人物、构建剧情场景的导演同样重要。朱锐斌就是这样一个好导演。
就拿锦觅、旭凤、润玉三个主要人物来说,朱锐斌导演就将三人各自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提鎏英,是因为我觉得她的剧情基本原创,陈钰琪小妹妹完成度虽然不错,但是她的剧情难度、复杂度不高)
先说杨紫的锦觅。杨紫的演技公认的好这几乎没有什么质疑的地方,而且紫妹拍戏也拼,所以她身上很少看到其他女演员多多少少有的维护形象的想法,所以她的很多戏,虽然不美观,但是绝对能打动人。剧中锦觅也是经历了前期的天真活泼、没心没肺到后期日渐成熟稳重的成长过程的,所以朱导给锦觅的镜头不仅多,而且很多样化,从面部的小表情、到锦觅一个可爱的小动作、再到与背景相呼应的长镜头,从不吝啬把镜头给杨紫,而且神奇的是朱导演几乎很精准的避开了任何一个不“美观”的表情特写,所以哪怕杨紫依然不是那个大众审美意义上的美人,但几乎所有观众都接受了朱导演镜头下她“六界第一美人”的设定。
再说邓伦的旭凤。有不少人说过,邓伦是以演正剧的方式,出演了偶像剧里的旭凤。所有他的旭凤,没有偶像剧里男主多余的肢体动作和夸张的面部表情。凤凰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纯靠邓伦扎实的台词功底和细腻的微表情立起来的。我相信,一个能将面部表情表演的如此细腻的演员,不可能掌握不了偶像剧式的表演方式。邓伦不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不想自己的表演也模式化,旭凤算是他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比较危险的尝试。因为如果碰上一个以偶像剧模式进行拍摄的导演,很可能就真拍出了一个面瘫,还是一个只会杵在那连手都不会挥一下的面瘫。好在朱导看懂了邓伦的尝试,所以他毫不吝啬地给了邓伦大量脸部的特写,综合全剧,几乎没哪个演员,面部特写的镜头能多得过邓伦,邓伦也很争气的hold了他所有的镜头。有很多人说,旭凤的人设被削弱,且不谈我压根不认同原著旭凤人设丰满的说法,就我个人看法,除了剧情能丰满人物,镜头其实也可以。香蜜前半段天界剧情,旭凤出场的镜头: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栖梧宫,而且都开始与旭凤坐在一书案前,拿着书在看,或者在批公文,然后或是锦觅去闹或是燎原君、了听飞絮向他禀报事情,剧情正式展开。对比一下润玉开场的剧情,这些镜头就是在告诉观众,旭凤不是恋爱脑,他是真的很忙的,有处理不完的事,也算是对旭凤战神人设的一个丰富。再看看凤凰打斗的镜头,同样对比润玉,可以很明显看出旭凤的武打动作永远都是干净利落,很少有润玉那样多余但不实用的小动作(后面会具体说),这些也同样在暗示旭凤战神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他的招式是讲究效率的杀招。
最后说罗云熙的润玉。平心而论,罗云熙作为一个非科班演员,能将润玉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完成的这么好,我是挺意外的。但是夸归夸,他的演技比不上杨紫、邓伦这也是实话。本来这很容易造成罗云熙的润玉在镜头上的“尴尬”地位,因为论演技,他实在hold不住邓伦那般可以按帧算的面部特写;论人物特性,润玉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多地通过什么动作来设计人物。不过朱导演懂得另辟蹊径,他充分利用了罗云熙本人和润玉极度相符的气质,和他多年舞蹈练就的好仪态,给了罗云熙大量的远景镜头。有兴趣的道友可以去看看,剧中润玉的出场很多是从远景开始,润玉就在精美的画面正中,一步步,缓缓地、款款地,随着镜头的不断拉近,姿态优雅的走到观众面前,再配上演员姣好的面容,对电视机、电脑前的观众绝对是一大暴击。纵观全剧,没有哪位演员的仪态是受到导演如此偏爱的,所以罗云熙有大量的边走边进行台词的镜头和跪拜、甩袖的镜头,罗云熙的武打动作如行云流水,漂亮,但是就如前面所说,有很多在我看来没什么用纯粹是导演用来体现润玉气质仪态的动作,比如漂亮地变出他的那把剑,比如每次出招收招的时候总有一个动作定格,这些动作真要到了关键时刻,妥妥被敌人一刀致命,但是导演就是拍出来了,因为演员拍得确实很好看。(其实个人认为武打动作在设计上区别旭凤,也是武指的有意为之,为了更突出和区别旭凤的战神人设)罗云熙的仪态有多出众,从B站上不少up主单剪了他的风姿仪态的视频就可窥见一二,因为我还真没见过那部剧的演员的仪态被粉丝单剪出来夸的。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说三位演员在香蜜中拿出的都是满分答卷的话,那么杨紫、邓伦的演技有90分,其他是服道等因素的加成;罗云熙的演技值75分,剩下的25分是都要归功他的气质和仪态。
可能有道友会说,导演如何利用镜头这本来就是基本功,没什么好夸的。但还真不是所有导演都这样,我就见过不少不讲究构图,甚至还自爆其短的电视剧。正面教材就拿上面说的润玉的镜头来说,其实润玉虽然各种秀仪态的镜头很多,但是他面部特写尤其是反映人物心理变化的特写很少,这未必没有导演避短的心思在里面,所以他的面部特写虽然少,但是出现的却个个可圈可点。比如60集左右,锦觅控诉润玉利用她的片段,镜头给了杨紫大段大段的特写,却很少切换罗云熙的面部表情,按电视剧一般的拍摄手法,多少也会切换一下润玉配锦觅戳中心事、揭开内心阴暗面时的面部表情变化的镜头,可是这里很少,一方面是为了杨紫表演上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罗的情感变化跟不上杨紫,所以干脆少拍。反面就拿青云志中李易峰在碧瑶挡剑的那一片段来说。为了写这一段,我今天早上特意刷了几遍。虽然本人作为曾嘲讽过李易峰演技的一员,但平心而论,李易峰在这一段演得还可以,几个远一点的全镜头很好的将张小凡突遭大变故的大悲大恸到已经无法接受现实的懵傻表现出来了,尤其是后面眼珠机械化的轻微转动,特别的传神。但是有没有谁来和我解释下镜头对着演员的两个眼睛(一个眼睛)拍的目的在哪?镜头近到除了演员的眼睛看不到演员任何其他的面部特征,这别说一个演技不怎么样的,就是来个老戏骨,他也演不出个所以然来。眼睛再怎么是心灵之窗,也没人直接拿窗子给人看的啊。虽然青云志同样是朱锐斌导演的作品,但私以为他不是总导演,或许这个锅他可以不背,或者说香蜜是朱导对自己拍摄方式的一种改进。
三、编剧
配角加戏、剧情注水、主角人设薄弱、剧情不合理,这部剧被撕得最惨的除了润玉,恐怕就是编剧了。我虽无意洗白编剧,但也认为不能因为剧中的一些不圆满,而全盘否定他们对香蜜的贡献。不提剧版香蜜已经大大丰满了原著从女主视角出发的单薄剧情,完善了香蜜整体的世界架构和人物形象。香蜜剧中被网友称道的前后呼应往往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人物类似剧情的对比、人物立意上也非常有意思。
1.剧中的前后呼应
这个太多了,锦觅“我们做果子的,自然不能和鸟一般见识”,前面我们多半把这剧话当做锦觅的俏皮话来看,但当后面锦觅再次说出这句话时,搭配她对天界百年的美好回忆(这个回忆也与凤凰刚复活时对彦佑说的话呼应),真的有种物是人非的伤感。剧中一句“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贯穿始终,女主的父亲、母亲、养母都对这种真正平淡的生活求而不得,女主也是经历了各种磨难、成长、甚至死了一回,才最终悟出这一生活的真谛。剧中最后的结局也正是对这一句话的写照,虽然平淡,但也让人生出虽经历沧海桑田,但幸能尘埃落定的怅然。
2.剧中人物对比
总有旭凤唯粉的道友说,这部剧往死里削凤凰,却把润玉写得丰满过主角。对于这样的结果论观众,我只能说其实那种主角一路开挂各种全方位碾压配角的爽文、爽剧更适合你们。我从来不觉得旭凤的人设薄弱,原著本来给予凤凰进行补充的空间就不比润玉多,更别提润玉还是个搞阴谋的阴谋家,原著润玉做的事可以一笔带过,但是电视剧真的可以补充升华很多内容。但是编剧在二人才能、感情的情节对比上,很鲜明,也很有意思。
在才能上,旭凤军事才能、大局意识远超润玉,但是政治眼光、揣摩上意上,旭凤不如润玉。
我在自己的剧评和其他道友的帖子下都提到了这个片段:天后寿诞,彦佑现身,润玉看到只是想到引开彦佑,但是凤凰却警觉得派兵看守大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旭凤作为一个常年带兵打仗的战神对潜在危险的敏感和警觉,以及知晓如何在事态发生时掌控局面的沉稳和冷静。还有天界大婚前夕,旭凤、润玉二人在排兵布阵上的推演较量,可以看出,润玉在军事才干上是不如旭凤的。这也是为什么润玉登位后仍然会重用旭凤手下的将领,除了显示自己贤德大度,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短板。
再看在政治才能上的片段:前面剧情中旭凤一人喝退魔界十万大军、收复穷奇,天帝几次想立他为储,或封赏他,你看他是怎么说的,这是旭凤分内之事,何德何能受到如此封赏。再看天帝将太湖赏给润玉时,润玉是怎么接这茬的?他首先表明为父帝分忧是分内之事,表了孝心;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退了封地,既回了天帝对他的试探,又狠狠安抚了天帝希望大权独揽的专断之心;然后建议将流离失散的洞庭水族安置在太湖,全了天帝又当又立的假仁假义。一行操作下来,把自己父帝兼顶头上司哄得服服帖帖,但是他损失了什么吗?没有!洞庭水族大多数是他生母旧部,虽然他救了洞庭水族的事不能泄露,但是彦佑可是现场见证人又是洞庭少主,他还把鲤儿放回太湖,让他管理,可以说,他实际上依然没有失去对太湖的控制,没准洞庭也在他控制之下。还有暗中和鸟族这个曾经的灭族刽子手结盟,可以说润玉在政治上的隐忍和韬光养晦,绝对是旭凤比不上的。旭凤不懂这些吗?懂!从他教他叔父如何三言两语劝天帝让他去魔界调查魔尊的案子就可以看出来,他懂,只不过他心里“从没有这张牌”。他自己也说过,“你没有算错,而是我从未算过”。这个算不仅是在感情上,还有在人心上。
对锦觅,同样是爱,但是润玉的爱里杂质太多。
对旭凤而言,锦觅就是他的生活,他对锦觅更多的是尊重,所以他总是会对锦觅说“你可愿意”。于他而言,他与锦觅的幸福是相互成就的。
对润玉而言,锦觅不仅仅是心上人,更多的是信仰、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他说“每每低落迷茫之时为我指点迷津”“只要你在我身边,我才可以不那么恨、不那么痛”,他对锦觅的要求,卑微到甚至不需要她的回应“无妨爱我单薄、但求爱我长久”,可以说润玉需要的更多的是锦觅的陪伴,而不是同样的爱。对比后面锦觅最后一次逃婚,他兴兵攻打魔界、威胁要一日灭一品花木,可以说,锦觅于他而言,更多的是他不会因为自身的仇恨、委屈和日渐扭曲的心而变得更加疯狂的救命稻草。所以他做得出为锦觅舍仙寿的事,也同样做得出利用锦觅去伤害旭凤的事。
3.人物立意
一般来说,影视剧中人物冲突最集中在哪,人物立意就在哪。毫无疑问,这部剧立意最高的就是旭凤和润玉两个人,但是最终旭凤的人物高度是强过润玉的。
我作为一个旭凤、润玉双粉,从来不偏袒任何一方。剧中润玉立意高吗?高!最后他下罪己诏、囚自身、欲以自己为祭铺平旭凤上位的路,桩桩件件,体现了润玉这个人物的高度,哪怕他坏,可是他仍然有底线,在最关键时候他依然知道做怎样的选择。但我可以说,最后旭凤的表现同样没让人失望,仅凭一句话就在立意上高过了润玉。润玉对旭凤的心结在哪?为什么他们会渐行渐远?我想于润玉来说,就是没有切肤之痛。旭凤没有经历过丧母,他凭什么对他说我理解你丧母的悲伤;旭凤从出生起就受尽万千宠爱,他凭什么说理解他的处境和不容易。于他而言,旭凤的关心不过是他身为“胜利者”的优越感和施舍罢了。所以最后,他为旭凤安排了和他一样弑兄上位的路。哪怕他说得在冠冕堂皇,要用他的命给旭凤立威,但我仍然相信他有能力安排一条兵不血刃的路。毕竟天界树敌多的是天后,旭凤在军中威望很高,又有他亲信扶持,旭凤本身能力就很出众,怎么会控制不了场面。归根结底,还是润玉在潜意识里认为旭凤和他是一样的人,在经历了爱人背叛、父母惨死的变故之后,一样会被仇恨吞噬。弑兄上位,既是润玉对局势的清醒,更是他对过去那个纯善的旭凤的嘲讽。直到旭凤说“当初父帝赐我赤霄剑是让我剿灭穷奇,不是让我手足相残”的时候,润玉才真正认识到他和旭凤的不同,才清醒的看出自己不如旭凤的地方,他那句我错了才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