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失重

看完电影进豆瓣翻了一眼短评,跟施暴者一样,什么四娘什么矫揉造作,好像这部电影的立意就这样被他们吃了。心怀什么呢,看什么都那么偏激,仿佛骂这部电影,是种惯性的政治正确。
易遥跟我以前想象中的样子好像,不只是形象上。电影改了很多地方,总得来说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了,尽管剧情不是那么丰满,有些生活面的剧情也轻飘飘的。易遥第一次知道自己得了那个病的时候,在医院哭的我心疼,太委屈。
顾森西人设非常可以的,可那个台词讲得真是一般了。齐铭就更像个提线木偶,整个电影演完记不得他了,其实他眼睛很漂亮啊。
医院里易遥对齐铭那段心掏出来的台词我记得应该是书里的,但是硬生生的讲出来,插的莫名其妙。但是整个电影改得挺好的,最后结局和书里尽管不一样,主题归到校园欺凌,这两年的电影这方面的主题不多,但其实这种情况挺普遍的,就是看不到这种题材。有些人吐槽这居然是郭敬明写出来的,校园欺凌这个主题拍出来,如果是郭敬明和落落就该被踩一样,这个逻辑我不是很懂。
齐铭要易遥解释她为什么得那种病,他和学校那帮人有什么区别,他还不如一个顾森西。顾森西会跟易遥说,就像艾滋病,小孩子也会得,可是小孩子又有什么错,生病又不全是因为那种原因。不了解的情况下,却先怀疑,而齐铭从小和易遥一起长大信任却那么单薄,可笑。你们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怀疑过吗?我经常玩笑一句话:我喜欢帮亲不帮理的人。我只是希望,世界之大,有人能够不分缘由的信任我,哪怕别人说了再多,他还是会来愿意问问我,“真的是他们说的那样吗?” 我也常说,人所取得的上万种情感中,最后取得的就是信赖。
唐小米因为校园欺凌而转学,摇身一变想变成受欢迎的转学生,内心渴望合群,怕被孤立。来了新校园感觉被易遥发现了秘密一样,疯狂的欺负易遥。齐铭那个废物居然觉得易遥过分,我要是易遥大概比她干得更狠,被欺负就挨着受着吗。行,你受过良好的教育,你要文明,可最起码要帮着你的朋友想想化解的办法吧。齐铭家境优越学习好,就连打了学习不好的顾森西,学校都能装瞎看不见。很多学校都是教了学生知识,没教学生做人,只要成绩好,不是人也行的,学校升学率光鲜就行。不往大了说,以前上学时候的班主任也都这种想法,他们很多时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易遥说从来不知道卫生巾是带香味儿的,前面两个看电影的小姑娘一下就哭出来了,看她在卫生间捧着顾森湘递给她的卫生巾闻香味儿,真心酸。我真的没想过这种事情,也许还有很多易遥她们也都经历过这种那种的事情。易遥买卫生巾的时候,都是挑便宜买的吧,很普通的那种功能性的,所以也没用过贵的,更不知道一个卫生巾还能有那么多花样。
易遥知道她妈还是爱她的时候,我感觉到她很幸福。当世界失重,快不敢做梦,至少还有些寄托……
易遥错了,就算你今天死了,学校里的那些人也只会惊诧一瞬,未来很长的日子里还是会过得舒舒坦坦。校园欺凌中,那些动手的没动手的,对这种行为都是一种默认。很多人会觉得,反正光看着没动手就没关系,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被欺凌者会很孤独吧。
希望易遥以后的路像她跑的那段路一样,痛快顺畅,终点不要是自杀了。看到这个电影的易遥们,你们要知道你们不该死。
评论里的一些想法更新一下,我发现就连我身边的人都对他们有偏见,因为他们以前拍的一些东西,这个我不洗白吧我觉得就那样。
有些家庭环境好的小孩子,会被家长灌输用钱就能解决很多事情的想法,这样长大以后三观会是什么样。本片反应了易遥这个年龄,现实情况下,很多比易遥还小的孩子他们更加无法承受,碍于自尊,年龄小又不说出来又无法排解,希望看到这部电影的家长们也能多多关心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还有那些以后即将会成为孩子家长的年轻人也重视。还有,即使你帮不了“易遥”,那么也请在以后的生活中少点恶意,生而为人,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别在墙要倒的时候推墙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