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one dies.

电影还是看完就写影评的好...
在未看这部电影之前,吸引我的是所讲的故事,一个已死女孩讲述的故事。我想知道,罪犯最后怎么样,线索是怎么被发现的,女孩能通过什么方式来传达她自己,但,看完之后,好像总让我觉得缺了不少,电影融合了许多元素,不至于很混乱,但并不觉得有什么十分突出,这样算是说融合地好吗?持保留意见,觉得表现力不够,元素不混乱但应该更有力量,更让人记住,但这部电影完成这一点并不十分出色。电影开始知道女孩被杀,让我觉得节奏还是把控得可以,虽然觉得或许可以女孩遇害与家人融洽晚饭有更强烈的对比,但总的来说,温馨与残忍,十几岁的青春懵懂与罪犯的病态都有,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之后,尤其是后半段,总让我有种过度拉慢节奏的感觉,没有紧绷的效果没有放大电影中的矛盾,这样在我看来便是过于拖沓;以及,本来是从女孩角度去叙述,后面的较长篇幅女孩消失了又或是冷不丁地出现,另外,外婆来家照顾特意的喜剧效果是有,但或许我并没有感受到母亲的极大痛苦,这段喜剧效果有却不大,母亲在这部电影里的占比我认为并不大,似乎我也感受不到电影中想要表现的一位母亲失去女儿的极大痛苦;再者,父亲以及女孩妹妹的怀疑加确信,总让我感觉有些突兀,让我觉得这个本没受任何人怀疑的邻居就这样进入他们的视线有些突然,或许,是直觉吧,即便毫无马脚,但父亲一日日坚持以及妹妹日益长大对周遭更了解更回去观察,本来觉得或许那个通灵的女孩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唯一那一次通灵只为与自己心爱的人有那一吻,欸,算了,指证无望了。
以上,大致使我对这部电影感到可惜的地方。
电影里哈维先生的结局我看完觉得真是太轻了,但也恰恰应证电影前段提到的;在当时,1973年,这样的事情并不会为大多数人相信与重视吧...警察第一次来家调查更多的问题是关于家庭内部也希望这件事是家庭造成,父亲的执着与警察口头保证,到之后的警察日益忽视,报纸上的内容更新直至无人问津,罪犯可以逍遥法外过着自己的日子,即便那些孩子们都被夺去生命,没人向他报仇,没人会去细究那些孩子去哪了,那些孩子遭受了什么,最后,这个罪犯老了,女孩不再是他以前那样l可以轻易摆弄的了,而他,也不过是摔下坡死在雪里。最终,死了。Everyone dies. 与苏茜同样的被害女孩很早就这样劝她。是啊,最后,死了。
即便我还是愤愤不平,我也做不到什么let it go,但结局也不是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