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才觉风霜烈,养狗方知父母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 / 熊猫二人组
这是一个和部落失散的原始社会少年如何与一只狼相伴,重回部落的故事。
可说的东西很多,原始人的捕猎野牛、狼如何被驯养、钻木取火为什么那么难。
我的领域是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阿尔法:狼伴归途》里那段深沉而外露的父子情。
和两万年前相比,人类的生活环境天翻地覆,而我们的情感并无二致。
这部片子9月7号正式在大陆院线上映,以下内容有剧透,不过还是那句话:看完熊师傅拆解再看电影,你会看得更明白。
扶上马,送一程
现在正是各大高校的开学季,许多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尝试独立生活。
送不送自己的孩子,是家长圈的永久话题。
有的说,送,能帮孩子解决困难,也安全。
有的说,现在也不用带着现金交学费,没有送的必要。
还有的说,女儿要送,小伙子,就让他们结伴儿去学校就好了!
等到真把孩子送到宿舍,一定会有放心不下的父母爬上爬下整理床铺,还有的爸爸妈妈会对室友们一通拜托:
“你们都是出门在外,要互相关照啊。”
其实主要意思是要别人关照他家孩子。

两万年前的人类,也是如此纠结。
《阿尔法:狼伴归途》里,部落首领的儿子科达,就面临着第一次离家狩猎。
这是冰河期的尾巴,气候寒冷,荒原上跑着长毛象和野牛,而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就是打猎。
把部族里最强悍的猎人聚集起来围攻大型猎物,然后剥皮、熏制和烤干,就能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弱小或者惊慌的人,很容易在狩猎中死去。

科达他们那个部族的成人考试资格就一条:把石矛头做得锋利而坚固。
不合格的少年会遭到鄙视,和女人老人一起在营地留守。
合格的少年会和成年男人一起面对野兽,成为真正的勇士。
可能会有人说,荣耀好虚妄啊,换了我,一定安全第一,愿意一辈子在营地做内勤。

人类学者雷贾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写过原始部落对勇士的奖励:
成为最好的猎手不会多分点肉,但是全部落的女孩子都会愿意给你生儿育女,说她孩子的爸爸是你。
仁爱之问
科达的爸爸是部族的首领。
那个时候的首领没有世袭的。
你如果是强悍的狮子或者狡猾的狐狸,都可以统率部落。
遗憾的是,科达两样都不占。
虽然通过了石器磨制的考验,但这孩子有两个致命缺陷:
☉ 不会钻木取火
按说现在当领导不用操心,你拿出烟来,下属就给点上了。但是冰川期不成,你出门都要钻木取火,不会生火的话,一天都活不下去。
☉ 不敢杀大型猎物
科达对杀死猎物非常排斥,远远投出长矛还算可以,一旦需要直面一个野兽,他就下不去手了。
要知道冰河期的生活就是:
石头长矛大皮袄,一天三顿吃烧烤。
打不来猎物,生不了火,出去就是饿死的命。
不过妈妈有了一个提议:
他爸,有没有其它办法,比如让孩子用仁爱来统率部落?
大家别笑,这不是“用爱发电”的矫情口号。
《人类简史》里有一点很有意思,我们的祖先智人为什么能够打败更强壮的尼安德特人?因为我们有“想象力”这种伟大的东西。
“这事儿对集体有好处”,这就是想象力。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一个“集体”,我们就在这种想象力之上,有了国家、社会、正义、爱情和人际关系。
科达他妈比孔子提早一万多年提出了“仁爱”的概念。
父亲的纠结
仁爱是不错,不过如果儿子能文能武不是更好吗?于是一路上,老爹一直在训练儿子:
你来钻木取火。
对不起,我还没学会。
你来杀掉这只野租,快点,别让爸爸丢人。
爸爸我做不到!

孩子你得努力啊。
老爹恨铁不成钢,但还是谆谆善诱。
孩子你看见那个了吗?它是狼王,它老了,弱了,就要被挑战。
爸爸也不是天生的领袖,如果爸爸弱了,也是一样。
说完爸爸不无忧虑地看了一眼那个长得很像普京的叔叔。
那是这个部落的二号勇士。

老爹也困惑,到底应该如何让儿子健康成长。他们在打猎途中遇到了另一个部落,那个部落的负责人是蓝脸叔,老爹的老朋友。
蓝脸叔面恶心善,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对老朋友说:
悠着点,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
我儿子就是出来打猎的时候冲太猛,一下子就没了。
父子失散
不练,实战一定会死;练了,也未必能幸免。
练习和实战,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两个部族的联军盯上了一大群野牛。
策略很简单,驱逐野牛,逼着它们跌落悬崖,然后下去捡手打牛丸。
问题是人家牛也有老大,明白了的牛老大很可能反杀一波,那个时候就是一招:
跑。
然后我们知道菜鸟的特点就是上战场麻爪。
于是科达就被牛魔王顶下了悬崖,卡在山腰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老爹哭呀,普京叔叔劝:“你别下去,你救不了他,你还要带大家回家!”
人家还真没有谋朝篡位的心。
摆了个石头墓碑,大家就拖着牛肉回家了。

厉害了我的爹
醒来的科达因缘巧合,安全下山,瘸着腿上到山顶,看见了墓碑。
我擦,被抛弃了。
这下只能靠自己了。
万幸,他虽然不会生火不敢杀生,别的方面学得却瓷实,关键是活学活用。
比如科达上来就让一群狼盯上了,身上就一把石头匕首,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上树!

在茫茫夜空中,记得找北极星。
在漫天大雪里,留心观察路标石。
这里有个细节,真是佩服编剧的心思。
今天我们找北极星怎么找呢?
先找到北斗七星……
哪个是北斗七星啊……
像勺子的那个。
什么是勺子啊?
吃烤串的原始人根本不用勺子,他们要定居之后才会制造陶器,有了碗,勺子才有意义。
所以科达的手背上,被妈妈文了一个北斗七星。
比着天找,一定没错。
文身是用来回家的,不是用来吓唬人和配大金链子的。

学会了当爹

那时候的人类是群居动物。
孤独,每天都会给人注入苦涩。
科达躲狼的时候,给一只狼肩膀上开了个口子,天亮了,其它狼就把它给抛下了。
同是天涯沦落狼(人)。

这是现成的肉,不过科达于心不忍。他把狼扛进洞里,捆住嘴给它治伤。
狼和狗到现在也还是一个物种,99%的基因都一样,可以交配生下后代。
狗是我们挑选了两万年的狼,我们选择了最服从最忠诚的狼,让他们生下后代,逐渐变成了狗。
对付一代目大灰狼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向狼表达善意,让狼相信自己不会伤害它。
但又要给对方威慑,不能太亲近。
养个人类幼崽如果太惯着他都要造反,何况是狼。
一句话:立规矩!

要让狼明白,两者这段关系之中,掌握主导权的人是我。
这个度真挺难拿捏的。
但这样的沟通绝对值得。
科达和他的狼伙伴白天一起狩猎,晚上相拥取暖。
大草原上的动物们第一次遇到了狼人杀:“最可怕的俩猎手结盟了,还让不让羊活了!”

《三国志》里说刘备和关羽张飞,“恩若父子。”
科达在寻找爸爸的过程中,自己已经像一个威严的父亲了。
开局只有一个人一条狗,装备基本靠捡,说的就是他俩。

爸爸的臂膀
科达给小狼起了一个名字,按照爸爸对狼王的命名,叫它阿尔法。
我们知道,父母往往会孩子起一个小名,情人之间也有昵称。
当你给一个人、一个事物赋予一个独有的名字,你才真的和它有了非同一般的关系。

科达在离开爸爸的岁月里,获得了真正的成长。
不仅是巩固之前所学的东西。
他自己找到了靠谱的伙伴,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有的人可能工作很多年,在为人处世方面,却依然是一个“关系未成年人”。在情感上和精神上,他们还没有摆脱对原来家庭的依赖。
科达最后抱着小狼回到部落的时候,爸爸丢下手上的筐子,欣喜若狂。他失掉了的生命的一部分回到了身边。
永远哭着回到父母那里寻找安慰,就永远是孩子。
带着各种收获、礼物和经验回到父母这里,让父母比过去还要强大,这才是父母真正的膀臂了。

狼也开始了和人类长达两万年的合作关系。
一批小狼和人类的剪影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你会真正感受到自然的雄浑之美和人类的力量之美。
对了,现在应该叫它们“狗”了。
人和🐶,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狩猎联合体。

推荐阅读
|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