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片子不被人喜欢,大概,是有原因的?

虽然说人才是规则的创造者,但大部分时候是规则在改造人。
《日瓦戈医生》中,医生从西伯利亚回到莫斯科,遇见昔日的好友,他们骄傲地向医生开展思想汇报工作,汇报自己在劳改营中的点滴心得,作者描写道,那一刻日瓦戈医生觉得好像是在听两匹马沾沾自喜地叙述自己在马场中如何被人驯服。而同一个古拉格,被后来的文学家描写成一个地狱。
我觉得这就是社会规则的一个巨大作用,它可以改造一个人,不停地塑造他、打磨他,直到最后将他完完全全地摆上社会,作为一颗螺丝钉也好,舵手也好,反正是找到一个适合他的位置。这是大部分人到会试图去做的事情:主动去被规则改造,去迎合规则,以期达到自己的位置(自我实现?)。
《节食王国》还讲了另外两类人,其中一类,他们不屑于规则,无论是出于学不会、还是学会了却觉得规则扯淡,反正对现有的规则持暧昧的否定态度,这类人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逃避,躲进一个社会规则暂时失效的大房子里、或者干脆,躲进终南山、躲进桃花源,躲上十年、百年,只要不被打搅,甚至是千年,从而创造自己的规则;其二是幽默,用讽刺、自嘲来消解规则在自身、周围的作用,他们把规则造成的悲剧用笑声裹起来,拿短刀匕首划开作为包袱皮的社会现实。
另一类人也不屑于现有的规则,但是和第一类不同,他们想要改变规则,这类人是改革家,是革命者,是流血的圣徒,也有可能是不可腐蚀的政客。
总而言之,利用规则也好,逃避规则也好,改变规则也好,都能从《节食王国》里找到——那么直白、那么暴露地呈现各种不同的思潮。从这点来讲,很多人接受不了似乎是很正常的……因为就第一季来说,你根本看不到主创人员的倾向性,没有彻底的“好”彻底的“坏”,没有“可行”“不可行”,作为观众,你可以站在任意立场,然而任意立场都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你站稳——观众讨厌这种摇摇欲坠的不平衡。
从内容本身来说,这种不平衡部分来自故事情节的悬疑情节,然而更加多的一部分则是,这个片子不要说没有伟光正,这个片子连个所谓“有缺陷的”美式英雄都没有。影片中所有的场景、情节都是日常生活,但是却营造出另一个不稳定的现实,大概这才是观影体验不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