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 还是 希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又是一部能量密度极高的电影,来自 Clint Eastwood。
唯一一处硬伤是在于“假Warter”的来龙去脉最终也没有交代清楚,只能靠自己的想象了..其他没交代的地方个人理解都是出于剧情需要,模糊的才是真实的,也更能引起关注。
Captain真的是极为务实能干一位“好警官”。带“假Warter”见Christin被发现了,面不改色心不跳,一番苦口婆心软磨硬泡居然让Christin相信是自己的错觉,还不失礼貌的配合合影;问题被发现了,也是先礼后兵,解释劝阻不成就借调“权威医生”加以疏通,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已动用精神病院,也算是对人民温柔有加了;面对错误被揭穿的危难处境,先是勒令下属封闭消息单独面见知情人,直到纸包不住火了,又被迫扛起了背锅的大旗,在法庭上竭力辩解,虽然最终没能逃过人民的审查,但却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大众对LAPD的重拾信心。这一系列操作如果在“我党”应该也是可以平步青云的(毕竟没有背后强大的关系,晋升之路的上限恐怕不会太高)。
Chief和Mayor分别作为更高层级,大局观自然也是领先Captain好几个级别。Chief还需要经常参与到对公众的解释中,Mayor则几乎压根就不露面。当局面已然呈现崩塌之势,二者很清楚的选择了“弃车保帅”,一方面接受并承认Warter就在“农场事件”中被害,以短痛换长痛,一方面要求Captain对此事加以负责,尽管Chief最终还是被降级,Mayor也再无竞选的可能,两人东山再起虽然无望,不过也都算是保住了“本金”。
杀人狂的心路历程影片也没有进行交代,甚至最终在行刑前,他依然反复无常,先邮件告知自己杀害了Warter,又在直面Christin时不肯多说一句。总之来讲,这位杀人狂的一切在我们眼里都充满了迷雾,这也极为符合事实,毕竟“我非他,安知他之所想”,而这样的模棱两可,也为Christin后续的表现做足了铺垫。
正面人物牧师和律师其实反而没什么可讲,毕竟在“老牛仔”的心里,总要有点正义和底线可以寄托。所以虽然过程曲折,甚至有些细节让人打问号,但是“营救”总体还是顺利的,这或许也是Eastwood自己内心当中所希望看到的样子吧。
Christin在剧中的形象,虽然情绪各异,但是总体而言是一位足够精致干练、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始终如一的精致红唇和穿戴着装,也使得她有机会成为那个时代那起事件当中最核心的人物。而Julie的表现,更可谓是爆发力十足,至于是否“用力过猛”,就见仁见智了。刚开始接到Captain找到儿子的消息时,工作中的她直接情绪崩溃,只说得出感谢;面对“假Warter”,她一手扣翻了盘子,对着一个“小孩子”咆哮“你不是我儿子”;而面临权威时,她先是尽量隐忍,情绪失控后又重新受制于两方关系的强弱,好言好语希望能打动警方;被带走时,居然没有过多的肢体动作,这点着实略显不合理,但是在面对精神病医生的“审问”时,想要证明自己没病,又无法反驳自己所遭遇的待遇是不公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中,她颤抖的双唇令人心痛;法庭之上,她始终保持着克制,至于原因,一方面是对于整体环境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许是经历了种种后反而能更加平静;可在面对杀人犯时,一句句不停的追问,又几乎是要杀死对方。前后梳理比较不难发现,Christin心中真正的痛点在于儿子,面对跟儿子相关的消息时,她经常情绪失控,而对于其他外部,无论是警方、法庭还是什么,她往往都能尽量的保持冷静,而这点在她与牧师的对话中也早已说明,“我无意对警方或什么加以对抗,只希望能找回自己的儿子”,这或许是一位母亲最真实的情感了吧。
Christin在杀人犯受刑后,一度快要接受儿子已死的“事实”,走出对儿子的思念,从她无视姐妹的邀请而接受了一直追求自己的男同事就可见一斑,这时我心里其实由衷的希望她能平静走下去,并且我也相信以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身的要求,一定可以在未来收获美好的生活;但是当关于儿子的消息来临时,她依然毫不犹豫的扑了上去。最后的结局,Warter是否已死不得而知,而Christin在“平静”与“希望”中,欣然选择了后者。只能说她在整个事件中,虽然在大众眼里扮演的是一位“战士”,但在她自己内心里永远都只是一位“母亲”。
最后的最后,无意对政府等等作出过多的评价。一者,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国情,导致并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更加合适的平衡与妥协;二者,当我们谈论自由、平等、民主的时候,请永远不要忘了民众的两面性,好的时候是国之希望,坏的时候是洪水猛兽,只有时间和历史能证明我们所走的路和所做的事。与其上升到政治,倒不如回归于人,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