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同时掉河里,你会先救谁?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嗯嗯,一篇周末作业,《我的大叔》观后感,实在没脸叫影评。
熬夜看了大结局,主角自不必说,愈发觉得配角们都写得格外出彩。
从最爱开始捋一遍——
真佛阿姐正熙/
这个角色经营的小酒馆先于她出现,作为三兄弟们和小区里伙伴们聚会的所在。正熙登场之前,酒馆的颜色完全偏暗,直至阿姐游玩归来,酒馆多了许多暖色调,许多重场戏也在这里展开和转圜。
为什么说阿姐是真佛?这里要感叹一下编剧大人对佛的理解真的很棒。
在一开始我们知道,这个小区里有个极其出色的男孩,学习第一,运动超强,长大后又娶了区域内最美的正熙,可谓人生完满。然而就像释迦牟尼一样,越圆满越容易不惑,于是乎年纪轻轻出家了,想学会切断一切,寻求真谛。
与之形成对照的有好几个角色,一个是男主大叔
作为同样优秀的男主大叔,万年老二,成长路上一直与和尚兄弟良性竞争,视对方为榜样。自己的人生在旁人眼里也十分圆满(好大学毕业、好工作、好老婆、好人性等等),结果在剧集前半部我们就了解到,大叔认为自己生不如死,勉强得活一天算一天,也常常去问和尚兄弟,人生的意义。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想,和尚兄弟真的出家对了,如果没出家,也许就和大叔一样,看似美满实则行尸走肉。

和尚的对照之二就是正熙
作为弃妇,正熙一直心怀痛苦的活着,白天坐在门口看来往的世人,说大家都在前行,只有自己待在原地。晚上看着小区里熟悉的伙伴们在这里喝酒、聚会,表现得开开心心大大咧咧。夜深人静,来到酒馆楼上的小房间休息,如同从红尘回到苦静的禅房。
有一场戏是和尚兄弟为善男信女们讲佛,说了一堆废话大道理,说他没修佛之前心存困顿,看什么都不会发现美,学佛之后看什么都觉得很美。
真是讽刺极了,和许多现实中学个形式学个皮毛的佛学爱好者一样,以为自己得道了,开了天眼,顿悟了什么。
正熙听完他说这些废话,跟他大喊,如果你那么会发现美,你为什么不能发现我的美?你在山上是修不成正果的,只有在我身边,才能修成正果。
什么叫一语道破?真正的修行存在于每时每刻,剧中所有人都在尘世间修行,大家都在苦苦挣扎,但是每一个人都比和尚更加澄明和夺目。包括正熙、大叔、大叔妈妈、女主……他们是苦行僧,是罗汉,是阿修罗,只有和尚本人是一个迷惘的逃避者。
最后的部分,和尚终于明白自己多年来看似身体出了家,心却什么都没割断,头发也白剃了,回到逃避多年的小区,和大叔并肩走,镜头对称,又让两人回到了一种起点,重新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出发。

和尚终于敢出现在正熙的酒馆,此时镜头的构图和打光非常微妙,清晨的酒馆室内,正熙所在的位置被祥和的晨光打着,仿佛一个佛龛,正熙在中间忙碌,正是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和尚走进来默默坐下,像在朝圣,也真正的开悟了。
正熙一直在渡人,正熙家小酒馆也一直在渡人。

妈妈什么都知道/
剧中三兄弟的妈妈和人世间的妈妈有着通病,深深了解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为他们担心,有自己的小私心小偏爱,儿子们也都心知肚明,真实而温暖。
一处妈妈知道,发生在大哥打扫卫生时受辱,被一个略有势力的醉汉强制下跪。大哥下楼时发现妈妈送来的盒饭,十分担心妈妈看到了这一幕,因为比起受辱,被母亲看见自己受辱,是完全不同量级的伤害。
回到家,妈妈的一个眼神,就让大哥和观众知道了她其实都看见了,但她什么都没说。
就像剧中好多处出现的,包括大叔对待女主“不堪”过去的态度,大叔对待自己出轨妻子的态度等等,都在反复传递着大叔以及大叔家人“很多痛苦我知道,但如果我爱的人不可以知道”的底线。

因此大叔在知道“妈妈知道了大哥受辱”之后,爆发小宇宙让对方乖乖登门道歉。
另一处妈妈知道,是大哥把存的钱藏在卧室地板垫子下面,老妈进来大哥吓得半死,但老妈一脸“你惊讶个鬼啊我早都知道了”的神情,真是像极了人世间的普通妈妈。
不遭人恨的出轨妻子/
在一般的剧集里,出轨的角色常常自带讨厌鬼气质。大叔的出轨妻子,则完全不遭人恨。这正好符合了好剧的一个隐形定律——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看到大叔家里全家福一脸幸福的笑容,包括孩子打回来越洋电话时的欢快,我们是可以发现他们以前是有过温馨的幸福生活的。然而大叔不善表达感情,又喜欢和家里的兄弟泡在一起,妻子愈发感受不到对方的爱意。
大叔每次回家之前都要问“需要我带什么回去吗?”
每次听到这句话,妻子都会炸毛,嘴上说不用,心里崩溃的是“你一点也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当听到爱慕着大叔的女主跟大叔妻子说,那句“需要我带什么回去吗?”在她看来,是大叔说过最温暖的话,妻子的脸从惊讶转为沉思。
磨灭两人感情的可能永远是倒塌的巴别塔,你爱着我,我爱着你,可是我们再也无法沟通,再也无法看到对方的爱意和温暖。
剧的最后也没有狗血的让两人离婚,而是妻子选择去国外进修和照顾孩子,大叔在国内发展事业(当然再往后是什么走向就不重要了)。
一些迷人的小细节///
银河铁道999
轨道和列车是剧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意向,大叔和女主都是带死不活的人,但从未停下向前的脚步,上下班的地铁、小路上的轨道,包括后来大叔知道自己被女主监听,在电影院里对着电话让女主联系他时屏幕上的轨道画面,以及最后女主删除手机里监听软件后手机的轨道屏保,都似乎在传递着人生虽然循环往复,但依旧滚滚向前的深意。大叔和女主作为人生的乘客,在某一段车厢内相遇,有幸看见对方,也被对方看见,救赎彼此,最后下车道别。


女主李至安的穿着
不知道记得清不清楚,女主全程穿着深色系宽大的衣服,鞋子也是磨损得一歪一歪的。大叔对她的形容很妙,不是旧、邋遢、沉闷这些词语,而是“冷”,从这里已经能看出大叔对她的态度了,不是其他同事的嫌弃和隔绝,而是关怀和疑问。
唯一三次穿浅色衣服,是在最后所有事情得以解决后,在奶奶临终前的那次会面;暂住在正熙姐姐家,纯白色T恤宛如重生(这里女主自己也说,希望可以重生在这个小区里);以及最最结尾处,女主变成一个普通的女生,穿着浅色系的OL服装,没有磨损的小皮鞋,轻快得和同事们一起在路上走。


大叔和女主之间的关系
真的非常非常感恩,编剧没有把两人写成情侣,没有变成那种恶心的大叔萝莉剧情。大叔的演员李善均真的不愧是影帝,演得干干净净,更像是父亲和朋友。剧中他曾问过女主的名字,说自己孩子和她都有一个至字,也在暗示我们大叔对于女主完全是长辈的情感。
在呼喊女主回来解决问题的那一幕,大叔和他妻子两人对女主的话,给我的感觉就是爸妈在召唤自己的孩子,别害怕,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快点回来吧。
在结局,大叔与女主重逢,展现的笑容更是如同父亲,慈爱无比。

角色间的混合救赎
看豆瓣上的简介,用的词是“治愈”,我觉得程度远远不够。
“救赎”明显更贴切,而且是角色之间多重的,相互的救赎。
大叔和女主之间自不必说,另外女主对大叔和妻子这个整体,三弟和女演员之间的“展平”,女主对反派小哥,奶奶对女主,奶奶对大叔,老社长与大叔和女主,正熙与和尚,正熙与女主……实在太多了,编剧的功力真是牛逼。
大叔行业背景的设置
大叔的职业是结构工程师,负责给建筑物测定安全系数,有的大楼可能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已经岌岌可危,需要推倒重建。
这一设定也很牛逼,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关系,看似万年不倒,我们也都默认和忽视着这些存在,比如爱情、亲情、友情、同事之情,都近在咫尺,却不知道内里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需要维护,有的则濒临倒塌。与其遮掩或熟视无睹,不如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还有好多好多写得超棒的部分,一一列举真是写不完,虽然没到大神级别,但也秒杀同期的剧集了。
奇怪的是,河里永远会同时掉进去好多人,所幸有些人能彼此救赎,共同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