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沉痛的绝望和执拗的希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神秘巨星》在豆瓣上的评分并不算太高,但它仍旧让我止不住边看边掉眼泪。
尹希娅的歌声响起来时,很多人都在弹幕里说“音乐无国界”,但无国界的哪止是音乐,影片中所涉及的那些真挚的情感和社会的疼痛,都跨越疆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觉得这就是《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都带给我很大震撼的原因。
影片中有两个“神秘巨星”。
一个是尹希娅。她年轻,所以看到的未来是广阔无边的。她想成为一名歌手,却又不得已屈服于对父亲的恐惧,最终以蒙面歌手“神秘巨星”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个面纱更像是自由与压迫之间相互挤压的产物。
整个影片围绕她“从梦想萌发到抗争到妥协再到重燃希望”的追梦之旅展开,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天赋给了她鲜花依旧的命运。但励志的追梦故事哪里都有,《神秘巨星》最特殊的一点在于,它还借少女尹希娅之手,刻画出了影片中另一个“神秘巨星”。

她是娜吉玛,是尹希娅的母亲,也是尹希娅生命中永远的“神秘巨星”。
片中的演员选得很有意思,明明是母女关系,但娜吉玛年轻得看起来和尹希娅就像一对姐妹一般。这给我一种强烈的暗示——娜吉玛也是一个心里满怀美好幻想的“少女”,她和女儿一样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同样向往时尚和美丽,但这些美好的东西却都在丈夫的频繁家暴下被一步步压抑,最后变成了诚惶诚恐的神情和寸步不前的人生。
影片中最让我想哭的不是尹希娅最后的深情表白,而是中部穿插的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中没有残暴的爸爸,只有娜吉玛、尹希娅和弟弟古杜三人。他们一起共享一个冰淇淋、他们抱在一起嬉笑打闹、妈妈和弟弟一起捉弄尹希娅......

然后,爸爸回来了。
吉他弦被挑断、电脑被砸碎,娜吉塔如履薄冰的神情和时或发抖的身体跟前面的快乐判若两人,仅仅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的刻画,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性别压迫对一个人的巨大伤害。
但即便如此,踢猫效应(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并没有在娜吉玛身上发生。她自己生活在夹缝中,却仍旧尽己所能地想为尹希娅多争取一点空气。
她会冒着被殴打的危险坚持生下尹希娅,自己舍不得买冰棍,但看着两个孩子在吃,脸上却是比他们还要幸福的笑容(让我想起我妈了),卖掉自己唯一的项链给女儿买电脑,在丈夫要带姑姑和儿子去看电影时脱口而出“尹希娅也很久没看电影了”,她宁愿一个人寂寞地留下来,也不愿女儿跟自己一起留下来......这样的母爱被她表现得是那样自然,自然中更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人们都称阿米尔·汗为“印度良心”,这个赞誉在我看来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他毫不回避自己国家切实存在的那些丑陋现状;第二是他在批判中仍旧对未来抱着一丝执拗的希望。
这两点都一次次地渗入到他的电影中去,所以我们能看到《摔跤吧!爸爸》里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女儿身上的残酷老爸,也能看到他内心流淌的关爱和温柔。所以我们能看到《神秘巨星》里近乎绝望的对女权的践踏,也能看到依旧闪耀着光辉的母爱和深情。
有些人不曾被世界温柔相待,但他们仍能以温柔待人。前者是阿米尔·汗对现实的怒吼和抨击,而后者是他对人性的信任和希望。
这样的“良心”或者说社会责任感,是我愿意给这部电影更高赞誉的重要原因。我觉得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都是共通的,我们渴望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世界,所以看到《熔炉》中校长的那个眼神会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战栗,所以看到《神秘巨星》里法鲁克边脱手表边准备家暴时会觉得愤怒无比。
这些事情都无比真切和令人寒心,而这些让人尊敬的电影人们,正是在通过这些毫不掩饰的镜头来为这些深藏着的疼痛呐喊。有人更倾向于去评判一部电影的“艺术性”,但我更在意电影所呈现给人的震撼。
你是否会因为某个画面心头一颤?你是否会为某个人物止不住流泪?你是否能在看完电影之后有所收获?
是的,是的,是的,这就是《神秘巨星》给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