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hilation小事集(7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
1. 导演Alex Garland
他的上一部作品+导演处女作Ex Machina(机械姬,2015)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视效,以及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他还是Never Let Me Go(别让我走,2010)的编剧之一。
与《机械姬》类似(请参考机械姬小事集),片中有许多不明觉厉的“理科”知识点:
衔尾蛇&无穷:女主在逃出来后,手腕多了个像数字8的衔尾蛇纹身。这个图案在泳池中变异死掉的士兵身上也有,还有护理员Anya也是,都是在进入the Shimmer后获得的。 衔尾蛇Ouroboros是一个自古流传的符号,与电影主题自我毁灭有关,因为它的形状是一条不断自我吞噬、自我毁灭又重生的蛇。 另外,影片中的衔尾蛇是8字形(还有圆形的),很像数学上的无穷,代表着宇宙中无始无终的循环。
曼德尔球&分形:最后人形生物表面的设计灵感来自曼德尔球Mandelbulb,是一种三维分形结构,并不是普通的球形,更像个让密恐害怕的珊瑚。 分形理论是由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勃罗特(Mandelbrot)提出来的,被称为大自然的几何学。 导演在采访中提到他们为了做出既惊悚又美丽还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设计,就去观察自然,比如蛛网密布的树木,蕨类植物的叶片等,最后发现,自然的美来自数学,数学才是一切的答案。
海拉细胞HELA:被称为永生的细胞,取自一位美国黑人女性的宫颈癌组织,用于实验。虽然1951年这位姓名缩写为HELA的女性去世了,但她的细胞却无限分裂,永不衰老。 女主在影片中看的一本书就是介绍海拉细胞的。而且影片开场画面中不断分裂的细胞正是一个宫颈癌细胞。
HOX基因:同源基因,生物体中一类专门负责生物形体的基因,一旦突变,生物身体就会变形。
虽然两部电影都看起来很对理科宅的口味,但事实上导演上学的时候数理化成绩很一般,快慢班里属于慢班的水平,大学学的也是艺术史专业。但他说自己对理科就是很着迷。
所以有人评价本片不是硬科幻,也就是没有牢固的科学基础,更像是一部奇幻悬疑片。本片改编自美国科幻作家Jeff VanderMeer写的Southern Reach Trilogy《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的第一本。此书曾打败刘慈欣的《三体》,获得2014年科幻界星云奖。其实原著小说就不太硬,所以有粉丝对它打败硬硬的三体的事不是很服气。
不过导演一再强调自己的电影不是在讨论科学,而在探讨人类内心等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比如本片一大主题是 “自我毁灭”。那些理科知识点都是为其服务的。
2. 改编原著?
导演说,原著最吸引他的,一是迷幻氛围,二是外星生物的“原创性”。
小说给他一种做梦般的阅读体验。《遗落的南境》灵感之一来自作者每年在佛罗里达州圣马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徒步旅行。为了更好地还原,导演本来想在那里拍电影,但由于植被过于茂密,就换成了导演的老家英国。除此之外,小说还受到2010年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影响。本片在场景设计时还参考了切尔诺贝利、福岛等核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
至于外星人的原创性,是因为导演觉得以往的外星人要么就是抢地球资源的,要么就是来拉拢人类共建宇宙村的,做事就像人类一样有目的性。但实际上外星人很可能跟人完全不同,甚至可能做事没有任何动机。没有动机就很难评价其是非善恶。所以片中并没有明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就算是女主也不是一个完全正面的人物。一切都遵循着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
不过,导演自己表示这次并没有像Never Let Me Go那样忠于原著,而是将小说作为一个出发点,改编成了自己读书时做的梦。再加上非线性叙事,使片子看起来千头万绪的,但这就是导演要的感觉。
其实导演只看过原著三部曲的第一本,而且改编的时候没有再翻看过小说,完全凭记忆。
因此,电影和原著很不一致:原著里boss是个爬行者,而且最终执行任务的是4个人,一开始她们失忆是因为心理学家把她们催眠了,所以很多情节就像在梦游。还有丛林里的所见所闻也不一样,比如小说里遇上的是长着人眼的海豚。另外电影里增加了女主外遇情节,为她和丈夫的“自我毁灭”提供了更多的动机。
另外,与原著强调的“环境毁灭”不同,本片着重强调“自我毁灭”。正如片中心理学家所说,每个人都有自毁的倾向,这是与生俱来嵌入基因的。所以影片中的角色明里暗里都在自毁:男主在妻子出轨后一声不吭去执行自杀式任务,小分队里几个人各有各的难过。
除了原著同名小说,本片还参考了英国作家J.G.Ballard的末日小说The Crystal World(水晶世界,1966)。比如灯塔外沙滩上的水晶树,还有小分队其他四人的姓氏。其实原著中几个人都没有名字,只是用“勘测员”“人类学家”“生物学家”这样互相指代。这是为了让小分队“集中注意力在任务上”,要舍弃“一切和个人有关的东西”。
3. Lovecraftian
前面提到作者认为小说里的外星人很有原创性,但不少人都认为片中的外星人很典型的“克苏鲁”,其特征是一般来自未知宇宙,碾压级别,让人感慨自身的渺小和无力。
克苏鲁源自美国小说家H.P.Lovecraft笔下。本片和他1927年写的一个短篇很像,即The Colour out of Space《星之彩》:一枚陨石砸中马萨诸塞州的阿卡姆镇(没错),使得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异。陨石带来的外星异物就是Colour,明亮美丽却无法形容(有点像Shimmer),藏身农场的一口井里,不断吞噬周围的能量。
很多经典的克苏鲁电影出自导演John Carpenter之手,他的The Thing(怪形,1982)和本片也有相似之处:幽闭空间、七十二变的外星生物、感染、变异、扭曲、发疯、内脏感。不过还是卡朋特的《怪形》更惊悚瘆人。
4. 机械姬?
演过《机械姬》的Oscar Issac出演了本片的女主丈夫一角。据说他同时拍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和本片,因为两家就在一个影棚里,还挨着,上午刚拍完这边,下午就要赶场到另一边。《机械姬》的两个男演员都出演了星战系列。当然本片女主Natalie Portman也是星战系列的重要人物。
机械姬女主Ava有个类似圣经中夏娃Eve的名字,另外两人名字也与圣经有关;本片女主丈夫名叫Kane,很像圣经中的该隐Cain——亚当x夏娃的长子,曾杀害弟弟,成为世界上坏人的祖先,象征着恶之源。比如异形中也有个Kane,就是被异形破胸而出的第一人,是他,最先把异形带给大家。
导演自己说本片和机械姬很不一样,机械姬就像瑞士手表一样设定精巧、一丝不苟,情节像齿轮一样紧密契合、互相推动。而且本片的预算要比机械姬高两倍多,是更大的制作。
5. 结局?
又让人联想到《机械姬》。从女主眼中闪过的微光可以推测:它可能也是个复制品,就和丈夫一样。而《机械姬》结尾活下来并逃出去的也不是人类,而是AI。导演好像每次都让非人类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过结局本身是开放的,如果女主不是复制品,那么她拥抱复制人丈夫的举动也很耐人寻味。
当然结尾还可以联想到库布里克的2001: 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游,1968)。比如结尾都是影片高潮,有大段无台词的戏码,都有主角与另一个自己的相遇。
另外在视觉和主题方面还让人联想到塔可夫斯基的The Stalker(潜行者,1979)。The Stalker也是一群人探索一个被陨石砸中、政府封锁的神秘区域,区域里的物体都发生了变化和扭曲。
导演说自己最爱的三部科幻片就是上面这两部+异形。所以在本片中能看到一些致敬因素也不奇怪。
6. 政治正确?
原著中,女主Lena是一位颧骨很高的亚裔,而领队心理学家Ventress有半个美国土著血统。但影片中都是由白人女性饰演的。在目前好莱坞的大环境下,这种行为引发了whitewashing的质疑。其实之前已经有《奇异博士》的古一法师、《攻壳机动队》的斯嘉丽等前车之鉴了。
导演表示小说第一部并没有提及几位女性的族裔。而他也只读过三部曲第一部,剧本也是在第二部出版之前就写好的。他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拍摄剧情和选角,并不想受到后两部的影响,也只会拍这一部,不会拍续集。小说后两部的关注点也确实发生了转移。
其实电影最后模仿女主的人形生物,是由一名亚裔演员扮演的,她就是《机械姬》里女机器人京子的扮演者Sonoya Mizuno。她在本片一开始女主上课时也有镜头,是一个学生。但这里被认为有把亚裔非人化的隐喻。
不过这段对峙戏让人想到Natalie Portman的Black Swan(黑天鹅,2010)。导演也看中了她在黑天鹅中的表现出的通过肢体语言传达信息的能力。而且确实有编舞师Bobbi Jene Smith负责设计舞蹈动作。同时,Sonoya Mizuno本身是舞者出身,在《机械姬》里就和Oscar Issac跳过一支很有意思的Disco舞曲。
导演表示他不会特意宣传电影的政治正确性。比如本片主要演员都是女性,但他不会把这当做一个卖点,而是把她们看做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只不过恰好都是女性。娜塔莉波特曼也认为如果剧组里只有少数女性,就会感到性别上的明确区分;但如果全都是女性,就会按照每个人的专长而非性别来划分人群,比如你是心理学家,她是地质学家,这才是真正让她觉得舒服的分类。这和小说里隐去人物姓名的原因不谋而合:不要让注意力被这种无用的个人的东西占据,应该集中在任务本身。
7. 制片人之争
本片在上映前其实也发生过类似于正义联盟的争执。派拉蒙的制片人David Ellison在片子试映后被反馈“太高深”,就想修改剧情和结局。但另一位制片人Scott Rudin不同意,坚持导演版本。最终后者获得了电影最终剪辑权,没有怎么修改,不过也在发行上做出了让步:将北美和中国以外的市场发行权卖给Netflix,收回大半制作成本,这样制片人就再也不用担心损失了;另外还补拍了一些女主看望昏迷中丈夫的情节,否则女主就会显得太心狠,不讨喜。
David Ellison曾是重启版《星际迷航》系列、《僵尸世界大战》系列、《碟中谍》系列的制片人,去年制片作品包括《全球风暴》《海滩游侠》《异星觉醒》《王牌保镖》。
Scott Rudin代表作品包括《老无所依》《大地惊雷》《社交网络》《布达佩斯大饭店》《伯德小姐》《楚门的世界》,也是导演上一部影片《机械姬》的制作人。也正是他给导演Alex Garland推荐了原著小说。
北美是2月23日上映,Netflix3月12日播出,中国定档4月13日。
不过导演觉得小荧幕、流媒体也有优势,不用承担票房风险,而且他去年最喜欢的作品就是Hulu的The Handmaid’s Tale《使女的故事》。他下一步也会做一部美剧,名叫Devs,是设定在硅谷的科幻悬疑片。
Source: IMDB complex.com villagevoice.com popmatters.com theringer.com indiewire.com collider.com newstatesman.com inverse.com cnet.com nypost.com reddit.com nerdist.com thefederal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