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中哪些细节最催泪?
查看话题 >《寻梦环游记》哪些细节最催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一部剧情节奏紧凑,紧扣中心的一部动画。全局围绕“请记住我”的层层剖析这首歌所承载的意义和解读。它从一开始只承载一个广为流传却没有叙事意义的音乐传说,到为那个下界音乐家即将远行为小女儿coco而作的歌谣,到剧尾为呼唤老年失忆症的coco对她爸爸的记忆以至于让爸爸不会在下界陨灭的全过程。这其中穿插着种种误解,遗憾和委屈和它们的化解。这部动画据反映看哭了许多人,在于两处:小男孩得以追逐他的梦想和老奶奶COCO与父亲跨越时空的爱。
这两点谁是影片的争议体现在了原名与译名的冲突。中国译名“寻梦环游记”显然偏向于把中心放到小男孩Miguel与他的音乐之梦上; 而原名COCO将中心放在了老奶奶COCO上。个人认为原名更加高明,鉴于“寻梦环游记” 带有之强调明线且机械概括剧情的嫌疑。Miguel在剧中的叙事作用只是作为一条线索将剧情引向“最终想要揭露的”,他的作用相当于一连串的换算推导论证, 而COCO是最终导出的结果。“环游记”比起原片名 “coco” 少了的一份贯通全剧的悬念以及对情亲(父爱)的修辞性突出。那份悬念在于老人家在影片世界中地位和在影片修辞地位的冲突:一位看似无足轻重的老人何以将影片以同名命名? 在影片中囿于生理机能的退化,老奶奶COCO几乎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宛如一块活灵牌——就算是爱她的儿孙也似乎只把她当作一个尊敬和贡奉的对象,这使得她的过去和内心情感(也许是她潜意识的感受,因为她的意识也许所存无几)被埋葬;这与现实中很多老人的境况相仿,而这本身就带有给人凄凉与无奈的冲击。这里的无奈在于与老人的沟通受阻于生理条件的现况实在是有心无力,而儿孙对老人的爱不是受到指责的对象。而这部影片高于生活的地方就在于创造出了一个幻想的地下世界去建立老人与外界的情感联结从而突破老人的封闭状态及呈现老人的过去。它利用低于语言的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泪水,同时了超越言语,传达出了老人的心中对这一份父爱的感动和相向的对父亲的爱,同时也是一种最强烈的“记住”。
而这种跨越时空而永恒的爱加在一个孤凄而即将凋零的生命上,更反衬出来爱的浩瀚和震撼。二个人之间的爱意因其之笼罩二人,也许一个文学作品将它呈现呈现再好,观众也囿于无法身临其境而无法完全感同身受;而有一种爱本身就是无界的。影片中的爱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将平常的父爱爱借以一个类宗教的平台而使其变得更浩大。片中的父亲 (father)也许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God (Father),他们同样都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他们的爱在无形之下笼罩你,他的现身使在场每一位都感动泪流。也许难以想象,但小男孩Miguel的身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牧师,传递着‘上帝’的爱与道理。片中的爱也是两个被遗弃的人的相爱,老奶奶COCO拿出来了照片中被撕去的父亲的上半身,传递着‘这么多年来,总是全世界都误解你鄙视你想要忘记你,我也理解你会珍藏你一直记住你’ ;在上界老人家COCO无人问津,但是在下界始终有一份对她超越生死的牵念。这种跨越时空的平行,不禁让人想起“星际穿越”这的那对父女——随然身处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但意念的平行让他们跨时空合作而拯救了世界;虽然父亲刚回到女儿的身边是已经到了年迈的女儿生命的尽头,但是他们的爱所改变的世界已经远远超越了身体上的陪伴和时间的同步所带的价值。
在影片COCO当中固然还有一些缺失的成分。像下界的出现稍有凭空,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它的社会发展的轨迹没有给出暗示性解释,(像 ‘银翼杀手2049’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发展);它也不像Stranger Things的Upside down是上界的倒影或寄生;下界的外表设计也缺乏想象和依据,似乎只是运用多彩的鲜艳的颜色(尤其是五颜六色动物)吸人眼球的噱头罢了。像众多经典动画,故事中有明显的binary opposite, 一个突出心理发展轨迹被忽略的反派,和一群正义的角色。最终这两个阵营在舞台上对峙,有将生死之仇划为斗歌斗舞的艺术性升华,这是一个亮点。在Miguel快要被摔下悬崖是制造了一些意料之中的嫌疑,彩色大花豹一出来,小男孩就被解救了,反派就被击倒了,经典而且孩子气。但是尾处一位去买爆米花回来的兄弟补了一句 ‘What did I miss?’ ,实为画龙点睛之笔。总的来说这部影片有泪有笑,给人一场丰富充实的情感之旅, 虽然它有马虎的地方,但作为一部大众娱乐为导向的,儿童充当受众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动画片,这些缺失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