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诞生记

偶然看到这个纪录片,不论愿不愿意,vivian妥妥的被人们消费了。具有商业头脑、艺术敏感度的John Maloof,吊足了世人的胃口,让大家对这个神秘的女人充满了探索欲望。纪录片拍的很好,既满足了大家猎奇的心里,也从多角度主观的讲述及评论中尽可能塑造了一个导演理解的vivian.
关于何为艺术,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一件艺术品千金散尽或视若珍宝的原因。艺术是主观的、不确定的,甚至可能是被赋予了艺术家特殊视角和情感的平实之物,某种程度上,大家追求的往往是他们所狂热的艺术家的视角以及心境,一旦这种情绪在某一时刻与之产生了共鸣,产生的那种狂喜与满足让人沉醉。艺术是它的主人也就是艺术家的一种观念的表达,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描绘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无论电影、文字、音乐,还是建筑、器物。当我们在说一个艺术家伟大,往往说的是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人们发现其实这个世界是可以有另一种生活存在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传统的观念或生活方式似乎让一部分人感受到了不妥,但是又找不到或者不敢去实践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致使绝大多数人都随波逐流,人生毕竟苦短,安稳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然困难。只有少数的人敢于突破敢于尝试甚至放纵自己,这其中有人成功了,人们开始将其奉为传奇、大师、伟大艺术家,并开始按照他们开辟的新思路生活;而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被历史遗忘甚至践踏,最后变成了人们不得不循规蹈矩的反面教材。当人们问道,为何他们能够发现这种艺术之美或者创造出如此奇迹,他们也许会说,他们只是听从内心的声音然后坚持自我不断尝试,仅此而已。难以突破的历史局限加上难以抵挡的主流思想,让大多数人在这其中享乐,甚至拒绝独立思考。
回到vivian,我一样痴迷于她的孤独、坚持以及神秘。在看这纪录片时,有一段让我很感慨,讲述她先前在一个工厂打工,可是后来她发现这种生活并不适合她。于是她思考要换一份工作,这时候她的出发点非常单纯(也可能是复杂的,也许慢慢可以从作品中感受、猜想),她想要自由的时间去拍照,又需要一个住处,这时候她想要做一个保姆刚好合适。从此,神秘的保姆人文摄影艺术家诞生了。这让我很纠结,作为这个时代中的一员,目前我仍沉溺在主流中,意欲挣脱而找不到出口。想要的太多,金钱要够、家庭要兼顾、事业想要顺利,更有着内心的、个性的、独立的需求,似乎周围有太多完美的人设,让人快要喘不过气,或者踌躇不得。目前所拥有的、想要拥有的,马上就要拥有的,统统想要攥在手中,满满的紧紧不肯松手,慢慢的愈发迷茫,甚至不明白为何选择那么难,为何就是难以舍弃大多数而只留下两条关键因素:一个住处、足够的时间。最要命的是,仍然在苦苦追寻能让自己心动之物,在这一点上,让人更加忧虑,因为甚至不知道为了它放弃种种最后得到的会不会是长久的遗弃与孤独。也许,最最缺乏的还是vivian的特立独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