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片拍成这样谁敢不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相比主流商业片,东欧电影如同域外奇人,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
东欧的天才们善于以小见大,深挖光怪陆离的众生相。
本片得到了第20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的殊荣。
获奖评语这样说——
导演巧妙的驾驭了故事、表演以及电影的方方面面,把我们带入一个在黑暗和人类戏剧中,既显而易见又充满吸引力的世界。
黑暗——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底色。
1977年,一座波兰小城,被一宗连环杀人案搅得人心惶惶。
命案现场,除了被害妇女的尸体和鲜血,竟然找不到任何线索。
凶手更向媒体扬言:要杀害30名妇女,以此献祭波兰共和国30年诞辰。
残忍、血腥、疯狂、禽兽。
直到又一位受害者尸体出现,这下就连首都华沙的高层都坐不住了。
因为死者并不是普通人,她可是华沙工党第一书记的侄女。
军官雅努什临危受命,负责重案组。
他让下属男扮女装当诱饵,在夜晚郊外来回晃悠。
结果——惨剧照发不误,距离他们只有100米的距离,这脸打的!
他还借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侧写。
结果——上司满怀期待的来视察工作,刚按下开关,电脑死机,又打脸!
那干脆拿出100万悬赏试试。
100万在70年代的波兰买车买房绰绰有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
结果——举报信如雪片,举报电话接到爆,却都是大忽悠。
三板斧用完,雅努什开始无计可施。
老百姓、媒体乃至上司,三股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哪怕是捕风捉影,也好过无所作为的骂声。
很不幸,嫌疑人沃尔克进入了他的视线。
从怀疑到抓捕,要多快有多快。
剧情发展到这一步,番叔留意了一下进度条,影片还有三分之二。
前戏刚刚结束,正戏刚刚开始。
如果之前的拙劣调查会让你有捧腹大笑,那么之后的差人手段会让你不寒而栗。
沃尔克是凶手吗?无论警方怎么努力,仍然找不到有力的证据。
越往后,雅努什越是心知肚明:抓、错、人、了!
影片的聚焦点由办案向制造伪证过度。
人民需要一个凶手,政府需要一个凶手,舆论需要一个凶手,于是,凶手就出现了。
本片的背景音乐是一大槽点,听起来刺耳。
我却觉得这正是导演马切伊·佩普日察的用意所在,因为越是尴尬的配乐,越能显得办案人员的荒诞可笑。
男主雅努什是一切风暴的中心。
片中,他不断地吸烟——
办公室、小餐厅、家、乃至情人的闺房,吞云吐雾是他的招牌动作。
一个男人复杂的眼神,在烟雾中向我们迎面扑来。
草菅人命不是他的天性,此刻他挣扎于黑与白之间,却被巨大的力量裹挟,向黑暗一步步走去。
影片对这个力量浓墨重彩,比警察办案更加精彩。
嫌疑人落网,上司很高兴,带他去面见工党大佬。
大人物非常满意,升职加薪不是梦,还有重赏——
一台电视机。
70年代,电视机可是绝对的奢侈品,放在波兰,同样如此,这是重赏。
还有,一栋大别墅。
他以前住的地方,挨着嘈杂的火车站,现在搬到新家,又安静又敞亮。
雅努什本人已经成了这宗大案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导演马切伊最厉害的是,他叙事并非咆哮忿怒状,而是和他揭示的对象有一个克制的距离,给观众回味的空间。
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好人变坏的环境。
最初,雅努什非常接近伟光正的形象。有一场戏呼应巧妙:
开始,他跟儿子掰手腕,寸步不让,儿子必输。
尾声时,跟儿子掰手腕,雅努什犹豫不决,儿子当然赢。
作为男人,他办案的过程就是底气逐渐丧失的过程。
一个无辜嫁祸的警察,有什么资格给儿子言传身教?
导演没有明说,台词没有交待,但雅努什彷徨的眼神,我们看得出来。
雅努什还只是一个点,他要串起众生相。腹黑的不止他一个。
上司也知道嫌疑人是无辜的,证据是捏造的,却敢将错就错,一黑到底。
为了什么?
大人物的施压、舆论的咆哮、以及自己这顶乌纱帽。
办案的警察难道就不知道吗?
有些是揣明白装糊涂,有些是怕惹事,哪怕是有点良知的,也自忖无力抗衡背后的力量。
他们用软弱,点辍了一场弥天大谎。
法官呢?呵呵。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背叛司法精神,签死刑判决。
受害人沃尔克的妻子,同样成了帮凶。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出庭作伪证,必会拿到那100万赏金。
她和丈夫这些年的感情,竟然寒碜到可用他丈夫的命来换钱。
就连小儿子和小女儿都被哄骗上庭作伪证,当他们长大成人,该如何面对童年的创伤?
在制造杀人犯的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了凶手。
片名叫《我是杀人犯》,其实细想一下,这里的“我”也可指“我们”。
沃尔克临死之前,跟雅努什有过一次见面。
他神色恍惚,眼神迷离,弱弱吐出一句话:
我杀了那些妇女吗?
雅努什目光闪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幕,是对受害人灵魂的致命打击。
人人都说他是凶手,以至于,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
洗脑,果然拥有可怕的力量。
绞刑,就在警察局的车库进行。
一个无辜的好人,就这么一步一步被推上绞刑架。
那一刻,刽子手雅努什会想起什么?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导演马切伊当然知道,真实才会有万钧之力。
他就是要揭露那个时代特有的原罪。
一手遮天的权柄、明哲保身的警察、利欲熏心的权贵,保持沉默的乌合之众,以上,都是波兰历史上刻骨铭心的伤痕。
人性的黑我们尚能理解,但司法精神的一败涂地,则不可理喻。
司法,本该是罪恶的紧箍咒,一旦失灵,谁来保护人民?
超级英雄?江湖侠客?别逗了!
影片的最后一幕,最震撼。
当年的调查办公室,被改造成了展览馆,墙上贴着受害女人的黑白照片,凶手的脸模刚好就在旁边,供所有参观者狠狠唾弃。
多年后,破案大英雄雅努什受邀前来。
独步走到脸模前,他凝视着沃尔克,沃尔克也凝视着他。
无声的内疚与无声的呐喊,跨越时光的距离,在这一刻碰撞。
所幸,波兰政府已于1990年拆除了这个臭名昭著的展览馆。
但制造杀人犯的刽子手们,必将一生一世活在杀人回忆之中。
凶手只有一个吗?凶手只是雅努什吗?
肯定不是,但更大的凶手,是这个一直下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