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战困难,礼赞平凡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搏战苦难,礼赞平凡 ——评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频频发生的矿难事故常常让人想起孙少平的处境,这样的奋斗青年是何等的不易,所以我们知道,他就是《平凡的世界》众多人物里的男一号。 晓霞的死,是作者苦心的安排,是少平的坎,是福军的难,更是《平凡的世界》里最扣人心弦的一环。悲剧有时候比喜剧更有力量——撼动人心的力量。 有一种力量并非源于所谓的伟大,而是来自扎根泥土的平凡。他比“平凡”更加平凡,他比“伟大”更加伟大——平凡只是他的命运和处境,伟大正是他的灵魂和使命。 我被孙少平、孙少安的精神所感染、所震撼,平凡的男子汉偏偏遭逢不幸的命运,暴风骤雨般的感情让人猝不及防,时代的巨浪将他们的理想全部打翻,他们来不及包扎,就得迎战源源不断的苦难。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路遥笔耕数载呕心沥血写成的,他几乎每天熬夜,以至于多年来早晨从中午开始。“在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那天他梦见了平凡的世界,虽然梦醒之后,才是人生。 ” 他消耗了自己无穷的体力、脑力、心力,直至透支,他用青春与生命书写,十年磨一剑,献给他生活过的土地与岁月,最后病倒在医院,奄奄一息。庆幸的是,那鸿篇巨著获得茅盾文学奖,感染了无数人。路遥何尝不是勇士?正如他笔下的孙少平、孙少安那样,苦难赐予他不息的动力,他胜利了! 动笔前,他想超越自己的成名作《人生》,却如同陷入茫茫沼泽,背负着巨大的痛苦,同时又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路遥义无反顾九死一生地投入到了创作之中。 第一部写完,全身虚脱无力;第二部写完,大病了一场;第三部写完,已是满脸皱纹。但他坚信,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某个结果。 路遥说:“写作是心灵的需要。”他对文学事业有一种矢志不渝的神圣感与使命感。平安是他的心愿,然而,苦难一直尾随着他,纠缠不放……路遥出生贫寒,从小就过继给伯父,他务过农,种过地,教过书,干过苦力……全书多处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印记、心路历程、时代狂澜。 《平凡的世界》着力反映了当代城乡社会生活,是对普通人的颂歌,是对劳动者的礼赞,是属于所有平凡人的史诗。路遥一生钟情于陕西黄土地,那是他心灵的栖居地,更是他灵魂的归宿。 作品字里行间反映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感悟。孙少安年少辍学回家务农,后开办砖厂起家带领村民致富;孙少平先是求学、教书,后外出打工,从揽工汉到煤矿工人步履艰辛。随处可见的哲思灵动在文字中,这是送给读者抚慰心灵的礼物。这本书激励着千千万万青年坚忍不拔地搏战苦难。 《平凡的世界》里的爱情显得无比曲折,血气方刚的孙少安与柔情似水的田润叶青梅竹马,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和所谓的前途惨遭分离,孙少安娶了贤惠持家的贺秀莲,田润叶嫁给善良痴情的李向前。可孙少安难以抹掉田润叶的影子,田润叶执拗坚守着对爱情的坚贞。书的结尾,本以为苦尽甘来能享受一番的孙少安,他心爱的秀莲积劳成疾患了肺癌,村民喜庆的氛围愈加反向凸显着孙少安悲凉的处境,他预备着继续与苦难周旋。这让人心酸。 最凄美的当属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因为同爱看书,他们产生了爱的萌芽,晓霞爱少平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少平爱晓霞的博学才识和无私品质,他们志同道合齐力奋进。 一个是贫穷的矿区农民工,一个是漂亮的省报记者,而他们却共同演绎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爱情童话,如梦缥缈的浪漫传奇。本以为这样纯美的感情能终成眷属,然而那场可怕的洪灾,晓霞毅然采访,舍己救人,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孙少平失去了他最爱的恋人,他痛不欲生,惟愿直视苦难、笑对生活。这让人心痛。 话说作者把晓霞“写死”的时候,他泣不成声,晓霞的原型正是取材于路遥弟弟的妻子,当天正巧他弟弟前来探望,路遥抱着弟弟痛哭不止,难受得要命,他沉浸在自己的小说中无法自拔,过马路都得弟弟搀扶。 路遥的创作精神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塑造的孙少平、孙少安堪称道德楷模、人格榜样,他们虽然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孙少平是不计前嫌的,孙少安是淳朴厚道的。“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这从孙少安宽容误解过他的村民就可见一斑。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穷苦百姓的群像,他们的生活泥泞坎坷,荆棘丛生,但他们确乎是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值得礼赞。 平凡世界里的苦难对路遥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财富吧。路遥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倒下了,而不平凡的声音却穿透陕北黄土地,久久回荡在他所深爱的祖国—— “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就让孙少平、孙少安的精神化作灯塔,永远指引我们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