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中哪些细节最催泪?
查看话题 >什么时候,家和梦想变成了反义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题目不是叫 寻梦 环游记吗?
这个梦,到底是米格热爱的音乐梦,还是一大家子解除误会的团圆梦?
而这两点,是有矛盾的吗?
看电影的时候,除了一直在讨论的爱与牵挂,我更多的想到了家和梦想,这对许多人看起来仿佛对立的一组概念。从我们开始谈梦想的同时,就也在谈梦想前的重重障碍了。电视选秀节目上,想实现音乐梦想的人,大多表露自己曾经想学音乐,却都是家里不支持,条件不允许;电视剧里,还在上学的孩子对未来有一些想法和行动,却“绝对不能和我妈说,她肯定不同意”;稍微大一点的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却因此和家里闹的很不愉快,无奈背着包自己去闯,又或是有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却又并不意外的遭到了家里的各种阻拦。奇了怪了,难道自己的梦想和家庭,是不能共存的吗?
有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各种对原生家庭的口诛笔伐。曾几何时,家庭这个本来应该让我们感到温暖和依靠的词,变成了低级愚昧,无知荒谬,阻拦一个胸有大志的年轻人起飞的地方。蔡康永在对亲戚不拿自己当外人该不该jue的讨论中提到,家庭是以往社会里为抵御资源分布不均而形成的有效团体。现代社会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我们的很多亲戚还在用拐七拐八的血缘要求我们,这样的人莫名其妙,该jue。可对曾经互相扶持着走来的家人,这样说是不是太刻薄了。年轻如你我,追求梦想,不惮孤独,不狠心地离开家,好像很难走出自己人生的那一步。这些最亲密,最了解,最充满关怀,最应该给予支持的家人,为什么又一定要用自己的看法定夺年轻人的梦想呢?这两者一定无法共存吗?
就我了解,中国绝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同子女是十分缺乏沟通的。父母对子女的约束,使子女对父母的敌对与生俱来。不沟通强势催化了不理解,使梦和家庭越隔越远。
片中的米格就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家人的不理解,甚至到了让他情愿放弃生命留在冥界的地步。影片结束的时候,米格着急跑回来的时候是冒着回去以后无法继续梦想的险。那到底寻梦之旅,算不算成功呢?
当然成功。
他成功地让家人团圆,更成功地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了真正追寻梦想的道路。
或许家和梦想,这两个分开美好,合并矛盾的概念,要想完美融合,就是一个绚丽美好的梦想,需要我们不断地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