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不讨好,不是每个动作演员都有找到“战狼”的幸运


面对这部半成品电影我是写不出来文章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还是老规矩,凑足十点。
1.作为张晋第一部担当绝对主演的电影,真的挺失望的。总感觉不应该是这样。动作演员从配角(常常是反派)变成主角,意味着不再挨打了,他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是一个开始,但这个开始不忍回眸。
2.提及《狗咬狗》或《杀破狼》系列,一方面是因为参与者的“沾亲带故”,另一方面是风格、故事及人设上的一丁点相似。看了本片,才发现上述电影应该被珍惜,尤其是后者。
3.技术环节上,真正的灾难是剪辑。我很少遇到一部电影有像这样从头到尾都对不上观众的思路和情绪的剪辑(那些明摆着的烂片我是不会去看的)。错一点很正常,从头到尾都没对过还真是难得。一个情节的内部或许还勉强可看,但整体上,这根本就是一场灾难。说它是半成品一点不为过,千万别说这种烂剪辑就是本片所谓的“风格”。(为大陆上映所做的阉割或许是个原因,但有些问题不是一个阉割能解释的)
4.台词和配乐也是很有问题的地方,但它们呈现方式不一样。台词上,就是没认真写,丝毫不走心,越听越尴尬那种(我是看的粤语版,一样尬),说白了就这种台词,哪个影帝来念都差不多;配乐上,是用力过猛了,有些喧宾夺主的味道,前面说了影片的剪辑让整个节奏都不对,所以他们选择用配乐来调动情绪,试图炸出高潮,很生硬。
5.上面列出的种种才是影片的重大缺陷,而非很多人认为的故事。但也不是说故事没问题,而是我觉得这种以动作演员为绝对主角并且全部卖点就是动作的电影,这个故事的基本面其实是能看的。虽然它没讲好,更确切地说,是没讲对。加之剪辑、台词、配乐等全方位的不足,这个故事也随之而又散又乱了。
6.三场重点设计的打戏:停车场,水下,台风中。有那么些看点,但效果不见得多好。三场戏比较,我喜欢停车场那部分多一点。但是,拍摄难度的大并不等于呈现效果的好。当然,这些部分就成了宣传的重点,主创们会说这是我们冒死拍来的,拼了命了。这就是所谓的“费力不讨好”吧。
7.不用试图去细看这几个主要人物,那些七零八碎的线索让人物没法完整,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想让自己的人物立起来。道具化的人物是对好演员的浪费,这是说的林家栋。搞不懂现在的他为何还演这种角色,《毒。诫》那部电影虽不怎么样,但角色本身好歹还有点演头。
8.主角与反派,一武一文的不协调是个很大的麻烦。余文乐的角色还算有点味道,讲故事的时候需要他,可开打的时候似乎并不需要。其实余文乐也是能打的呀,就《龙虎门》那样的,但可能那种程度已经没法跟张晋演对手戏了。想想张晋这几年的对手吧,甄子丹、吴京、托尼贾。
9.这电影还非得搞个3D。3D是电影影像之敌,自然也是观众之敌。花更多的钱享受更差的效果,就是这么回事儿。本片的3D把因粤语版而来的加分刚好给抵消了。观影过程中几次把3D眼镜拿下来,我就想看看电影本来的色彩。另外,能最终在国内院线看到2D版《银翼杀手2049》真是谢天谢地。
10.这部电影出现后必然会有这样一个话题被讨论:张晋适不适合演主角?其实这个问题几年前是属于吴京的,而那时我也一度认为吴京也就是个配角脸。直到他出演了《战狼》。现在的这部电影之于张晋,有点像当年的《狼牙》之于吴京。演员都处在对于自己未来走向的探索阶段,对于动作演员来说时间尤其紧迫。希望张晋早日遇上自己的“战狼”吧,那是动作演员之幸。

两星半
最后推荐下多年前那部《狗咬狗》吧,那是郑保瑞拍摄的一部异常黑暗、生猛的作品,双主演:李灿森和陈冠希。关于故事和风格我就不说什么了,说一句演员。凭陈冠希在那部电影中的表演状态,要是没有“艳照门”那事,现在应该是个优秀的演员,至少是他那代人中的佼佼者。非要找个参照物的话,表演方面,我觉得应该是在余文乐之上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光影梦里人”,欢迎关注!)
© 本文版权归作者 Brigh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