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幻想国

最喜欢《大鱼海棠》中的两个情景。
一个是最开始,成群的鲸鱼穿过海底出现在了另一个世界的上空。夕阳下,它们排成一列,向北而行,像归巢的鸟。另一个是下过雨后,山间云雾积聚升腾,于是小船泛云海缓缓而来。踏舟而上,云渐散,星空璀璨。
海之底部,天之尽头,云之深处,星之归途……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多少人曾幻想过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这种假设的魅力在于,孩子有孩子的遐想,大人有大人的寄托。
但可惜,《大鱼海棠》的画面虽美,故事情节却无法让我找到寄托——先是人类男孩为了救女主,在风暴中溺水死去了。然后女主为了救活男孩,放弃了一半的生命。再然后男主为了救女主,发动洪水淹没了整个族人的家园,最后牺牲了自己。故事纯真、青春、热血,但是很多观众包括自己对它有更多的期待。
电影里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年轻之心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另一个是爱与被爱的矛盾,都没有得到很好展开。从最开始的成人礼,到后来养鱼被发现,女主与母亲和族人一直是疏离和对立的。这种状态很多人在少年时都经历过。我们一边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一边努力对抗着它的关心、规则、否定和校正——这是年轻的心逐渐确认自己identity的过程。但那些任性妄为、一意孤行和愤世嫉俗造成的后果呢?我们在当时很难一眼看清。就像女主一心想要复活男孩好让他与亲人相聚,便很果断地拿出一半生命与灵婆交换,而这样的行为对自己和父母意味着什么,她考虑过,却没有考虑太多。她也没有在意“逆天而行”的警告,直到后来洪水爆发,她才在别人话语中明白了自己为救男孩一人却陷全族人于险境。愧疚之下,她自我毁灭变成参天大树,在族人们的欢腾中拯救世界。最后,她又被早有准备的灵婆复活了。
电影不太好的地方,是让女主明白的太晚。更不好的地方,是让女主“以死谢罪,以救苍生”。这听起来豪气万丈,却更像少年赌气时的犟嘴。在现实中不可能有死而复活的机会,再说很多错误造成的局面,是即使“以死谢罪”也无力挽回的,这才是无奈的成人世界。而每一个人要长大,都要最终经历从内心走出、与外部世界和解到共存的过程。所以我宁愿看到女主想尽各种办法,去提高自己法力也好,寻找高人也好,来弥补错误,也不想看到影片中她用死亡带来的梦幻逆转。死,其实是逃避,是无力的。电影里女主直到最后,也没有成长。
另外爱与被爱的矛盾,影片中也没有很好演绎。相对于男主对女主的喜欢、克制、保护和牺牲,女主的反馈一直很平淡,有点太平淡了。比如影片开头,女主以回忆的方式念出旁白——“每个人都是一条海里的大鱼,一生就是从此岸游到彼岸”——男主牺牲了自己,才把她送到人间和喜欢的人过完一辈子,最终她就得出了这样一个中性的结论,让人不知说什么好。如果电影中能用一些微小的细节,表现出女主感受到男主的心意后的内心矛盾,比如感动和纠结,那么即使最后男主死了,这个故事也会温暖一些。“你愿意做被爱的那个?还是爱人的那个?”“爱人的那个。”
不过,虽然情节有欠缺,我还是很喜欢电影里描画的那个世界。自己在很久以前曾做过一个梦,梦里是一片黑夜,天为海,几条巨大的鲸鱼一边哼唱,一边在云朵和海浪间缓缓游荡。它们黑色的皮肤在月光下反射出光芒。天海之下,有一座静谧的老城,建筑物的窗户里透出点点灯光……所以看到《大鱼海棠》中相似的画面,感到既神奇又熟悉。
万事万物本就有着丰富的可能性和相对性,当我们还会想象,那么便未曾老去。异世界,幻想国,桃花源,乌托邦……希望这些不存在的存在,能一直留在自己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