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旋律的种种桎梏下拍成这样实属不易,一些小细节有惊喜

(鉴于某些回帖,在前面加一段:不要听到主旋律就给我扯湄公河,湄公河是挺好的,但完全不是一个类型,湄公河是公安部出的,内容的话看过的都知道本质港式警匪片,禁毒题材电影也不罕见,而且是已经终审的真实案件改编,拍摄上官方制约不会太多;而空天猎是极少在荧屏上出现的空军出品的,而且是里面的很多装备都是第一次在影视剧中露脸,管控严格度不言而喻,从技术层面来说,拍空中的东西难度也比地面高多了。)
从电影片头来看,出品方第一个跳出来的是空政电视艺术中心,然后才是春秋时代影业,再结合一些空军方面的出品人和编剧的访谈,可以猜测,这部电影更多的是空军自己出品的一个以拍摄征兵宣传片为初衷的电影,是空军先有这样的想法,再找到拥有较丰富拍摄军事电影经验的春秋时代。
空政的深度介入导致本片的宣传色彩比较浓,优点是军事专业性的把握上较强,在战术逻辑、装备武器的展现上有绝对权威的军事专家全程把关;缺点是拍情景喜剧出名的空政电视中心第一次拍现代空战片,太想面面俱到一口吃成个胖子,想面面俱到全方位展现空军的,导致情节略为分散,编剧也无法深入施展故事情节。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要求它在艺术手法上多么的标新立异、剧本上多么的洞察人性、内涵深刻就不要想了,这就不符合出品方的初衷,初衷显然是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我国空军最新装备,显式“我军好厉害!你们快来报考空军!”我也同意这种思路对于电影创作并不太对,只是想说这锅不能完全推给导演。
另一个先天不足在于成本。这种需要技术难度极高、需要巨大投资的电影,投资成本只有2亿多人民币,且在主要演员都为零片酬,配角都是小透明,客串都是导演朋友,片酬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所有成本都用于制作。熟知好莱坞创作规律的人可能都能明白,2亿人民币的投资对于这类型的电影,是多么拮据。你可以说,那为什么不多烧点钱呢?可是现代空战题材电影在全世界范围都极为罕见,叫得出名字的不超过十部,至今只有《壮志凌云》票房大爆,其他都惨淡收场,我国又是第一次拍摄这样的电影,投资商哪里来的那么大信心撒太多钱进去?从春秋时代制片人吕建民的采访中可以得知,这个电影筹备已久,一直没有合适的导演人选愿意来拍,估计也是出于以上考虑。让哪个哪个大导演来拍摄,都是观众美好的愿望,事实上对于这种题材,国内每个导演都是新手,大家一直拿来踩《空天猎》的某几部电影,要么是警匪枪战片的内核,要么是动作片的内核,让拍得好地面动作片、警匪片的导演来拍空战就一定拍的好?不见得吧?
这种情况下,一个对军事题材有着浓厚热情,演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李晨出现,确实也是颇为冒险之举。在《战狼1》在当年以小成本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小获成功的经验之后,春秋时代也许觉得自己也有信心打造另一个新人导演,去创作一部另一个军种题材的电影,想法也是合情合理,可是空战题材的拍摄和剧本创作难度看来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这么多先天不足的难题下,李晨又导又编又演,还亲自设计头盔、服装,学习研究在国内几乎从没有前人栽树的现代空战拍摄方法,在主旋律的重重桎梏下把一部主旋律电影拍得不那么“土”,很多地方还很有往常国产军旅片里从没见过的新意,已经不容易,值得鼓励。你说他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事业更上一部,尝试开拓转型的可能吗?最好能赚钱吗?那当然。可是要说纯为糊弄一个东西出来捞钱,那他真是吃饱撑的自虐,青春片、都市轻喜剧爱情片、网文IP偶像剧,哪个不比空战投资低得多?拍摄容易得多?————————————————————————————————————————————
观看此片可能确实需要一定的军事知识更好,不然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观影乐趣会少一些,比如歼20出来的时候,剧中的角色们都一脸痴汉表情看着她,电影院里却好像没什么反应,估计都没认出吧……作为一个非军迷的路人观众,军事方面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个人觉得主要优点如下:
1:从一些和以往国产军旅片不一样的角度展示了新时代高素质军人的风貌。可能大多数观众以往看的国产军旅片都以陆军居多,有一种陆军的思维先入为主认为当兵的应该这样那样,甚至有人拿演员“脸上太干净”这种说法来尬嘲。而片中算是意料之外地把当代空军的“时髦”感拍出来了,尤其片中基地的场景美术、布光、色调、道具都有一股股国产军旅影视中很罕见的高科技感,这也是我认为本片的一大看点。
2:前半部分笑点挺多,且不仅是耍嘴皮子式的口头搞笑,而更多是依靠一些小道具、小动物和镜头切换的方式表达一种不夸张的小幽默,且这些梗都是和一些武器装备结合的,对军迷来说可以在这些“笑点”中找到各种彩蛋。
2:特技飞行员实飞的片段(王千源受伤那段)和地面救援的那一段视听效果非常成熟考究,Hans Zimmer团队制作的bgm非常加分,打光、运镜、构图还是蛮考究的,接近成熟的主流商业电影标准,在中等成本的国产动作战争类电影里视觉效果绝对属于中上成了,本来看预告片还有点担心打光会不会太浓艳显得略有点做作,看了大银幕就知道这个担心纯属多余,很符合气氛。
缺点:
1:开场部分驱逐敌机部分个人觉得画面不行较“土”,和影片后半部分较为精致的打光和画面感有点脱节,包括实飞画面也精致度不足,可能是档期时间限制导致没能遇上特别通透的天气,后期也缺乏润色时间
这里也说到一个实拍和CG的矛盾,军迷们当然希望越多实拍越好,但从我这个路人的观影体验来看,每款战机档期有限,不可能每个场景都一天天等待最佳天气光线,很多实拍镜头(所有的起降画面和非战斗动作)反而显得画质略“糙”,大家不喜欢的CG镜头反而我作为外行人看不出什么问题,显得更精致干净。
2:部分文戏对于特别反感感情戏的观众来说有点拖沓,那个照片梗多了点,尤其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真的很傻很多余。虽然感情戏其实真算起来也没几分钟,比壮志凌云的感情戏少多了,但是由已公开的情侣饰演荧幕情侣,会让许多人天然“强行出戏”,从而产生只要两个人同框就是“感情戏”的错觉,其实很多时候就仅仅是单纯同框站在队列中,或者进行一些和谈恋爱完全无关的对话。
3:解救人质的过程,感觉不是特别“曲折”,反派的阴谋不是特别“高深”,几个外国演员的演技和台词也比较僵硬,看着不够“爽”,尤其难以达到大多数普通观众对于常见的陆军战争戏的“血腥、刺激”的期待。不过之前看网上不少军迷分析,其实本片是比较讲求军事上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的,现实中空中部队遇到此类事件可能营救时间和程序比电影里还要简单和快得多,现代空战的激烈程度也不可能达到二战片中那种空战效果,在符合逻辑和为了效果撒狗血之间平衡还是蛮难的,有时候越“神剧”看着越爽。
3:很多专业战术和装备交代不清,对非军迷观众不太友好。尤其是高潮部分的空战,男主是怎么打赢反派的?决定性的一击一闪而过,画面交代不清,观众可能都看不太明白这么飞机屁股就断了?我是在观影前凭网上一些影评有稍微了解了一下什么叫【巴伦支海手术刀】,但大多数普通不了解的观众可能会觉得镜头有点快,看不太明白具体是怎么操作的,甚至分不清我军的j10c和敌军的幻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