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今天在TOHO CINEMA选了晚上7点的场次看,在放映前,广播说,7点的票已经卖光了,意味着499的座位是满席的,很激动。
上次看新海诚的动画是三年前刚来日本的时候,《言叶之庭》,当时日语还不是很好,还一直抱怨为什么日本的电影都没有字幕,而今天,再次看到这么美的画面,真是要感谢,没有字幕是多么好。
看了之前的预告片,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个故事是讲男女主角互换身体的这么一条主线,但事实上,预告片只是影片的前三分之一。
还是和以前一样,主要说我感受最大的地方。
1,这个动画里是用黑色切屏来表示一段一段故事的发展和展开,大概是五次。
2,看到彗星的时候,心里暗想,这大概是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的不同发展。
3,主线下的分线中慢慢出现了,连接,时间,空间。当发生的那一刻,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一部国产电影,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感觉《君の名は》比那一部更加拓宽。
4,当男主在高山上大喊“你是谁”,“你到底是谁”的时候,感觉那是《言叶之庭》里撕裂的呼喊,对于爱得执着和为了你,我都到这里了,为什么我还是不记得你的名字?那种不已的情绪,让我座位旁的女生都小声哭了起来,哭泣声,抽搐声,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5,以为到这里应该结束,也许见了一面已经满足。于是八年后,背景音乐的もう少しだけ、少しだけ,感觉就像是《秒速五厘米》擦身而过的助力,因为他们擦身过了一次,而第二次,男主终于回头说了一句我们都曾经有过的话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我猜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一种现象—觉得某个场景、某个人似曾相识—总觉得“我以前肯定见过一样的”。法语单词“déjà vu”也因这种奇妙的感受而由一个普通单词升格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并传遍世界。其实这是忘性和大脑出了点岔子所导致。
而这部剧,从时间和空间上,梦和现实上,都做出了我们青春时候的样子,看完以后出来,心里有点伤感,但又没有那么伤感,感觉大家走出来的时候是你好像认识我,我也好像认识你,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上次看新海诚的动画是三年前刚来日本的时候,《言叶之庭》,当时日语还不是很好,还一直抱怨为什么日本的电影都没有字幕,而今天,再次看到这么美的画面,真是要感谢,没有字幕是多么好。
看了之前的预告片,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这个故事是讲男女主角互换身体的这么一条主线,但事实上,预告片只是影片的前三分之一。
还是和以前一样,主要说我感受最大的地方。
1,这个动画里是用黑色切屏来表示一段一段故事的发展和展开,大概是五次。
2,看到彗星的时候,心里暗想,这大概是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的不同发展。
3,主线下的分线中慢慢出现了,连接,时间,空间。当发生的那一刻,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一部国产电影,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感觉《君の名は》比那一部更加拓宽。
4,当男主在高山上大喊“你是谁”,“你到底是谁”的时候,感觉那是《言叶之庭》里撕裂的呼喊,对于爱得执着和为了你,我都到这里了,为什么我还是不记得你的名字?那种不已的情绪,让我座位旁的女生都小声哭了起来,哭泣声,抽搐声,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5,以为到这里应该结束,也许见了一面已经满足。于是八年后,背景音乐的もう少しだけ、少しだけ,感觉就像是《秒速五厘米》擦身而过的助力,因为他们擦身过了一次,而第二次,男主终于回头说了一句我们都曾经有过的话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我猜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一种现象—觉得某个场景、某个人似曾相识—总觉得“我以前肯定见过一样的”。法语单词“déjà vu”也因这种奇妙的感受而由一个普通单词升格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并传遍世界。其实这是忘性和大脑出了点岔子所导致。
而这部剧,从时间和空间上,梦和现实上,都做出了我们青春时候的样子,看完以后出来,心里有点伤感,但又没有那么伤感,感觉大家走出来的时候是你好像认识我,我也好像认识你,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