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比真实更真实

刚从大西北回来,虽然不是西藏,但是离西藏又更近了一些,一路上也有很多藏族同胞。冈仁波齐应该是我今年看到的国产最好剧情片,没有之一。只有去过那里的人或者靠近那里的人才能理解这份虔诚。即便不是纪录片,也是非常的真实。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一是他们因为拖拉机机箱螺丝钉没有了住到一个老人家里,老人帮他们纠正叩头的方式不对,纠正了两遍。看这段的时候影院很多人都在笑,这个片段看起来会觉得主角一行人居然都不懂磕头,还有就是老人对磕头这件事太较真。不懂磕头很正常,就像是边远地区的小孩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一样,相比起主角这行人,这位老人是前任村长,离拉萨相对也近些,视野也开阔些,当然更懂如何正确的磕头。还有就是第二天他们帮老人犁地,在农村,十几年前,家里还有几亩地的时候,一到农忙时候,都是村里邻居集体帮各家收割稻子,十几个人,一天就收完,相互轮流帮忙,节约时间,以避免错过收割时间。
关于年轻妈妈生产,一看感觉就是真的在生孩子,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荧幕上比较直观的看到生产的过程,不知道导演用意何在,或许就只是想凸显它的真实。这一段不作评价。
杨培爷爷去世,秃鹫在天空逗留,一开始以为会有天葬,但据说普通老百姓是很难天葬的,一般都是修行的喇嘛,或者功德无量的人。杨培他们一行人就只是普普通通的信徒,看到他们撒了骨灰一样的东西,难道是火葬?
跟我一起看这部片子的是一个刚从冈仁波齐回来的朋友,观影过程中一直在说真的就跟他看到的一模一样。跟我想的一样。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也是中国西藏雍仲本教,印度佛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的世界中心。据说许多印度信徒在转山之后选择直接在神山自杀。
以前一直觉得朝圣是一件特别神秘而又庄严的事情,一直想去西藏感受一下,顺便"洁净"一下自己的灵魂。现在仿佛彻底理解了朝圣,也并不觉得去西藏寻找自我很有必要。于他们而言朝圣不过是日日念经的一个重要总结,一生都想去完成的一个重要仪式。就像是普通人过年要穿新衣,中原信佛之人佛教重要节日需要斋戒,沐浴一样。说要去朝圣,一家人都只是说:嗯,好。听到有人要加入也都只是说:你要去,那是再好不过了。平常的跟吃饭喝水一样。信仰和自我一样,都是在我们自己心中,哪里用得着出去找。坚信一切善良的,利人的事情,为众生祈求安康,帮助他人就是我们心中的信仰。
从此不慕西藏,不慕朝圣路。也许,这就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
最后,分享电影里的藏族同胞们唱的一首歌:我往山上一步一步的走,雪从山上一点一点的下,我和雪约定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而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命运好的做了喇嘛,我的命运不好去了远方。
所以,我们没有信仰的人,都是被命运流放到了远方?